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試行稿)

韻字 五絶 922七絶 8104五律 1394七律 1639五排 14 1546四言 213六言 389古體 40852樂府 324 25 398 103辭賦 27琴操 7 64其他 578聯(lián) 520
四衣
陰平  [幾乎,案幾] [衣服] 西 機(jī) 醫(yī) [恨聲] 觿 [蹇也] [以箸取物] [口聲] 榿 [更多…]

姿 [參差] [言蹇難也] [生息] [穿也,傷也] [偲偲,相切責(zé)也] [更多…]

陽平  [跨馬,動(dòng)詞] 習(xí) 級(jí) 覿 [委迤,自得貌] [鼻液] [高麗] [九嶷] [委蛇] [舉目貌。又縣名] [同泥] [相欺也。遺也] [牛黑色] [蘄茝也。求也] 箿 [更多…]

時(shí) 實(shí) 識(shí) [知識(shí)] 執(zhí) 鶿 [水中高地] [更多…]
組詞:詞首詞末
用韻:句末
對(duì)仗:對(duì)語
用典:典故詞末
漢語字典
拼音:nì  韻部:
〈形〉
  • 幼小聰慧
    • 誕實(shí)匍匐,克岐克嶷?!?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353' target='_blank'>《詩·大雅·生民》
    • 幼兒明嶷?!赌鲜贰に谓耐趿x恭傳》
  • 又如:嶷嶷(幼小聰慧的樣子);嶷然(形容年幼聰慧)
  • 高尚;杰出
    • 其德嶷嶷?!?a href='https://cnkgraph.com/Writing/1163061'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史記·五帝本紀(jì)》
  • 又如:嶷如(卓異的樣子);嶷然(嶷爾。卓異的樣子;端莊的樣子);嶷嶷(道德高尚的樣子)
  • 高聳
    • 世目周侯“嶷如斷山”?!妒勒f新語·賞譽(yù)》
  • 又如:嶷岌(高的樣子);嶷嶷(高聳的樣子)

拼音:yí  韻部:
  • 〔九~〕山名,在湖南省。相傳是舜安葬的地方;又指九嶷山之神,如:“~~繽兮并迎?!?。亦作“九疑”。
康熙字典

  • 唐韻》《集韻》語其切《韻會(huì)》疑其切,??音宜。 (支韻)
  • 說文》九嶷山,舜所葬,在零陵?duì)I道。從山疑聲?!对Y(jié)·九嶷山記》山方二千餘里,四州各近一隅,世稱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謂之九嶷。通作疑。《前漢·武帝紀(jì)》祀虞舜於九疑。又《屈原·離騷》九疑??其竝迎。
  • 又《玉篇》魚力切《集韻》《類篇》《韻會(huì)》鄂力切,??音逆。 (職韻)
  • 說文》小兒有知也。本作?。今文作嶷?!?a target='_blank'>詩·大雅》克岐克嶷?!豆{》嶷,識(shí)也,其貌嶷嶷然,有所識(shí)別也。又《史記·帝嚳紀(jì)》其色郁郁,其徳嶷嶷?!对]》徳高也。
  • 集韻》或作懝。
  • 考證:〔《說文》九嶷,山名。在零陵?duì)I道縣北,舜陵在焉。〕
  • 謹(jǐn)照原文改九嶷山,舜所葬,在零陵?duì)I道。從山疑聲。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九嶷山也。舜所葬。海內(nèi)經(jīng)。南方蒼梧之丘。蒼梧之淵。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長沙零陵畍中。郭云。山今在零陵?duì)I道縣南。其山九溪皆相似。故云九疑。古者總名其地爲(wèi)蒼梧也。在零陵?duì)I道。山在今湖南永州府寧遠(yuǎn)縣南六十里、桂陽州藍(lán)山縣西南五十里。從山。疑聲。語其切。一部。按諸書多作九疑。惟山海經(jīng)作嶷。音疑。而郭注亦作九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