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 首
天上紅爐閃躍金,人間黃土泣淪沈。
奎垣星散乾坤暗,澤國龍藏日月陰。
大事莫稽邦闕典,斯文無續(xù)士空林。
鐘山北望愁云合,千里孤身血滿襟。
武科文義不多深,恩許量材棘院臨。
善相馬須空冀野,凱旋牛已放桃林。
知方要備韜鈐用,為將先觀氣韻沉。
最喜奎垣多勝侶,朱衣影里共盟心。
奎垣誰繪月娟娟,秋在紅鐙列宿邊。
差勝王孫霅溪上,斜陽倚棹劇堪憐。
文武皆吾彀,君臣共一卮。
雪輝生苑樹,寒意散宮墀。
旭日鑾輿出,天門鳳蹕遲。
昵陪參耦進,欣睹四正宜。
劍佩華筵敞,池臺?仗移。
靡爭觀以德,有發(fā)獲如期。
神武傳家法,多能仰圣姿。
全籌推大衍,小的入圓規(guī)。
鵠舞鑾旂并,弦鳴畫鼓隨。
心工元自詣,神造孰能窺。
留一符天用,登三頌圣治。
需云承法宴,昭漢捧宸詞。
兕中添多馬,騶虞拊一夔。
一堂寬禮數(shù),三爵戒威儀。
授??慚谫劣,賡歌樂皞熙。
德音歌樂矣,恩露醉蕭斯。
翠釜仙廚送,黃包海果知。
奎垣傳彩筆,周衛(wèi)簇朱旗。
香煖金樽釅,風輕繡幕榰。
樂哉三晝接,猗我萬年基。
密邇瞻龍袞,光榮到鳳池。
宏規(guī)兼經(jīng)緯,大道并君師。
討論追姚姒,淵源溯洛伊。
天時方轉律,陽晷近賓羲。
雨露群英育,岡陵百祿綏。
飽恩叨錫爵,留什邁銘彝。
佇看希音作,要回俗學卑。
侯旃編射義,風雅綴工詩。
幸際弛張化,微姿愧盛時。
悲秋搔首不勝簪,萬籟無聲秋氣沉。
世味嘗來寒士淡,人情閱至老儒深。
半生事業(yè)羞雙鬢,千古文章共寸心。
吾黨風流云散后,幾曾夜話到于今。
記得花枝各一簪,同門回首愧淵沉
筆枯自覺橫軍澀,綆短焉能汲古深
苦教兒孫如有志,學權子母又何心。
談天數(shù)及周天度,可獲貞元起自今。
韋母傳經(jīng)似馬融,宣文家法絳帷紅。
一雙玉璧奎垣貴,十萬蒲葵太傅風。
當代絲綸蘇許國,滿門桃李狄梁公。
自慚未竊趨亭禮,不在班超筆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