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張貞

相關人物:共 4 位。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杞園晤秦圣俞 明末 · 申佳允
五言律詩
逐逐風塵色,聊偷一席閒。
聯(lián)床刪宦格,伏枕話時艱。
舊好添愁鬢,新聞冷笑顏。
脊梁須豎起,百折耐間關。
張杞園 明末清初 · 施閏章
惠風吹青陽,花滿燕山麓。
之子從東來,清歡展心曲。
鶴書曩見徵,轗軻還空谷。
詩陳述祖篇,手種臨溪竹。
京洛懷故山,新蘿罥喬木。
涉夏且言歸,瑯琊有書屋。
既仕而殉難,此乃士之常。
既嫁而殉節(jié),此乃婦之常。
偉哉張貞女,晰義于毫芒。
一言諧秦晉,生死為楊郎。
何必車百兩,何必繻千箱。
何必合巹爵,何必共笙簧。
矢志在同穴,盟言不可忘。
聞訃痛欲絕,對媼洗紅妝。
相從于地下,形化骨猶香。
祖媼再勸慰,爾何太匆忙。
生亦可守節(jié),何必遽殞亡。
女言若不死,許我往奔喪。
否則必決絕,勿用徒憂傷。
媼與伊父謀,是女性德剛。
不如且從之,徐與議權量。
女乃至墓側,衰服哭悽愴。
哀感動路人,天地為激昂。
以手抉其墓,遂欲共幽藏。
祖媼垂涕泗,爾死我亦戕。
女言依我語,易髻拜姑嫜。
娣姒及傔從,私語共徬徨。
自古豈有此,無乃罹于殃。
女言我意定,廟見歸其房。
入廚作羹餈,上堂供稻粱。
楊呼為冢婦,嘆息此姬姜。
居諸倏數(shù)月,蟲語變蛩螀。
祖媼從容語,大義亦允臧。
宜圖冰上語,鸞鳳共翱翔。
華鈿耀寶釧,明珠綴兩珰。
流蘇垂錦繡,交頸許鴛鴦。
車馬如流水,兒女必成行。
女言此何語,人生亦有良。
百年瞬息耳,終歸于北邙。
幼讀列女傳,仰止如堂皇。
耿耿鐵石心,寸寸斷柔腸。
隨俗雖可悅,豈不負義方。
毀容碎珍衣,漸至減水漿。
絕粒以待斃,附葬藁砧傍。
作傳者李子,敘次頗贍詳。
余幼聞此事,愧乏瓊瑰章。
茲讀南亭志,瓣香為表揚。
古之貞女多,如此實難當。
士而若此者,古惟有首陽。
西山采薇食,千古共頡頏。
寄語衿帨人,彤管有芬芳。
安丘張杞園作也。杞園高曾以來,代有盛德,維崧乃為斯賦。賦曰:
牟山巃嵷,濰水汪洋。
華子魚擲金之所,趙邠卿賣餅之鄉(xiāng)。
則有天上張星,人間公子。
舊家漂母祠旁,夙住淮王城里。
常負笈于中原,遂卜居于仁里。
龜因食墨以相攸,鶯為遷喬而戾止。
時則灣名涼水,莊號高柯。
小沛則田廬不別,新豐則巷陌無訛。
陸氏之弟兄,宅惟列屋;
杜家之少長,郡夾長河。
椒聊衍以愈碩,瓜瓞綿而更多。
蓋淮南張氏之在安丘者,遼乎眇乎,代不知其幾何也。
恒逖覽夫八垓,更疏觀乎千??。
疇藝菽以得麻,疇種松而遇枳。
蓽門生執(zhí)戟之郎,戟戶有負薪之子。
廷堅之祀忽諸,若敖之鬼餒矣。
雖天道之循環(huán),實人謀之臧否。
惟福善與禍淫,蓋鑒觀之甚咫。
術寧尚假于筳篿,理更何煩夫卜筮。
閱數(shù)葉而武安,勢隆隆其將起。
且夫楩楠欲直,故屈其枝;
雕鶚將翔,暫愚其色。
老其拔地之材,厚厥培風之翼。
以武安之窮經(jīng),暨東津之種德。
徒誇翰墨之勛,未食詩書之力。
固履運之將亨,抑遭時之尚塞。
惟嗇夫之終畝,賴髦士之蒸蒸。
彼前賢之演胙,需式谷之繩繩。
命以基而始固,福以斂而逾增。
驗高門而若券,規(guī)近事以彌徵。
粲粲文林,煌煌寰海。
藝苑君宗,人倫???div id="aunetjy"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31_1595202_comment'>
檢身則跬步矜莊,御物則豐棱耿介。
恂恂執(zhí)玉之容,抑抑循墻之戒。
爾乃禮遵《內則》,卦揲《中孚》。
笑史巫之紛若,秉忠信以威如。
少艾誰忺,韞櫝保千金之璧;
禨祥不惑,揮鋤唾徑寸之珠
捐長物于生前,人安忍負;
返遺貲于沒后,信不能渝
此公細行之昭昭,而大端之皦皦者乎!
