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張徽
相關(guān)人物:
共 1 位
。
共 18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詠奇石
其二
明 ·
王漸逵
七言律詩
鰲背擎來海上峰,一洗下界凡累空。
幾回河漢測清淺,遙識嵩高當(dāng)正中。
寒厓
颯颯風(fēng)雨至,靈竅汨汨蒼溟通。
會須攜酒鳥飛去,石樓相對看玲瓏。
洞泉戲吟
其二
泉答洞
明 ·
羅洪先
七言律詩
滴瀝
寒厓
不記年,下流何意動人憐。
甘從辟地能隨物,得遣歸田敢怨天。
洗耳自疑難飲犢,知音誰許似鳴弦。
料君堅白應(yīng)難轉(zhuǎn),留取無心對影前。
厓山吊古
明 ·
佘祖頤
七言律詩
播遷海國恨何窮
⑴
,當(dāng)日乾坤黯淡中。
玉璽淚沉王氣散
⑵
,銅駝月冷帝圖空。
寒厓
風(fēng)雨愁歸鶴,故國松楸泣斷鴻。
一自翠華搖落后,忠魂長護紫龍宮
(清康熙《順德縣志》卷一二)
。
⑴ 播遷海國,清趙允閒等重修《厓山志》卷七作“中華冠履”。
⑵ 淚,清趙允閒等重修《厓山志》卷七作“波”。 (李君明整理)
讀慧上人東嘉草二首
其二
明 ·
楊承鯤
七言絕句
夢落青山百遍登,綠溪黃葉路層層。
霜潭欲下無行跡,手拄
寒厓
幾尺藤。
答趙凡夫
明 ·
法杲
七言律詩
嗟君長揖謝風(fēng)塵,枯木
寒厓
是所親。
薜荔成衣初變姓,桃花為路不通秦。
居山寧著炊煙斷,作事無招野鶴嗔。
身寄白云心未穩(wěn),游絲飛絮亦侵人。
卓小仙草書歌
明 ·
唐順之
莆守寄我卓仙書,北窗閑佇時玩展。
吳人本慣見龍蛇,對此真形驚走轉(zhuǎn)。
瑰譎
東海黃公符,蒼古太廟姬王瑑。
曲處素娥欹舞腰,勁來壯夫摐狼銧。
藤纏老樹千尺掛,鷹攫
寒厓
百鳥愞。
巳覺人間出章圣,卻訝空中墮云篆。
古來草書誰
擅場
,酒旭僧素頗中選。
漏痕釵股那足奇,脫帽露頂空漫衍。
雖然奔放不可羈,筆墨
蹊徑
未盡遣。
傳聞卓仙形貌異,蓬頭闊口足爪跣。
胸中光怪秘不得,漏泄機緘在此卷。
軒轅道士罵俗書,寫出靈文世不辨。
卓仙作字不用手,唐生識字亦非眼。
說到手眼兩忘處,作者識者俱一莞。
幾時杖策入武夷,試問仙郎叩金簡。
巫夔道中雜歌四首
其二
明 ·
黃輝
七言絕句
未曾五里已三溪,幾許
寒厓
掛斷霓。
亂石累成春雪碓,斷橋橫作上天梯。
厓山吊古
其二
明 ·
鄧時雨
七言律詩
當(dāng)年誰共戴祥興,只道存孤計未能。
一旅不支徒憤切,三軍何事畏馮淩。
風(fēng)翻巨舶衣冠盡,月照
寒厓
草木矜。
土宇中原無限地,獨將瀕海造王陵
(清趙允閒等重修《厓山志》卷七)
。
按:陳永正整理
和黃梅南老默庵十詠
其二
明末清初 ·
彭孫貽
七言絕句
水月虛涵豈易描,
寒厓
枯木見孤標(biāo)。
誰能壞取空中色,六月蒼山雪未消。
和黃梅南老默庵十詠
其五
明末清初 ·
彭孫貽
七言絕句
廠頭若個印南宗,行腳千山總不逢。
惟有烏藤知此意,
寒厓
自掛一株松。
共 18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