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21,分51頁顯示 上一頁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頁 宋(續(xù)上) 宋伯仁 1199 - ? 二首宋庠 996 - 1066 一首 家鉉翁 1213 - ? 一首 張九成 1092 - 1159 一首 張孝祥 1132 - 1170 二首 張方平 1007 - 1091 一首 張栻 1133 - 1180 一首 張獻(xiàn)民 一首 張經(jīng) 一首 張耒 1054 - 1114 五首 張至龍 一首 張镃 1153 - ? 一首 徐沖淵 一首 徐幾 一首 徐瑞 1255 - 1325 二首 徐積 1028 - 1103 一首 徐經(jīng)孫 1192 - 1273 一首 徐鹿卿 1189 - 1250 一首 戴復(fù)古 1167 - ? 二首 文同 1018 - 1079 四首 | 溢滿而覆虛,盈虧俱有病。 萬事得于中,烏乎云不正(攲器)。 壯年期佐漢中興,豈謂蟠螭睡不醒。 可惜滿床廷對(duì)稿,白頭翻錄道家經(jīng)。 前津風(fēng)色惡,斷岸寄孤艇。 輸他田舍翁,午酲猶未醒。 史君天資高,夙昔事幽屏。 長(zhǎng)懷渺丘壑,馀習(xí)謝鐘鼎。 東籬羲皇人,槁死骨已冷。 凄其千載后,妙處一笑領(lǐng)。 高堂娛白發(fā),兄弟極整整。 不須南陽泉,壽與日月等。 楞伽三萬六千偈,百八句中成自性。 法法非法離法塵,心心無心入心病。 漸熟當(dāng)似庵羅果,頓照猶如大圓鏡。 龜毛兔角妄有無,海浪空華不清凈。 ① 按:此詩《宋詩拾遺》、《永樂大典》互見,詩多寡不一,今重加編次,各注出處。 日破陰蒙照巖頂,紫云一片拖晴影。 溶溶泄泄晚不收,只疑便是壺中景。 秋夜凈無云,嫦娥展孤鏡。 灝氣浸澄波,蕩漾光還定。 世間有醉鄉(xiāng),百世本一境。 欲游不待駕,但畏足疾醒。 其鄉(xiāng)無限界,亦不阻巖嶺。 陰陽無疾癘,風(fēng)俗盡箕潁。 君往余請(qǐng)從,無待宵燭炳。 乘月入秋山,月午山蹊靜。 森森松竹林,夾道散疏影。 陰風(fēng)留暗壑,白露蒙朝嶺。 耿耿村雞鳴,坐感單衣冷。 風(fēng)云閑益高,旱色起諸嶺。 施生澤未渥,曉氣挾馀冷。 飛沙磣桃李,碧草思耿耿。 麥根不走地,稻壟臥陳梗。 蛟龍且偷安,雷電勢(shì)欲逞。 憫農(nóng)非我事,剛復(fù)念閭井。 若個(gè)大圓鏡,處處山河影。 誰謂懶拙翁,而能作斯景。 繄予說是語,未免臚窺井。 若解目前機(jī),不應(yīng)言不領(lǐng)。 蘭茗尋舊題,愧我昔好徑。 妙語為湔祓,清越泗濱磬。 林館碧溪陰,弦歌雜燈影。 夜分猶吾伊,學(xué)海在人境。 ① 明曹學(xué)佺《石倉歷代詩選》卷二一一作徐經(jīng)孫詩 峭壁接高天,閑云淡橫嶺。 稍便僧房靜,未覺官曹冷。 風(fēng)月兩閑人,山川一佳境。 誰歟共茲樂,老仙白垂領(lǐng)。 寄跡小園中,頗欲閟形影。 誰為饒舌者,太守忽相請(qǐng)。 開心論時(shí)務(wù),細(xì)語及詩境。 坐中有蠻客,狂言事馳騁。 明日酒醒來,熟思令人癭。 垂虹五百步,太湖三萬頃。 除卻岳陽樓,天下無此景。 范蠡挾西施,功名付煙艇。 軒窗曉吹清,枕簟晴光冷。 亭上逍遙人,滿身搖水影。 長(zhǎng)虹落天帔,萬丈截群嶺。 蟠身下深谷,俯首飲古井。 居人莫之指,況復(fù)敢引領(lǐng)。 幡然繞空去,云霧變俄頃。 乾坤為之黑,噴雨極暴猛。 崩流匯溝瀾,巨漲沒四境。 民田一漂蕩,多稼不可省。 此物蓋蟲類,聞亦具頭頸。 淫沴之所生,詩傳載為眚。 朝西暮東出,輒與日對(duì)影。 夫何此兇孽,得使乘時(shí)逞。 高風(fēng)掃寥廓,一帚昏穢凈。 煌煌太陽起,隙穴被光景。 群陰逐海內(nèi),此物應(yīng)遠(yuǎn)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