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李秉瑞
相關人物:
共 1 位
。
共 1 首
廳齋消夏
(此詩又載連橫《臺灣詩乘》。)
其三
清 ·
黃家鼎
七言律詩
競傳唐儉是奇材
⑴
,局面翻新自主裁
(作者注:「臺北于五月朔改民主國,紳民公制銀璽,文曰『臺灣民主國總統(tǒng)之章』,又制藍地黃虎旗,推戴唐公。公乃立議院,檄在籍兵部主事邱逢甲為義勇統(tǒng)領、
禮部主事李秉瑞
為軍務大臣、刑部主事俞明震為內(nèi)務大臣、副將陳季同為外務大臣。道員姚文棟為游說使,詣京師當軸,瀝陳建國情形?!梗?/span>。
露布已令神鬼泣
⑵
,玉書曾見鳳麟來
⑶
。
棘門布置成兒戲,木子猖狂本罪魁
⑷
。
痛惜浹辰田海變,天心人事費疑猜
⑸
。
⑴ 作者注:「臺灣巡撫邵公于甲午九月乞病去位,旨以藩司唐景崧署撫篆。唐公既受事,即徵調(diào)前臺灣總兵吳光亮募舊部二千人號飛虎軍,福建候補道楊汝冀募湘軍千五百人,在籍道員林朝棟增土勇千五百人,副將黃義德募粵勇三千人,并東莞縣之精于線槍者千馀人,又飭楊永年赴粵募著名海盜千人。自十月迄歲暮,成軍者五十六營。至乙未春增至百四十營。又以地勢分歧,改諸軍為小隊,以三百六十人為一營,綜計全臺土客新舊各軍約三百數(shù)十營。全臺歲入正雜各項計銀三百七十馀萬兩,時藩庫尚存銀十六萬馀兩,旋奉部撥濟銀五十萬兩,郡紳林維源籌捐一百萬兩,民間公繳息借二十馀萬兩,南洋大臣張公奏請續(xù)撥一百萬兩,由南洋貸洋款項下劃至上海道交付駐滬援臺轉運局道員賴鶴年、采辦委員茅延年就近兌收,以故餉不告匱。」
⑵ 作者注:「謂唐公所出告示及與泰西各國領事照會?!?/div>
⑶ 作者注:「聞四月二十八日迎銀璽時,祥徵甚多?!?/div>
⑷ 作者注:「初立民主國,官紳聲勢甚壯,有淮軍革勇李文魁于四月二十九日糾黨劫殺撫標中軍參將方良元,唐公不能置于法,反受挾制,予以兵權,民心由是瓦解。」
⑸ (作者注:「五月四日,道員李經(jīng)方偕倭樺山資紀坐兵艦抵滬尾口外,將賚文臺撫交割臺島,以民情洶洶,不敢登岸,唐公遂于十二夜內(nèi)渡。」)。(施懿琳編校)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