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
上聲 柏 海 改 百 彩 窄 慨 靄 載 [歲也]宰 買 藹 乃 綵 采 凱 茝 醢 楷 塏 鎧 矮 蒯 逮 寀 愷 嘅 擺 奶 艿 鍇 闿 拐 欸 [欸乃]睬 捭 毐 歹 剴 佰 崽 胲 罫 噯 柺 颽 棌 烸 暟 [更多…] 去聲 在 外 愛(ài) 態(tài) 帶 代 怪 賴 籟 債 快 載 [歲也]麥 礙 拜 邁 黛 泰 菜 再 待 脈 隘 害 瀨 敗 賣 壞 艾 派 塊 戴 岱 概 耐 膾 蓋 槩 鲙 溉 蟀 駭 貸 獪 蔡 湃 鼐 瘵 亥 采 壒 寨 奈 會(huì) 殆 賽 叇 賚 袋 帥 埭 稗 丐 睞 曖 柰 阨 砦 蠆 紿 太 逮 寀 唄 儈 叆 鄶 襶 汰 曬 塞 [邊塞]怠 欬 噲 霢 馤 拽 夬 廥 迨 忲 薆 愾 駴 旝 駘 徠 [慰勞]轪 簺 癩 韛 玳 粺 縡 僿 餲 縩 瘥 佅 瞹 勱 藾 曃 嬡 糩 噯 愒 詒 [相欺]譺 蝳 唻 炌 [更多…] |
漢語(yǔ)字典溉 拼音:gài 韻部:未、隊(duì) 〈動(dòng)〉
康熙字典漑
説文解字漑 清代 段玉裁《說(shuō)文解字注》 漑水。出東海桑瀆覆甑山。東北入海。東當(dāng)作北。瀆當(dāng)作犢。皆字之誤也。北??ど佟⒁?jiàn)前志。今山東萊州府濰縣有桑犢故城。水經(jīng)注之桑犢亭也。前志桑犢下云。覆甑山、漑水所出。東北至都昌入海。今濰縣東南四十里漑源山。卽覆甑山也。水經(jīng)注亦謂之塔山。寰宇記曰。天寶六載勅改爲(wèi)漑源山。今漑水自漑源山北流至昌邑縣境入海。卽東虞河也。亦曰東丹河。從水。旣聲。古代切。古音在十五部。按多借爲(wèi)濯摡字。一曰灌注也。此依韻會(huì)本。注下曰灌也。?下曰漑灌也。洞簫賦。迴江流川而漑其山。李注引說(shuō)文漑猶灌也。與今本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