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試行稿)

韻字 五絶 270七絶 1432五律 126七律 146 252四言 26六言 116古體 5541樂府 86 6 100 30辭賦 8 9其他 323聯(lián) 212
八欸
陰平  規(guī) [芳菲] [與飛通] [木名] [更多…]

陽平  [作為] [系累] [與逵同] 潿 [更多…]
組詞:詞首詞末
用韻:句末
對仗:對語
用典:典故詞末
共21,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
孤山梅 妻梅 逋梅 無和靖無梅
典出《宋人軼事匯編》卷七〈林逋常秩陳恬〉~36~
  • 林逋隱居孤山,常畜兩鶴,縱之則飛入云霄,盤旋久之,復(fù)入籠內(nèi)。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諸寺。有客至,則一童子出應(yīng)門,延客坐,為開籠放鶴,良久,逋必棹小舟返。蓋常以鶴飛為驗(yàn)也。逋常謂人曰:「世界間事皆能為之,獨(dú)不能擔(dān)糞與著棋。」

踏雪尋梅
典出《北夢瑣言》卷七
  • 唐相國鄭綮,雖有詩名,本無廊廟之望。嘗典廬州,吳王楊行密為本州步奏官,因有遺闕而笞責(zé)之。然其儒懦清慎,弘農(nóng)常重之。昭宗時(shí),吳雄據(jù)淮海,朝廷務(wù)行姑息,因盛言鄭公之德,由是登庸,中外驚駭。于是皇綱已紊,四方多故。相國既無施展,事必依違。太原兵至渭北,天子震恐,渴于攘卻之術(shù),相國奏對,請于文宣王謚號中加一「哲」字。其不究時(shí)病,率此類也。同列以其忝竊,每譏侮之。相國乃題詩于中書壁上,其詞曰:「側(cè)坡蛆昆崙,...[詳細(xì)]

摽梅
典出《詩經(jīng)·召南·摽有梅
  • 摽有梅,其實(shí)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例句:
  • 摽梅詩有贈,羔雁禮將行。 孟浩然送桓子之郢成禮
  • 韶光日日看漸遲,摽梅既落行有時(shí)。 權(quán)德輿薄命篇
  • 初笄夢桃李,新妝應(yīng)摽梅。 鄭世翼看新婚

隴頭梅 驛使梅 寄寒梅 寄折梅 陸凱寄梅 江南逢梅 隴驛傳梅 驛使傳梅 折梅
典出《太平御覽》卷九百七十〈果部七·梅〉~4432~
  • 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陸凱與范曄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并贈花范詩曰:『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弧?/li>
 例句:     [更多...]

驚落小梅
典出《樂府詩集》卷第二十四〈橫吹曲辭四·漢橫吹曲四·梅花落〉
  • 《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按:唐大角曲亦有《大單于》、《小單于》、《大梅花》、《小梅花》等曲,今其聲猶有存者。
 例句:

仇梅
典出《后漢書》卷七十六《循吏傳·仇覽傳》
  • 仇覽字季智,一名香,陳留考城人也。少為書生淳默,鄉(xiāng)里無知者。年四十,縣召補(bǔ)吏,選為蒲亭長。勸人生業(yè),為制科令,至于果菜為限,雞豕有數(shù),農(nóng)事既畢,乃令子弟居,還就黌學(xué)。其剽輕游恣者,皆役以田桑,嚴(yán)設(shè)科罰。躬助喪事,賑恤窮寡。?年稱大化。覽初到亭,人有陳元者,獨(dú)與母居,而母詣覽告元不孝。覽驚曰:「吾近日過舍,廬落整頓,耕耘以時(shí)。此非惡人,當(dāng)是教化未及至耳。母守寡養(yǎng)孤,苦身投老,柰何肆忿于一朝,欲致子以...[詳細(xì)]
 例句:

香思一夜發(fā)窗梅
典出《全唐詩》卷三百八十八〈有所思〉
  • 當(dāng)時(shí)我醉美人家,美人顏色嬌如花。今日美人棄我去,青樓珠箔天之涯。天涯娟娟姮娥月【娟娟姮娥月】,三五二八盈又缺【三五盈又缺】。翠眉蟬鬢生別離,一望不見心斷絕。心斷絕,幾千里。夢中醉臥巫山云,覺來淚滴湘江水。湘江兩岸花木深,美人不見愁人心。含愁更奏綠綺琴,調(diào)高弦絕無知音。美人兮美人,不知為暮雨兮為朝云。相思一夜梅花發(fā),忽到窗前疑是君。

春還消息訪寒梅 寒梅
典出《全唐詩》卷一百七十三〈早春寄王漢陽〉
  • 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昨夜東風(fēng)入武陽【昨夜東風(fēng)入武昌】,陌頭楊柳黃金色。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來空斷腸。預(yù)拂青山一片石,與君連日醉壺觴。

