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祦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8 首
夙興勞圣慮,晏駕促仙期。
天上朝真樂,人間喪考悲。
空馀軒劍墮,無復舜裳垂。
痛哭東門外,那堪望素旗。
御極三年國已肥,忽因微恙輟宵衣。
瑤臺縹緲仙游遠,玉殿凄涼御座非。
未信賓天終莫返,尚疑游月儻還歸。
四方涵泳皇恩久,有眼何人不淚揮。
惟明惟聽,熠熠神功。
儀刑世業(yè),昭格上穹。
持盈孝孫,薦芳斯豐。
錫我祉福,皇化益隆。
猗歟前王,惠我無疆。
儀刑典法,日靖四方。
永言孝思,于乎不忘。
昭告大祀,祗率舊章。
九原一旦成千古,四海三年遏八音。
按:補閑集曰。李史館允甫嘗與人評曰。吾曩與李翰林春卿同在禁林。時康廟大行。誥院,翰署皆作挽詞。李曰。未信賓天終不返。卻疑游月儻還來。院署諸老拱手嘆服。時陳翰林澕亦云。九原一旦成千古。四海三年遏八音。不及李遠矣。又言九原非。
康宗武和廉介 元 · 吳當
五言排律
昨承惠教長律雍容爾雅雖衰世之志而有治世之音三復歌嘆第以韻拘難和謹效唐人用韻而不能次拙亦甚矣耑錄奉呈伏乞垂教幸甚
鰲極分群類,鴻靈奠八區(qū)。
人文疏地秘,吾道斡天樞。
羲畫龍圖衍,蒼書鳥跡紆。
力田初識耒,伐叛肇彎弧。
穆穆隆皇治,雍雍闡帝符。
比封侯稷契,執(zhí)藝總斨殳。
熙洽均黎庶,光華薄海隅。
百王宗令德,一視效宏模。
河洛滔滔水,邦畿坦坦途。
征苗開誓命,載亳徯來蘇。
垂統(tǒng)將千祀,偕行慨獨夫。
鳴岐爭睹鳳,流屋喜瞻烏。
文德重華并,聲名二代踰。
耄荒尋遇滿,板蕩適遭胡。
地啟耄王裔,天開素主徒。
象尼神已降,銘鼎口先糊。
禮樂昭云漢,春秋凜鉞鈇。
遲回思徇鐸,浩蕩欲浮桴。
窈窈詩書囿,巍巍道德陬。
奠楹雙涕淚,錫誄一于戲。
魯?shù)罍S衰薄,秦坑肆毒痡。
叔孫儀鹵莽,伏氏語含糊。
六藝多狼籍,群言竟囁嚅。
隋儒輕儗議,晉帖巧臨摹。
湘水迷荃芷,梧臺雜瑾瑜。
書林秋淅瀝,義圃晚荒蕪。
京洛乾坤辟,周程劍佩俱。
道存康節(jié)邵,學衍紫陽朱。
地望崇鄒魯,淵源接泗洙。
耕莘伊尹聘,出晝孟軻迂。
寂寞遺經(jīng)笥,凄涼大冶爐。
輝輝山蘊玉,藹藹澤藏珠。
一統(tǒng)真元會,群生德澤濡。
梯航千里貢,玉帛萬邦趨。
繡繪衣裳被,章程典冊敷。
席重丹扆座,土列白茅蒩。
盛德躋平世,頻年賜大酺。
倦扶筇竹杖,寒擁罽賓毹。
昔歌肅慎砮,今歌女真斧。
女真青石為戎器,肅慎氏惟厥鼻祖。
斧不穿孔挾以柯,遇敵酣斗袒裼舞。
憶昔高麗善用兵,萬杵如雷筑九城。
大金康宗烏雅束,不能當吾拓俊京。
猛安與謀克,棄斧走江北。
如今可是六百年,耶嫩春山翠妍妍。
青州都護中酒眠,健兒高歌耘石田。
石田多石斧,今人耕處古人戰(zhàn)。
今人得斧無所用,磨礱持作硯。
君不見老羌奮戟大破賊,書生腕力劣磨墨。
司馬受魏禪,泰始開晉國。
天稟本于孝,禮勤通喪服。
臣有武庫才,朝容白簡直。
大志在平吳,一決羊公策。
王浚下江兵,火筏融鐵液。
皇威振隴西,降王手已束。
羊車食竹鹽,晚耽后庭樂。
殿上撫床請,寶座胡不惜。
帝衷性戇騃,沖年承大業(yè)。
蛙鳴豈公私,民食寧糜肉。
椒掖逞獅吼,銅闈延虺毒。
金鄘事益慘,太學董生哭。
宗藩互戰(zhàn)爭,禍由門墻鬩。
終致蕩陰敗,三矢及黃屋。
惟有侍中死,血衣毋浣濯。
邦運際極否,寇亂又聰勒。
懷皇嗣其位,身被青衣辱。
羯虜亂宮闈,妖祲暗紫極。
憫帝又北徙,中原已沈陸。
凄涼兩宮櫬,誰問戎氈幕。
元帝渡江南,墨缞當金革。
茂弘王佐姿,掾?qū)俣喟倭?div class="bdxribu" id='poem_sentence_21_1545852_comment'>
晉祀已有主,楚囚誰對泣。
昔時嵇阮輩,誕為虛無俗。
馀風學老莊,朝論輕社稷。
士氣玩讎恥,帝心誰奮激。
祖生舞荒雞,陶公勞運甓。
自此華夷土,界分南與北。
明帝咸和年,薦遭敦峻逆。
譙王為國忠,先傳問罪檄。
太真善用智,醉擊錢鳳幘。
元兇逭天誅,湛滅巨家族。
迨于顯宗世,狂藩伺釁隙。
兵威尚森列,帝舅非作賊。
大癰內(nèi)潰壅,經(jīng)綸誰任責。
卞君忤俗論,口如含瓦石。
宜爾深源徒,束之置高閣。
康宗祚已短,繼而帝曰穆。
安石臥東山,期不廢絲竹。
高尚?成風,縉紳皆讓爵。
江沱日宴安,國勢滋削弱。
哀皇與帝奕,踐位俱短促。
簡文御乘輿,風儀臨朝肅。
神識自恬暢,濟世無遠略。
洛陽舊銅駝,幾年在荊棘。
昌明是烈宗,供奉崇佛法。
嬖昵恣弄權(quán),侈靡謬成習。
如此好家居,纖兒盡壞落。
苻酋動秦兵,官軍旋報捷。
退敵一聲鉦,助威鳴風鶴。
帝后惟二世,讖言民間作。
天子豈萬年,一杯長星祝。
清暑殿上寢,大禍生衽席。
安帝統(tǒng)馀緒,兵戈亂未息。
桓賊有馀孽,挾帝肆威虐。
建都僭名號,視國如棋局。
劉家一代雄,志嫌寰宇窄。
始假翼戴功,朵頤王室厄。
金陵誰為變,虛擁幼弟立。
篡位變衣冠,輿地收圖籍。
恭皇有禪詔,一紙血書赤。
何無一介士,節(jié)義書簡牒。
張偉甘飲酖,淵明托采菊。
典午十五代,竟訖義熙歷。
史氏記事編,覽之不盈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