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試行稿)

韻字 五絶 922七絶 8104五律 1394七律 1639五排 14 1546四言 213六言 389古體 40852樂府 324 25 398 103辭賦 27琴操 7 64其他 578 520
四衣
陰平  [幾乎,案幾] [衣服] 西 醫(yī) [恨聲] 觿 [蹇也] [以箸取物] [口聲] 榿 [更多…]

姿 [參差] [言蹇難也] [生息] [穿也,傷也] [偲偲,相切責也] [更多…]

陽平  [跨馬,動詞] 覿 [委迤,自得貌] [鼻液] [高麗] [九嶷] [委蛇] [舉目貌。又縣名] [同泥] [相欺也。遺也] [牛黑色] [蘄茝也。求也] 箿 [更多…]

[知識] 執(zhí) 鶿 [水中高地] [更多…]
組詞:詞首詞末
用韻:句末
對仗:對語
漢語字典
拼音:zī  韻部:
〈名〉
    (形聲。從艸,甾(zī)聲。荒地,故從艸。本義:古代指初耕的田地)
  • 同本義
    • 菑,不耕田也。——《說文》。按,古文從田,巛聲,小篆又加草耳。不耕田者,不耕而才耕之田也。
    • 不菑畬。——《易·無妄》。董遇注:“菑,反草也?!?/li>
    • 田一歲曰菑,二歲曰新田,三歲曰畬。——《爾雅》
    • 耕獲菑畬,時時利賴其用?!?span id="6kdiqpf" class='label'>明·徐光啟《甘薯疏序》
  • 又如:菑畬(開墾一年和三年的地);菑畝(初耕的田地)
  • 直立而枯死的樹木
    • 其菑其翳?!?a href='/Query.aspx?type=poem1&id=349'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詩·大雅·皇矣》
    • 周公之狀,身如斷菑?!盾髯印し窍唷?/li>
〈動〉
  • 開墾;耕耘
    • 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稌ご笳a》
  • 又如:菑畬(耕耘;又耕稼為民生之本,故以喻事物的根本);菑攘(開拓;平定)

拼音:zì  韻部:
  • 1. 插入:樹立:“察其~蚤不齵,則輪雖敝不匡?!?/li>
  • 2. 枯死而未倒的樹:“周公之狀,身如斷~。”
  • 3. 車輻插入轂中的部分。
  • 4. 矮墻。
  • 5. 剖析。

拼音:zāi  韻部:
  • 古同“”:“不逢天~,不遇人害。”
康熙字典古文:??????

  • 唐韻》側持切,音緇。 (支韻)
  • 說文》不耕田也?!缎臁吩粡钠H從??從田。??,川壅也,田不耕則艸壅塞之?!?a target='_blank'>爾雅·釋地》田一歲曰葘?!对]》今江東呼初耕地反草爲葘。《詩·小雅》于此葘畝?!妒琛啡屨?,災也,始災殺其草木也。《易·無妄》不葘畬?!妒琛凡桓沂装l(fā)新田,惟治其葘熟之地。
  • 又水名?!?a target='_blank'>山海經》常蒸之山,葘水出焉。
  • 又地名。《史記·孝景帝紀註》葘川縣,故劇城。
  • 又姓?!?a target='_blank'>通志·氏族略》孔融集有葘莊,靑州人。
  • 又《正韻》將來切,同災。 (灰韻)
  • 詩·大雅》無葘無害。
  • 又《韻會》側吏切,音厠。 (寘韻)
  • 木立死曰葘。《詩·大雅》其葘其翳。
  • 又《周禮·冬官·輪人註》察其菑蚤不齵則輪,雖敝不匡。鄭註菑輻入轂中者謂建輻也。泰山平原所樹立物爲葘。聲如胾。博立梟棊亦爲菑?!?a target='_blank'>前漢·武帝紀瓠子歌》隤林竹兮揵石葘。《師古註》石葘,謂??石立之也。
  • 又資四切,音恣。 (寘韻)
  • 剖也,裂也?!?a target='_blank'>周禮·冬官考工記》居幹之道,葘栗不迤。
  • 又與椔通?!?a target='_blank'>荀子·非相篇》身如斷葘。菑、緇、椔諸字從??作。
  • 考證:〔《周禮·冬官·輪人註》葘謂輻入轂中者?!多嵲]》謂建輻也。
  • 又泰山平原所樹立物爲葘?!?a target='_blank'>周禮·冬官考工記註》博立梟棊於中央亦爲葘?!?/li>
  • 謹照原文自註菑至於中央四十字,改察其菑蚤不齵則輪,雖敝不匡。鄭註菑輻入轂中者謂建輻也。泰山平原所樹立物爲葘。聲如胾。博立梟棊亦爲菑。
説文解字  ?? 葘或省艸。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不耕田也。海寧陳氏鱣曰。不、當爲才。才耕田、謂始耕田也。才財材皆訓始。玉裁按。不當爲反。字之誤也。爾雅田一歲曰葘。毛詩傳、馬融虞翻易注皆用之。韓詩、董遇易章句皆曰。葘、反艸也。與田一歲義相成。詩大田箋曰。俶載讀爲熾葘。時至。民以其利耜熾葘。發(fā)所受之地。趨農急也。攷諸經傳。凡入之深而植立者皆曰葘。如攷工記輪人葘訓建輻。弓人葘訓以鋸副析。公羊傳以人爲葘。漢書楗石葘。鄭仲師云。泰山平原所樹立物爲葘。聲如?。博、立?棊亦爲葘。其他若毛傳木立死曰葘。漢書事刃公之腹中。急就篇。分別部居不襍廁。漢太學石經以人爲側。皆此字之引伸假借。又假爲烖害字。從艸田。甾聲。鍇本原有聲字。惟田?二字倒易。又誤合爲一字。鍇欲作從艸、?田。無聲字。非也。初耕反艸。故從艸田?意。以?爲聲也。側詞切。一部。易曰。不葘畬。周易無??六二爻辭。周禮注作不葘而畬。語較明。言爲之無漸也。畬、二歲田也。葘或省艸。此取??諧聲。鄭所云利耜熾發(fā)地之意也。

宋代 徐鉉 徐鍇 注釋

徐鍇曰:“當言從艸從??從田,田不耕則艸塞之,故從??,??音災。若從甾,則下有甾缶字相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