鹽梅 和羹梅 調(diào)梅
典出《尚書》卷十〈商書·說命下〉~4~
  • 王曰:「來,汝說。臺小子舊學(xué)于甘盤,既乃遁于荒野入宅于河。自河徂亳,暨厥終罔顯。爾惟訓(xùn)于朕志,若作酒醴,爾惟曲檗;若作和羹,爾惟鹽梅。爾交脩予,罔予棄,予惟克邁乃訓(xùn)。」舊題漢·孔安國傳:「鹽咸梅醋,羹須咸醋以和之?!?/li>
 例句:     [更多...]

東閣梅 東閣官梅 官閣梅 官梅 何遜賦梅 詩興關(guān)梅
典出《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梁詩》卷九〈何遜·詩·詠樹詩〉~699~
  • 兔園標(biāo)物序,驚時(shí)最是梅。銜霜當(dāng)路發(fā),映雪擬寒開。枝橫卻月觀,花繞凌風(fēng)臺。朝灑長門泣,夕駐臨邛杯。應(yīng)知早飄落,故逐上春來。
 例句:

妝梅 添妝韻似梅
典出《宋書
  • 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于含章檐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屎罅糁院笥忻坊▕y。(據(jù)《事類賦》卷二十六「壽陽之妝更新」注引)
 例句:     [更多...]
  • 額點(diǎn)梅花樣,心通棘刺情。 吳融個(gè)人三十韻
  • 自知終古清香在,更出梅妝弄晚霞。 張賁和魯望白菊
  • 瓊瑤初綻嶺頭葩,蕊粉新妝姹女家。 徐夤梅花

返魂梅
典出《全唐詩》卷六百八十〈湖南梅花一冬再發(fā)偶題于花援〉
  • 湘浦梅花兩度開,直應(yīng)天意別栽培。玉為通體依稀見,香號返魂容易回。寒氣與君霜里退,陽和為爾臘前來。夭桃莫倚東風(fēng)勢,調(diào)鼎何曾用不材。

宋廣平賦梅
典出《全唐文》卷七百九十六〈皮日休·桃花賦〉~8346~
  • 余嘗慕宋廣平之為相,貞姿勁質(zhì),剛態(tài)毅狀,疑其鐵腸石心,不鮮吐婉媚辭,然睹其文而有梅花賦,清便富艷,得南朝徐庾體,殊不類其為人也。后蘇相公味道得而稱之,廣平之名遂振。嗚呼!以廣平之才未為是賦,則蘇公果暇知其人?將廣平困于窮,厄于躓,然強(qiáng)為是文邪?日體于文尚矣,狀花卉,體風(fēng)物,非有所諷?輒抑而不發(fā),因感廣平之所作,復(fù)為〈桃花賦〉。

官柳野梅
典出《全唐詩》卷二百二十六〈西郊〉
  • 時(shí)出碧雞坊,西郊向草堂。市橋官柳細(xì),江路野梅香【江岸野梅香】。傍架齊書帙,看題減藥囊【看題檢藥囊】。無人覺來往【無人競來往】【無人與來往】,疏懶意何長。

渴望梅 望梅
典出《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下〈假譎〉~85~
  • 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例句:     [更多...]

楊家梅
典出《世說新語箋疏》上卷上〈言語〉~05~
  •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拙皆勂涓?,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shè)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箖簯?yī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例句:

師雄遇梅
典出《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三十〈東坡五〉
  • 〈龍城錄〉云:「隋開皇中,趙師雄遷羅浮,一日天寒,日暮,于松竹林間見美人,淡妝素服出游,時(shí)已昏黑,殘雪末消,月色微明,師雄與語,言極清麗,芳香襲人,因與之叩酒家共飲;少頃,一綠衣童來歌舞,師雄醉寢,但覺風(fēng)寒襲人;久之,東方已白,起視,乃在梅花樹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顧,月落參橫,但惆悵而已?!?/li>

嶺梅
典出《白氏六帖》卷三十〈草木雜果·梅〉
  • 大庾嶺上梅,南枝落,北枝開。
 例句:

前村梅
典出《全唐詩》卷八百四十三〈早梅〉
  •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dú)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風(fēng)遞幽香去【風(fēng)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明年如應(yīng)律【明年猶應(yīng)律】,先發(fā)映春臺。

弄梅
典出《全唐詩》卷六百八十三〈偶見【鞦韆】〉
  • 鞦韆打困解羅裙,指點(diǎn)醍醐索一尊【指點(diǎn)醍醐酒一尊】。見客入來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門。
共21,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