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試行稿)

韻字 五絶 922七絶 8104五律 1394七律 1639五排 14 1546四言 213六言 389古體 40852樂府 324 25 398 103辭賦 27琴操 7 64其他 578聯(lián) 520
四衣
陰平  [幾乎,案幾] [衣服] 西 機(jī) 醫(yī) [恨聲] 觿 [蹇也] [以箸取物] [口聲] 榿 [更多…]

姿 [參差] [言蹇難也] [生息] [穿也,傷也] [偲偲,相切責(zé)也] [更多…]

陽平  [跨馬,動詞] 習(xí) 覿 [委迤,自得貌] [鼻液] [高麗] [九嶷] [委蛇] [舉目貌。又縣名] [同泥] [相欺也。遺也] [牛黑色] [蘄茝也。求也] 箿 [更多…]

實(shí) [知識] 執(zhí) 鶿 [水中高地] [更多…]
組詞:詞首詞末
用韻:句末
對仗:對語
漢語字典
拼音:bī  
  • 同“”。
康熙字典

  • 集韻》與逼同。 (職韻)
  • 侵迫也?!?a target='_blank'>禮·雜記》君子不僭上,不偪下。
  • 又爲(wèi)行縢之名?!?a target='_blank'>釋名》偪,所以自逼束。今謂之行縢,言以裹腳,可以跳騰輕便也?!?a target='_blank'>禮·內(nèi)則》偪屨著綦?!对]》行縢也?!?a target='_blank'>詩·小雅·邪幅在下註》幅偪也。邪纏於足,所以束脛在股下也。諸侯見天子,人子事父母,皆然。
  • 又《揚(yáng)子·方言》腹?jié)M曰偪。《註》言敕偪也?!?a target='_blank'>晉書·明帝紀(jì)》阮孚告溫嶠內(nèi)迫,卽謂偪也。
  • 又《廣韻》《集韻》??方六切,音福。 (屋韻)
  • 偪陽,地名。見《左傳·襄十年》。
  • 考證:〔又借爲(wèi)偪屨之偪?!?a target='_blank'>禮·內(nèi)則》偪屨著綦?!?/li>
  • 謹(jǐn)按內(nèi)則偪屨著綦,偪字自爲(wèi)一句,不與屨字連讀。謹(jǐn)改偪屨之偪爲(wèi)行縢之名?!病?a target='_blank'>釋名》偪,所以自逼?!?/li>
  • 謹(jǐn)照原文逼下增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