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明太平府當涂人。勤于學問,善大書。洪武末除吏科給事中。升廣東僉事,分巡潮州。為人方正,性廉介,決獄善辨曲直,如有神助。卒于官。
人物簡介
【生卒】:?—1420 【介紹】: 明江西廬陵人。性廉介。初為沅陵知縣,以愛民為務(wù),民因徭役逃入山谷者悉歸復業(yè)。永樂初,升北京行部員外郎,預修《永樂大典》。后以沅陵地方人士屢請還任,遷辰州同知。及建北京宮殿,率郡民入京就役。卒,郡民載其喪歸葬辰州。
人物簡介
【生卒】:?—1474 【介紹】: 明蒙古人。和寧王阿魯臺孫。宣德間隨父阿卜只俺歸明。父卒,襲指揮使職。后積功遷至都督僉事。初名脫脫孛羅,英宗元年乃詔賜姓名。曾出任兩廣游擊將軍,性廉謹,諸將多營私而勇獨無所取。成化時升左都督,封靖安伯。卒謚武敏。
人物簡介
上堂 諸大德。既來這里相從貧道參禪。究明生死。須依貧道家風行持。他后決不相賺。各各俱要屏息身心諸緣。一心向道。追復百丈以前釋迦老子所行頭陀之行。是謂家風。此之苦行頭陀。經(jīng)中具載。請自檢看。然雖今人難比古人。且請于中行得一半。庶亦得瞻頭陀苦行之少分矣。不可似今時學者。全不問著。甘作無慚愧人。佛法驢年會得。只如世尊當時。饑則領(lǐng)眾持缽入城乞食。歸則各處巖穴之間。后來趙州諗和尚三十年不開口。告人不雜用心。匾擔山和尚唯餐象栗過日。丹霞然和尚一生只個布裘。更看芙蓉楷和尚。不發(fā)疏簿。不請化主。一生唯事淡泊。此諸尊宿。俱是行頭陀苦行家風。所以一個個魁壘秀出于當時。而千古之下為世所尊上。諸大德。若依此苦行。而行持久之。不移不易。則僧問如何是佛。云門道乾屎橛。管取呵呵大笑。嘗有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答曰。前江潮急魚行澀。后嶺松高鳥泊難。下座。上堂。僧問昔高峰和尚示眾云。海底泥牛銜月走。巖前石虎抱兒眠。鐵蛇鉆入金剛眼。昆崙騎象鷺絲牽。此四句內(nèi)。有一句能殺能活。能縱能奪。若人點檢得出。許你一生參學事畢。不知是那一句。師云。待你悟即向你道。會么。僧云不會。師云。不見道你有主杖子。我與你主杖子。你無主杖子。我奪卻你主杖子。下座。開示五羊深禪人 若了自心本來是佛者。一切惟假名。況復諸三有。儻爾于斯直下不能領(lǐng)略。別無方便。但將吾所付之念佛公案。用心提撕。單單參究。以期徹悟。精進不懈。勇猛無怯。務(wù)要討個明白而后已。欲上參時。先須拌舍世間恩愛利名等事。使身心灑落。虛融淡泊。切切以了生死大事為己重任。抖擻精神。看這念佛底是誰。要在這誰字上著到。深下疑情。疑這念佛底是誰。故謂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良哉言也。你若才有切切之心。疑情重也。話頭自然現(xiàn)前。綿綿密密。凈念相繼。凝定身心。回光返照。執(zhí)而持之。勿令間斷。一念不生。前后際斷。目前空牢牢地。胸中虛碧碧地。澄澄湛湛。卓卓巍巍。到此喚作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正好再見真善知識。掃除悟跡。別立生涯。不受天下老和尚舌頭顢。然后水邊林下。保養(yǎng)圣胎。待時龍?zhí)焱瞥觥?div id="f06i3a8" class='inline' id='people_102380_0_118_comment'>方可為人也。
