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朱素娥

共 10 首
一垛兩垛城臺座。一個兩個鋪團窩。
密札札穿針縫沒過。槍和炮。
城堆垛。軍妻姥姥這些老婆。
軍馀舍舍這些小哥。斗兒東唱到參兒趖。
內鑼鼓馬嘶上介:把塵頭望路腳。那傍城墻走馬那數聲鑼。
生:俺驚魂化。
睡醒時涼月些些。
陡地榮華。
敢則是夢中巫峽。
虧殺你走花陰不害些兒怕。
點蒼苔不溜些兒滑。
背萱親不受些兒嚇。
認書生不著些兒差。
你看斗兒斜。
花兒亞。
如此夜深花睡罷。
笑咖咖。
吟哈哈。
風月無加。
把他艷軟香嬌做意兒耍。
下的虧他。
便虧他則半霎。
書來知爾到箕城,五日能馳六百程。
老父晨昏雖可念,大冬風雪若為行。
奴單恨失官僮護,驢弱還教貰馬迎。
仍想今宵何處宿,夕陽無限倚門情。
雕欄曲曲對層巒,蒼壁如屏水似灣。
何況上元明月夜,故人新自洛陽還。
星山大竹籜龍抽,曾入深林夏似秋。
移得一株東閣下,高梧色奪鳳樓頭。
一樹何從隙地抽,風來能作半空秋。
使君月下彈琴坐,清影高高露滴頭。
我東三百六十州,杰構獨數降仙樓。
樓下可建五丈旗,樓上可容萬人稠。
從南至北百馀步,西面闌干復幾許。
闌干十二亦何意,正對巫山峰十二。
玄虛閣在上頭開,倒影玲瓏又蓬萊。
留仙真觀即中央,王喬赤松來不來。
斜連學仙通仙館,直指朝云暮云臺。
重房復壁不記名,大抵四百有馀楹。
瑰奇制作默難算,除卻工倕眛經營。
憶我初宰鶴山日,愿一見之壯心目。
是時巡伯即吾友,期以中秋同玩月。
與游者誰永清倅,雙飛皂蓋聯(lián)翩至。
玉節(jié)瑩煌鳧舄錯,羅綺簇擁簫笳沸。
清游三日看不足,留與新詩結后約。
沸江下流即浿江,作尹箕城路不隔。
暮春三月月既望,嘶風驲騎重來訪。
按使亦自中山回,新開大宴高樓上。
東風花柳山水綠,不比往年秋蕭瑟。
危欄曲曲舞袖張,層巒處處仙娥立。
中流彩舫左右視,應接令人駭且異。
鄰舟漁子網金鱗,投上錦筵爭潑剌。
向暮州人列千炬,飛上山頭攢星宿。
一時散落江水紅,渚禽驚起魚龍走。
夜闌月明奏仙樂,恍惚空外下笙鶴。
而今又作主人來,樓閣江山能我識。
黃鶴三登謫仙人,岳陽飛過朗吟客。
何如前后佩符游,管領風煙無欠缺。
況復全家道氣濃,兒子四人皆來從。
長兒大篇誇富麗,仲兒近體聲撞舂。
小兒兩者亦清癯,出口欲令唾成珠。
肩輿前導蠟屐同,西山石路忘崎嶇。
香檀古臺號平寬,山如聳黛江如環(huán)。
游車津是卒本川,其源蓋出吳剛山。
盤回千里勢噴怒,紇骨山高作砥柱。
沖波洞入四石穴,日夜沸出山西注。
即知山在水上浮,凜乎不可以久留。
手中牽纜數十人,已備冰江雪馬游。
快若輕車就熟路,勝于長風破浪舟。
玉女金爐與天柱,隨處縱觀皆可住。
吏隱松臺亦爽豁,其奈雪深寒日暮。
乾坤冷落不勝清,已見樓東江月生。
何煩絲竹管弦隨,不用紗籠銀燭迎。
緬想坡仙赤壁下,蘭舟不聞攜薖邁。
且問萬里題柱日,光景不及巫山夜。
豈若吾家父子間,良辰樂事同周旋。
歸來與坐撫綏軒,率口為賦仙樓篇。
斗兒病劇(辛巳) 清 · 蔣士銓
七言律詩
兒女情猶未盡忘,搴帷忍看阿侯尪。
雪膚全減存山骨,啼眼微開避日光。
乳失經年糕作餌,醫(yī)窮眾手藥堆囊。
最憐病婦垂雙箸,終夜奇擎繞曲房。
此心已類雁隨陽,寄跡聊同鶴上堂。
籬菊幾人能滿插,海螯今日得閒嘗。
秋來嶺雪驚頭白,想到河流潑眼黃。
猶有東山雙屐齒,不須膂力斗兒郎。
消寒六集分詠得春游一首(丁巳) 清 · 祁寯藻
七言律詩
三年獨臥青槐巷,數里稀過白紙坊。
惟有街西兩蘭若,偶因飯后一相羊。
月圓漸喜元宵近,春晚才知閏歲長。
藤杖不須矜爾力,看吾腰腳斗兒郎。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