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21,分51頁顯示 上一頁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頁宋 釋守卓 1065 - 1124 一首釋宗杲 1089 - 1163 一首釋居簡 1164 - 1246 一首釋德洪 1071 - 1128 四首釋懷深 1077 - 1132 一首釋文珦 1210 - ? 八首釋普濟 1179 - 1253 一首釋正覺 1091 - 1157 二首釋永頤 一首釋法具 一首釋法薰 1171 - 1245 一首釋清遠 1067 - 1120 一首釋祖先 1136 - 1211 一首釋行肇 一首釋重顯 980 - 1052 二首金君卿 一首金朋說 一首錢時 1175 - 1244 一首錢時敏 1086 - 1153 一首 | 覆為鐘,仰為鼎。 自是法輪家風,妙喜爭取馳騁。 思禪人,固相請。 援毫臨紙忽猛省,一聲直透須彌頂。 按:《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一一。
蕭爽花中舊隱淪,名齊宿莽著騷經。 殘英只傍枝頭老,收拾芳鮮飽獨醒。 行盡崇岡與峻嶺,今朝又入緣云徑。 世塵已覺蛻埃輕,道心遂作燖雞凈。 小軒容膝俯千里,磨錢作鏡江山映。 平生林壑竟成癖,南來獨覺茲游勝。 念起則為凡,覺之則為圣。 人言此為覺,此覺未真正。 但了一切空,圣凡皆幻影。 宴坐不言中,心波如古井。 日食半斤肉,十年一百秤。 且限六十年,不知幾個命。 肉塊高如山,業(yè)坑深似井。 前路黑漫漫,勸君宜猛省。 梅如姑射仙,桃李終難并。 雪底暗傳香,泉邊孤照影。 清聲聞麗譙,至味入鐘鼎。 愛者雖繁多,知名獨和靖。 隱顯不同功,因之發(fā)深省。 雨收江路涼,徐行吊孤影。 遠岫夕陽明,平洲霽華靜。 渡頭人盡歸,佳趣在漁艇。 漁翁不自知,醉臥風吹醒。 日晚投山寺,蕭然異人境。 石房云氣深,苔階雨聲冷。 心清不成寐,篝燈對孤影。 清猿亦可人,長嘯西南頂。 江湖厭風波,巖壑事幽屏。 柴門絕往還,自閱朝昏景。 日出煙霧消,鳥散松竹靜。 須臾日西頹,馀暉在高嶺。 短生亦如寄,舉世孰能省。 愿學遠公儔,終然謝塵境。 生唯凈命食,持缽向人境。 莫夜歸茅廬,月出山愈靜。 處處聞泉聲,行行踏松影。 洗足便安禪,云深石床冷。 日月如飛梭,為我織老景。 蒼艾浸成色,素絲颯垂領。 短長任所裁,厚薄焉足省。 善賈亦徒施,終然付泡影。 石室靜而深,青山迭相映。 且無籠檻羈,頗適猿鳥性。 外物俱棄捐,內塵亦清凈。 人莫來扣門,驚回老僧定。 行,崇山峻嶺,失腳蹋翻古井。 通身是口波瀾,何須三止四請。 世間塵雜長人癭,歸臥蘿龕霜月影。 里許離微妙轉功,玉壺夜汲琉璃井。 吾家語味嚼枯硬,醉飽回來雙眼冷。 云水明明得自由,六門事外誰關屏。 偏中正,海云依約神山頂。 歸人鬢發(fā)白垂絲,羞對秦臺寒照影。 梅花樹下春風靜,苔荒薺老圍春井。 山翁汲泉來點茶,觸殘花下玲瓏影。 鶴鳴九皋秋夜永,紙帳芙蕖臥燈影。 九州之外更九州,誰解摩心發(fā)深省。 昨日定,今日不定。 大小瞿曇,因邪打正。 更問如何,缽盂安柄。 青山是我身,流水為我命。 養(yǎng)之以四時,蕭然自條正。 覆育諸眾生,六度自修省。 栽花種菩提,拂石要安靜。 不見楊柳飛,自有蒲萄影。 玩之且不厭,去亦無冤競。 一性一切性,娑婆大圓鏡。 梁皇殿前不能把定,少林山下風波愈盛。 若解謹初護末,不到圖形畫影。 忽起塵外心,跡謝人中境。 云去竹堂空,鷺下秋池靜。 野宿清溪深,月在諸峰頂。 日暮立長江,遙看片帆影。 水從照亭來,蕩漾涵秋凈。 樓臺闞空渺,倒影入明鏡。 溪山久寂寥,勝游誰與并。 新月生暮寒,謳聲發(fā)漁艇。 帖帖冬窩眠正穩(wěn),剝地鐘聲忽敲醒。 起來空堂一事無,日弄波紋滿窗影。 層閣面滄江,夜色上東嶺。 風浦多遠聲,月巖見清影。 棲柯鳥夢恬,依葦漁榔靜。 招提落寒鐘,寂然絕人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