字:    系統(tǒng)將對(duì)詩句按該字在句中的位置分類顯示。

共54,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
西晉
  • 陸機(jī)
  • 則昌容弄玉,洛宓江妃。 列仙賦
南朝宋
  • 謝靈運(yùn)
  • 招魂定情,洛神清思。 江妃賦
南梁
  • 江淹
  • 洛陽之伎極,江南之巧窮。 扇上彩畫賦
  • 蕭繹
  • 洛陽小苑之西,長(zhǎng)安大道之東。 春賦
  • 蕭大圜
  • 洛下七賢,湘濱二女。 竹花賦
唐初
  • 王績(jī)
  • 洛都故事。陳留風(fēng)俗。 三日賦
初唐
中唐
晚唐
唐末
唐末至五代
  • 徐寅
  • 圣主之千聲羯鼓。洛水風(fēng)清。 五王宅賦
北宋
  • 吳淑
  • 淮為滸,江為沱,漢為潛,洛為波。 水賦
  • 洛宜禾而渭宜黍,方有玉而圓有珠。 水賦
  • 楊大雅
  • 夫雍阻二崤之險(xiǎn),洛憑九河之固。 皇畿賦
  • 葉清臣
  • 又若金耀不融,洛塵其蒙。 松江秋汎賦
  • 邵雍
  • 洛陽之為都也,居天地之中,有終天之王氣在焉。 洛陽懷古賦
  • 予家此始半歲,會(huì)秋乘雨霽,與殿院劉君玉登天宮寺三寶閣,洛之風(fēng)景,因得周覽。 洛陽懷古賦
  • 李之儀
  • 洛神賦乃絹上書,在周安惠家。 跋畫贊洛神賦
  • 崔公度
  • 長(zhǎng)安之城,洛陽之宮,搖轡長(zhǎng)驅(qū),傳國都而扼蹤,暴衣北冠于涂炭,客宗廟于妖兇。 感山賦
  • 樓異
  • 建中靖國元年九月廿三日,住持少林禪寺傳法沙門清江上石,洛陽張士寧刊。 三十六峰賦
南宋
  • 李長(zhǎng)民
  • 亦有蜀中清醥,洛下黃醅,葡萄泛觴,竹葉傾壘。 廣汴都賦
  • 張栻
  • 洛陽石伯元作堂于所居之北,榜曰遂初,廣漢張某為之辭曰:皇降衷于下民兮,粵惟其常。 遂初堂賦
  • 樓鑰
  • 洛神賦本感甄賦,王大令好書此,故多傳于世。 題柳公權(quán)所跋洛神賦
  • 崔敦禮
  • 洛生方擁被以沉吟兮,宋人亦龜手而坼裂。 苦寒賦
  • 釋居簡(jiǎn)
  • 阿瞞小斛,洛陽高賈。 糴賦
宋末元初
  • 胡次焱
  • 后土瓊花羞顏而卻走,洛陽牡丹失色而逡巡。 山園賦
  • 李宜茂
  • 洛河蕩漾,豬浦經(jīng)帶。 雨霽游山賦
  • 南孝溫
  • 洛陽三月。 玄琴賦
  • 李穆
  • 渭橋之巢松已折。洛陽之舞馬安歸。 姚家燕賦
  • 咸陽為王者之里。洛邑為帝王之鄉(xiāng)。 三都賦
  • 樸祥
  • 洛州之先有見兮,胡獨(dú)昧而不知。 吊五王
  • 沈義
  • 洛陽右界。王城西隅。 金谷賦
  • 梁彭孫
  • 洛陽孕賈生之才,廣川起董子之儒。 除挾書律賦
  • 李瀣
  • 洛城之南。天津之側(cè)。 攲枕看兒戲賦
  • 辛應(yīng)時(shí)
  • 洛陽之勝,迭作周隋之王畿。 漢都賦
明末清初
共54,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