季善。祖鳳陽人。隨任生于廣東之雷陽。父姓吳。母鐘氏。稚小以佛事為兒戲。十七出家。初投源明和尚。明示以無字公案。囑云。須發(fā)大愿。以自護持。師便發(fā)愿。若生死不了。大事未明。遺棄修行。貪著名利。死墮阿鼻地獄。受苦無量。正統(tǒng)八年。入閩參無際。閉關(guān)力究。關(guān)中不設(shè)臥床。安一凳。誓不倒身。以悟為則?;璩羴怼R蛉サ柿?。誓不坐不近墻壁。遼空徑行。一朝聞鐘聲忽悟。說偈云。沉沉寂寂絕施為。觸著無端吼似雷。動地一聲消息盡。髑髏粉碎夢初回。見蒙隱楚山二老。又見月溪。溪印可之。天順庚辰。趙氏建西湖三塔寺。請師開山。繼興天目昭明。繼興吳山寶蓮。繼興南山甘露成化。庚子。掩關(guān)石屋寺。壬寅。慈云嶺有寺。曰天真。僧宗綱。請師興建。事竣。即掩關(guān)杜人事。師一生苦功。無與倫比。雖得相應(yīng)。而勒持彌督。涵養(yǎng)淘汰。至老無替。有四十馀年秪掩關(guān)之句。示寂后。真身覆以缸龕。藏天真石洞中。門人輯師言論行實。為三會語錄云。續(xù)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師諱本善。祖鳳陽人。隨任生于廣東之雷陽。父姓吳。母鐘氏。稚小以佛事為兒戲。十七歲出家。初投源明和尚請益。明示以無字公案。正統(tǒng)八年入閩參無際師。聞鐘聲有省。次見蒙隱。次見楚山。次見月溪。溪印可之。從前打七掩關(guān)。曉夜無怠。歷盡百倍苦功。乃得大徹。復蒙古庭重授衣拂。天順庚辰。趙氏建西湖三塔寺。請師開山。繼興天目昭明。繼興吳山寶蓮。繼興南山甘露。成化庚子。掩關(guān)石屋寺。壬寅。慈云嶺有山曰登云。寺曰天真。僧宗綱請師興建。事峻。即掩關(guān)杜人事。涵養(yǎng)陶汰。有四十馀年祇掩關(guān)之句。示寂后。門人悟深戒新等。輯師言論行實名昭明甘露天真三處語要錄云。
人物簡介
維基【介紹】: 明蘇州府常熟人,字世用,號學古。成化五年進士,由御史遷廣東按察副使。性廉介,人不能干以私。以病致仕歸,不取嶺南一物。工書畫,蘭竹行筆瘦勁,書法二王。善為詩。與漁民為鄰,時時席地與飲,酒酣吟詩作畫,分贈之,權(quán)門富室以金帛請求莫能得。年六十八卒。有《留余堂集》、《學古齋集》。
瞿?。?437年—?),字世用,號學古,直隸蘇州府常熟縣人,匠籍。同進士出身。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四十九名。成化五年(1469年)乙丑科會試第二百五名,殿試登進士第三甲第三名,由御史遷廣東按察副使。工書畫。
人物簡介
【生卒】:?—1502 【介紹】: 明陜西榆林人,字源潔。初襲世職為綏德衛(wèi)指揮使。弘治中累進都督僉事、甘肅總兵,從巡撫許進恢復哈密有功。性廉潔,御士有恩。在邊有威名,外族人懼之。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浙江慈溪人,字中美。弘治十二年進士。除東流知縣,擢鳳陽府同知,值歲大饑,賑濟有方,不論土著、流民,計口給食,升南禮部郎中,出為廉州知府。安南難民入境,欽州以“獲寇”上報。錦向御史力爭,難民得免。后竟以此為御史所恨,免歸。性廉介,歸途囊橐蕭然。詩近盛唐。有《寓廉集》。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十二【介紹】: 明浙江海鹽人,字世廉。嘉靖十年舉人。性廉峻,不以私干人。遇不平必叱罵,不避權(quán)貴。喜聲樂,性嗜書,遇有異書輒傾囊購之。有《藝草》、《丘陵學山》、《邑文獻志》、《廉矩》、《文脈》。
文祿字世廉,號沂川,更號沂陽子,海鹽人。嘉靖辛卯舉人。負奇嗜古,每憤發(fā),必挺劍叱罵,不避貴要。值有司設(shè)宴,酒酣起舞,呼曰:此劍能軒貪污!其戇直如此,人皆以為蚩。家有書萬軸,置之一樓。俄失火,大慟曰:但力救書者賞,他不必也。年八十馀,吟誦不止,曰:我讀來世書耳。私謚文定。有王生藝草莠言。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河間府肅寧人。舉孝廉,為中書省吏。常夜出購蘆葦,天明時運至家中,使妻織蘆席,出售奉母,而后入署辦事。性廉介,為楚相府錄事,中書以沒官婦女給文臣家,眾勸其請給以事母,固辭。擢工部侍郎,改刑部。出為徽州府同知,卒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