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袿:古代女性所穿之上等長袍。《釋名·釋衣服》:“婦人上服曰袿,其下垂者,上廣下狹,如刀圭也?!碑呫涫枳C:“上服,上等之服也?!?/div>
(22) “桑田”句:晉葛洪《神仙傳·麻姑》:“麻姑自說云:‘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向到蓬萊,水又淺于往昔會時略半也,豈將復還為陵陸乎?’”
(23) 虛皇:道教神名。南朝梁陶弘景《許長史舊館壇碑》:“并證心清,俱漏身濁。離有離無,且華且樸。結號虛皇,筌法正覺。”
(24) 虹蜺:亦作虹霓,雨后、日出或日落之際,天空中所出現(xiàn)之七色圓弧。虹蜺常有內(nèi)外二環(huán),內(nèi)環(huán)稱虹,外環(huán)稱蜺。
(25) “獲麟”句:魯哀公十四年獵獲麒麟,相傳孔子作《春秋》至此而輟筆。《春秋·哀公十四年》:“春,西狩獲麟?!倍蓬A注:“麟者仁獸,圣王之嘉瑞也。時無明主出而遇獲,仲尼傷周道之不興,感嘉瑞之無應,故因《魯春秋》而修中興之教,絕筆于‘獲麟’之一句。所感而作,固所以為終也。”
(26) “豢龍”句:豢龍,古代名馬?!蹲髠鳌罚骸拔粲酗f叔安裔子曰董父實,甚好龍,能求其耆欲,飲食之龍多歸焉,乃擾畜之以服事舜,舜賜姓曰董氏,曰豢龍。醢:古代酷刑,將受刑者剁為肉醬。此泛指剁為肉醬。臡:有骨之肉醬,此泛指肉醬。
(27) “鳳皇”句:《莊子·秋水》:“(鹓雛,即鳳凰)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div>
(28) 麛:幼鹿?!抖Y記·內(nèi)則》:“秋宜犢麛,膳膏腥?!标懙旅麽屛模骸胞敚棺右??!?/div>
(29) 比:相接。《漢書·諸侯王表》:“諸侯北(比)境,周市(幣)三垂,外接胡越。”顏師古注:“比謂相接次也。”
(30) 暌:分開,有距離?!豆沤耥崟e要·齊韻》:“暌,《玉篇》:違也,日月相違。”
(31) “金張”句:金張,漢代金日磾、張安世之并稱。二氏子孫相繼,七世榮顯,后以為顯宦之代稱。
(32) “于陵”句:于陵,戰(zhàn)國時隱士,或謂即齊人陳仲子?!妒酚洝斨龠B鄒陽列傳》:“于陵子仲辭三公為人灌園?!迸狍S集解:“《列士傳》曰:‘楚于陵子仲,楚王欲以為相,而不許,為人灌園?!彼抉R貞索隱:“《孟子》云陳仲子,齊陳氏之族,兄為齊卿,仲子以為不義,乃適楚,居于于陵,自謂于陵仲子。楚王聘以為相,子仲遂夫妻相與逃,為人灌園?!?/div>
(33) “在梁”二句:《詩·曹風·候人》:“維鵜在梁,不濡其翼。”鄭玄注:“鵜在梁,當濡其翼,而不濡者,非其常也。以喻小人在朝,亦非其常?!薄痘茨献印m真訓》:“譬若鐘山之玉,炊以爐炭,三日三夜而色澤不變,則至德天地之精也?!庇裨诨鸲蛔儯骶訄允仄洳偈?;鵜在梁非其常,喻小人暫時得志。
君不見,鄭公退臥隱巖里,強號蒼松作居士。
又不見,藍田縣丞苦宦卑,日對二松哦小詩。
公官不卑身不退,殷勤種此知何為。
平生風節(jié)貫華皓,至今人道使君好。
營課初同官柳栽,堂開未共孤楠老。
茯苓不救五谷腸,子孫枝節(jié)亦頹唐。
何事養(yǎng)成千歲木,我來揮涕萬松崗。
南康誰見清陰轉(zhuǎn)?
麻城亭下空秋蘚。
路人若識使君心,永與甘棠同不剪。
山形濯濯未成龍,學使關心種萬松。
戒等甘棠毋剪伐,江邊終古望蔥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