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試行稿)

韻字 五絶 55七絶 255五律 19七律 21 27四言 7六言 34古體 1135樂(lè)府 14 16 4辭賦 4 2其他 90聯(lián) 79
組詞:詞首詞末
用韻:句末
對(duì)仗:對(duì)語(yǔ)
漢語(yǔ)字典
拼音:yū  韻部:魚(yú)、御
〈名〉
    (形聲。從水,於(yú)聲。本義:水中沉淀的泥沙)
  • 同本義
    • 春夏干燥, 少水時(shí)也, 故使流遲, 貯淤而稍淺。 ——《漢書(shū)》
  • 又如:淤灘(淤泥形成的灘地);引淤肥田
  • 泥沙沖積成的地帶
〈動(dòng)〉
  • 將含有大量淤泥的河水引入低洼地,令其沉淀以改良土壤
    • 陽(yáng)武縣邢晏等三百六十四戶(hù)言?!碧锷硥A瘠薄,乞淤溉…以助興修?!端问贰ず忧尽?/li>
  • 又如:淤田(用水將淤泥引入農(nóng)田);淤溉(引含有大量淤泥的水灌田,使淤泥沉淀,以改良土壤,增加肥力)
  • 滯塞,不流通
    • 淤,淀滓濁泥也?!墩f(shuō)文》。字亦作“閼”。
    • 渠成而用溉注填閼之水?!稘h書(shū)·溝洫志》。注:“閼,讀與淤同…填閼,謂壅泥也?!?/li>
  • 又如:淤涌(淤塞的水流); 淤停(水淤積不流); 淤閼(堵塞。水流不通)
康熙字典

  • 唐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依據(jù)切,音飫。 (御韻)
  • 說(shuō)文》澱滓濁泥也。《玉篇》水中泥草。《杜篤·論都賦》畎瀆潤(rùn)淤。
  • 又《揚(yáng)子·方言》水中可居者曰洲,三輔謂之淤。
  • 又《廣韻》央居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衣虛切,??音於。 (魚(yú)韻)
  • 義同。
  • 又《集韻》或從土作??。通作閼?!锻ㄨa》秦鑿涇水爲(wèi)渠,注塡閼之水。《集覽》曰閼,依據(jù)反?;蜃??。通作淤。
  • 又與飫通?!恶R融·廣成頌》擺牡班禽,淤賜犒功?!对]》淤與飫同。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shuō)文解字注》

澱滓濁泥也。方言。水中可居爲(wèi)洲。三輔謂之淤。其引伸之義也。從水。於聲。依據(jù)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