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僧普愿
相關(guān)人物:
共 16 位
。
共 4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聞大
愿和尚
順世三首
其一
(884年)
五代 ·
貫休
五言律詩
王室今如燬,仍聞喪我?guī)煛?div class="6fs6e6w" id='poem_sentence_0_38563_comment'>
古容圖得否,
內(nèi)院
去無疑
(大師行高德廣,必生彌勒內(nèi)院)
。
岳鬼月中哭,松龕雪次隳。
直須文五色,始可立高碑。
聞大
愿和尚
順世三首
其二
(884年)
五代 ·
貫休
五言律詩
鄴衛(wèi)松杉外,芝蘭季孟間。
盡希重詔出,祗待六龍還。
不疾成千古,令焚動(dòng)四山。
感恩終有淚,遙寄水潺潺。
聞大
愿和尚
順世三首
其三
(884年)
五代 ·
貫休
五言律詩
師稟盡名卿,孤峰老稱情。
若游
三點(diǎn)
外,爭把
七賢
平。
苦霧埋空室,啼猿有咽聲。
今朝益惆悵,曾沐下床迎
⑴
。
⑴ 愚常念《法華經(jīng)》,師見,即下床迎,云:“吾不敢以眾人相待也?!?/div>
寄廬山大
愿和尚
(866年)
五代 ·
貫休
五言律詩
石上桂成叢,師庵在桂中。
皆云習(xí)鑿齒,未可扣真風(fēng)。
雪洗香爐碧,霞藏瀑布紅。
何時(shí)甘露偈,一寄剡山東。
山居詩二十四首
其十五
(863年)
五代 ·
貫休
七言律詩
千巖萬壑路傾欹,杉檜濛濛獨(dú)掩扉。
斸藥童穿溪??去,采花蜂冒曉煙歸。
閑行放意尋流水,靜坐支頤到落暉。
長憶南泉好言語,如斯
癡鈍
者還稀
(
南泉大師
云:“學(xué)道之人,癡鈍者難得?!保?/span>。
寄匡山大
愿和尚
(863年)
五代 ·
貫休
七言律詩
一聽玄音下竹亭,卻思窗雪與囊螢。
祗將清凈酬恩德,敢信文章有性靈。
夢歷
山床
聞鶴語,吟思海月上沙汀。
不堪回首滄江上,萬仞廬峰在杳冥。
寄大
愿和尚
(注內(nèi)缺三字)
(872年)
五代 ·
貫休
道朗居太山,達(dá)磨住熊耳。
手擎清涼月,靈光溢天地。
盡騎金
師子
,去世久已矣。
吾師隱廬岳,外念全
刳削
。
擲孔圣之日月,相空王之橐籥。
曾升麟德殿,譚無著。
賜衣三銖讓不著
⑴
,唯思紅泉白石閣。
因隨裴楷離京索
(時(shí)裴公出守鐘陵,與師同行)
,邇來便止于匡霍。
瀑布千尋噴冷煙,旃檀一枝翹瘦鶴。
峴首故人清信在,千書萬書取不諾
(裴公鎮(zhèn)襄陽,頻使迎取,師堅(jiān)不往)
。
微人昔為門下人,扣玄佩惠無邊垠。
自憐亦是
師子
子,未逾三載能
嚬呻
(江西三載誦《法華經(jīng)》)
。
一從散席歸寧后,溪寺更有誰相親。
青山古木入白浪,赤松道士為東鄰。
焚香西望情何極,不及曇詵淚空滴
(詵,遠(yuǎn)公弟子,常在左右)
。
桐江太守社中人,還送郗超米千石
(昔郤鑒送米入山與道安)
。
寶書遽掩修章句,萬里空函亦何益。
終須一替辟蛇人,未解融神出空寂
⑵
。
⑴ 太平裴相公與師詩云:“竟辭圣主宮中詔,來赴遺民社內(nèi)期。”
⑵ 匡山神為遠(yuǎn)公侍者□辟蛇人,大師曾□書□不知何緣得相見,惟沖融無相而會(huì)耳
與大
愿和尚
詩
(題擬)
唐 ·
裴坦
竟辭圣主宮中詔,來赴遺民社內(nèi)期
(見貫休《禪月集》卷五《寄大
愿和尚
》注引。)
。
望江南
其四
歸依三寶贊
北宋 ·
王安石
三界
里,有取總災(zāi)危。
普愿
從生同我愿,能于
空有
善思惟。
三寶共住持。
贊佛牙
北宋 ·
趙佶
五言律詩
大圣釋迦文,虛空等一塵。
有求皆赴感,無剎不分身。
玉瑩千輪在,金剛百鍊新。
我今恭敬禮,
普愿
濟(jì)群倫。
按: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佛菩薩部
共 4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hào)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