于是天牖其衷,夢呈其貌。
五福齊臻,千祥并告。
庭來賈氏之彪,室有桓家之豹。
蛇蟠笥上,知為將貴之徵;
蛟吐懷中,識是能文之兆。
詎期千載而還,復得三張之號。
伯兮岳岳,季也觥觥。
暨夫仲子,實號三張。
時則族望淹華,門墻清峻。
長兄既繡虎羅胸,季弟復高蟬陪鬢。
客到集賢之里,鶴蓋成圍;
人過通德之坊,犢車成陣。
烏啼府畔,遙知御史之家;
鹢畫船頭,群問孝廉之信。
揮毫空齊魯之場,持斧下江淮之郡。
繄次公之積學,屬時譽之推賢。
才邁班揚以上,身居季孟之間。
第五則何慚驃騎,盈川則詎愧盧前。
射策而名喧日下,談經(jīng)而聲溢天邊。
況彼鯉庭,仍生驥子。
階既名蘭,園還字杞。
髫齡讀諸父之書,壯歲撰一家之史。
思親則獨行深淳,述祖則高文清綺。
夫乃愴孝廉之早歿,悲大阮之先零。
僅馳情于想像,終結念于生平。
園中之橘刺藤稍,游蹤儼在;
楮上之龍?zhí)⑴P,手澤如生。
抱蔓摘瓜,腸斷道傍之瓠;
求魚緣木,人傳樹下之羹
若夫遠泛淮揚,長驅恒代。
企季父之勛名,訪清卿之梗概。
殘旗凍鼓,天雄之涕淚恒新;
古戍空營,魏博之謳歌斯在。
榷鹺而績奏熬波,轉餉而功成賦海。
相逢南國之舊人,盡說西臺之遺愛。
既而還轅稷下,返轡渠丘。
愾明經(jīng)之耆德,溯厥考之貽謀。
嵇中散琴弦,馀音未杳;
徐景山酒器,殘瀝仍留。
四壁奇香,尚繪宣和之博古;
萬竿風竹,猶傳墨派于湖州。
一聞松雪之名,情深杯棬;
但見葡萄之樹,淚滴松楸。
能不景前徽之未沬,而悟來軫之方遒也哉?
