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許乃普

相關(guān)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八七
項繭章,一名紃,字屏山,號繭卿,錢塘人。
吏部尚書、謚文恪許乃普繼室。
有《翰墨和鳴館集》。

人物簡介

維基
萬轅(?
年—?
年),字蒼仙,又字昌先。
江西省南昌府新建縣(今屬南昌市)人。
早年為拔貢生。
為諸生時即以文學知名。
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丙子科江西鄉(xiāng)試第五十五名舉人。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庚辰科第二甲第四十八名進士出身。
選翰林院庶吉士。
入館后聲名更盛,與同館陳繼昌、許乃普稱莫逆之交,互相唱和,在京師盛傳。
道光二年(1822年)閏三月散館,選授刑部廣東司主事。
任職刑部之后,每屆秋審都受堂官倚重,并獲得疏薦。
以病告假歸鄉(xiāng),隨后病卒,時人輿論認為可惜。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四五
許彭壽,字仁山,錢塘人。道光丁未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歷官內(nèi)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
維基
許彭壽(1821年—1866年),原名壽身,以字行,號仁山,又號師竹。
浙江錢塘(今屬杭州市)人。
出身科舉世家,其父許乃普為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榜眼。
許彭壽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科會元,殿試位列二甲第一名(傳臚)。
選翰林院庶吉士。
散館授編修。
官至內(nèi)閣學士。
董元醇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董元醇,又稱董元章,清代官員,河南洛邑人,祺祥之變中的開端人物。
咸豐二年(1852年)壬子恩科二甲十一名進士,選為翰林。
十年,任從五品御史。
咸豐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咸豐帝駕崩,遺下幼主載淳,遺詔由肅順等顧命八大臣輔政。
八月初六日,董元醇上疏,稱新君年幼,應(yīng)由東太后慈安與西太后慈禧暫時垂簾聽政,并暗示希望加上恭親王奕?一起輔政。
肅順等人得知之后大怒,咆哮于朝堂之上,嚇得載淳啼哭不止、尿失禁。
也因為此事,董元醇被肅順下令發(fā)配軍臺效力。
此時,兩宮太后發(fā)動祺祥之變,廢除祺祥年號,改為同治,肅順等顧命八大臣或殺或貶,都被肅清,董元醇因此非但沒被發(fā)配,反而加官一級,升為正五品工科給事中。
后董元醇舉薦倭仁、祁雋藻、翁心存、許乃普等人為帝師,但兩宮太后沒有回應(yīng),不久后,因為其名與皇帝載「淳」同音,自行避諱,改名董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