眷此庭柯,臨風嘆嗟。
三辰急景,四節(jié)流波。
陶彭澤之田園,荒蕪已甚;
庾子山之家世,惆悵如何。
懼前修之莫紹,苦去日之孔多。
然而于氏門邊,千年喬木;
欒公社上,百尺藤蘿。
定知平子之遺,代皆擊轂;
預決伯松之后,人盡鳴珂。
家和在陰之鶴,塾留時術之蛾。
染翰方終,已為鳳由作賦;
濡毫有待,爰因鵲起興歌。
歌曰:安丘之山,郁然蒼兮。
安丘之水,浩無方兮。
疇為寓公,臨淮張兮。
山高水深,并無疆兮。
宜爾子孫,永悅康兮。
⑴ 霖海公常有還妾之事。又公生平不信禍福,常因卜宅,夢一老嫗告曰:「庇公宇下久,幸勿遷我,當有以相報?!辜皢⑼粒娚唑暄?,以千百計。公曰:「是疇昔之入夢者乎?雖明月之珠,我何愛焉?」卒移置中野。
⑵ 公晚年以橐中千金裝付一族長者,曰:「吾兒幼。待其成立,還之。不則若自取之耳?!购笾T孤長,長者卒不忍負,還其金。
⑶ 孝廉公果蓏將熟,必先奉母。常行圃中,見遺蓏在地,愀然曰:「誰先吾母食乎?」遂抱蔓歸。又一日,獲嘉魚,將薦幾筵。庖人不知,誤以入饌。公覆羹瘞之,種樹其上,土人至今名之為「魚樹」焉。
⑷ 明經(jīng)公生時,有葡萄之兆,故字漢萄,晚又號松雪老人。
昔聞馬文淵,居后欲軒前欲輊。
又聞欒將軍,賤貧辱身貴快意。
此語非長者,亦復非游戲。
勁翮扶搖九萬里,豈識青冥更垂翅。
鳶肩火色多少年,一老行吟獨憔悴。
唯應中山釀,供我千日醉。
駃騠為胾駝作羹,有酒如澠那復記。
千秋亭上相叫呼,不知何與癡人事。
丈夫不得手執(zhí)丈二殳,身領漁陽萬突騎。
親射蠻氈縛鬼章,誰識鄧先好奇計。
此酒須滿百斛船,使我反覆沒飲如渴驥。
子路百榼堯千鐘,黃土誰能別愚智。
諸君不釂閣當閉,舉觶徑須煩杜蕢。
海氣何茫茫,海風猶浩浩。
日上瑯琊臺,孤霞在云表。
常慕羽人都,滄波肆幽討。
塵羈未得去,屢負蒼蒼島。
之子水仙侶,浮家謝機巧。
載書滿船頭,雙鬟更娟好。
似戀鱖魚肥,系纜近芳草。
風檣白鷺過,雨舵垂楊掃。
何不便颯然,竟訪成連道。
帆行黿鼉上,青俯齊魯小。
世外見桃花,千春不知老。
生冬二十首仍用元微之生春詩韻 其一 (乾隆壬辰) 清 · 弘歷
五言律詩
韶音常盎迭吟已遍三時羽琯方調嗣響宜周四序翻元和之舊體還如舉一例馀效玉局之疊賡時復因難見巧蓋冬者成也終循始以有功惟生不息焉貞起元而相嬗于是德乃應信良為就盈驗廣莫于乾維辨招搖于亥次蹕旋行狝杪秋溯徂暑而贏令紀司權肇孟計泱辰以逮(十月十三日始立冬)納稼既慰茲豐歲給糜猶矜彼窮民冠正宜溫稽典而受釐吉旦器能代漏授時則頒朔來年愛日欣長曾闡小春之旨堅冰凜始每殷先霰之懷聽掃葉于階前丹林馀綴記餐英于籬下玉版徐參葛嶺晞陽煦分入蟄軒丘薦節(jié)膏過嘗新溫室批三捷之書綈幾遣萬幾之暇庶乎寒暄和潔佳興同人譬諸生長收藏化工成歲元冥應喜匪獨后予白傅儻知奚殊和汝體斯備矣仁實統(tǒng)之
何處生冬早,冬生頒朔中。
萬方大一統(tǒng),三代久同風
東鰈西鶼合,考文制度融。
人人閱花甲,歡動老年叢。
⑴ 自壬展世祖章皇帝順治甲申至今年乾隆計百二十九年其奉正朔者則自朝鮮諸屬國及藩部四十九旗外并及準部回城遠至愛烏罕諸部悉為考定節(jié)氣詳列書中
⑵ 時憲紀年向惟花甲一周自辛卯以來命司天加編至一百二十歲每遇孟冬月吉頒朔凡躋耄耋期頤者皆得披閱新書知年庚
不信竟如此,人來告我聞。
但教生已苦,誰使汝能文?
黯黯風吹雨,凄凄水是云。
游魂無家室,飄泊與誰群?
夙昔羈燕邸,相將日夕過。
聯(lián)車趨酒市,擊節(jié)聽君歌。
忽握西風別,還期后事多。
前言入追憶,使我壯心磨。
白發(fā)君堂上,秋深尚葛衣。
艱難新婦弱,孱病一孫依。
禿樹悽孤鳥,回風促晚暉。
可憐驚絕后,猶望汝生歸。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