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試行稿)

韻字 五絶 922七絶 8104五律 1394七律 1639五排 14 1546四言 213六言 389古體 40852樂府 324 25 398 103辭賦 27琴操 7 64其他 578聯(lián) 520
共398,分12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司空圖 837 - 908 一首
善道 一首
居遁 835 - 923 十三首
師備 836 - 908 二首
龐蘊(yùn) 三首
德謙 二首
志勤 一首
文偃 864 - 949 四首
文益 885 - 958 一首
智真 782 - 865 一首
本寂 840 - 901 三首
引用典故:闡提
不算菩提與闡提,惟應(yīng)執(zhí)著便生迷。
無端指個(gè)清涼地,凍殺胡僧雪嶺西。
五代 · 善道
南山路仄東山低,新到莫辭三轉(zhuǎn)(一作「擔(dān)」)泥。
嗟汝在途經(jīng)日久,明明不曉卻成迷。
⑴ 《五燈會元》作「側(cè)」
⑵ 《祖庭事苑》作「東山路側(cè)西山低」
⑶ 《祖庭事苑》作「向道」
⑷ 見《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五燈會元》卷六《祖庭事苑》卷二。
學(xué)道先須息萬機(jī),將機(jī)學(xué)道轉(zhuǎn)生疑。
此門廣大無遮障,學(xué)者雖多達(dá)者稀。
此生不息息何時(shí),息在今生共要知。
心息仙因無妄想,妄空心息是休時(shí)。
⑴ 《景德傳燈錄》卷二九作「只緣」
⑵ 《景德傳燈錄》作「除」
僧房闃寂夏修持,閉戶疏人怪亦知。
儂家自有同風(fēng)事,千里無來卻肯伊。
臨窗不覺寸陰移,火急修行早是遲。
白日祇陪人事過,園林那得道成時(shí)。
毫厘有差千里隔,剎那一悟祖師齊。
玄微須向玄中體,道用還教道者知。
柳色含煙山花笑,鶯啼林下幾人知?
后生正好尋玄路,莫棄光陰虛度時(shí)。
人情濃厚道情微,道用人情世豈知。
空有人情無道用,人情能得幾多時(shí)(又見《景德傳燈錄》卷二九。)?
人天須假像行持,無像無形世豈知?
空生體得巖中坐,華雨由來責(zé)見遲。
三乘欲學(xué)如斯事,直似空生方始知。
微微細(xì)雨下多時(shí),百卉抽枝長不知。
正化叵興民自贍,叵興民贍亦如斯。
天觀萬物如芻狗,有覆無心更望伊。
不因無事在林在,爭覺王侯有此資。
閻浮有大寶,見少得人稀。
若人將獻(xiàn)我,成佛一餉時(shí)。
悟則一餉時(shí),能了萬劫疑。
若人萬劫疑,不了一餉時(shí)。
不了萬劫疑,古德豈論之。
為報(bào)參玄士,須懷悔底時(shí)。
頭戴朝生菌,身披補(bǔ)破衣。
見貧人可可,同道乃方知。
其一 唐末至五代 · 師備
玄沙游徑別,時(shí)人切須知。
三冬陽氣盛,六月降霜時(shí)。
有語非關(guān)舌,無言切要辭(《五燈會元》卷七作「詞」)。
會我最后句,出世少人知。
其一 唐末至五代 · 師備
三棒愚癡不思議,浩浩溶溶自打之。
行來目前明明道,七顛八倒是汝機(jī)。
中人樂寂靜,下士好威儀。
菩薩心無礙,同凡凡不知。
佛是無相體,何須有相持。
但令心了事,遮莫外人疑。
如人渴飲水,冷暖心自知。
二十部經(jīng)兼戒律,執(zhí)相依文常受持。
生生獲得有為果,隨在三界無出期。
若能離相真入理,理中無念亦無思。
佛有一等慈,有人心不知。
一切皆平等,貧富總憐伊。
富者你莫貪,貧者你莫癡。
無貪心自靜,無癡意莫思。
明招一拍和人希,此是真宗上妙機(jī)。
石火瞥然何處去,朝生鳳子合應(yīng)知。
驀刀叢里逞全威,汝等應(yīng)當(dāng)善護(hù)持。
火里鐵牛生犢子,臨歧誰解奏吾機(jī)。
⑴ 《五燈會元》作「諸人」
⑵ 見《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三、《五燈會元》卷八。
三十年來尋劍客,幾逢花發(fā)抽枝。
自從一見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尋劍客:比喻修行悟道人。
⑴ 《景德傳燈錄》作「落葉」
⑵ 《五燈會元》作「又」
⑶ 《祖堂集》卷十作「葉落幾回再抽枝」。
⑷ 見《祖堂集》卷十九、卷十、《景德傳燈錄》卷十一、《五燈會元》卷四。
云門聳剔白云低,水急游魚不敢棲。
入戶已知來見解,何勞更舉轢中泥。
⑴ 《天圣廣燈錄》卷二十作「踢」、《五燈會元》卷十五作「峻」
⑵ 《天圣廣燈錄》、《五燈會元》作「再」
是機(jī)是對對機(jī)迷,辟機(jī)(一作「塵」)塵遠(yuǎn)遠(yuǎn)機(jī)棲。
夕日日中誰有掛,因底底事隔情迷。
⑴ 《僧寶傳》卷二作「塵」
⑵ 《僧寶傳》作「塵」
玩古松高云不齊,鴻鸧鶴抱幾年棲。
剖?同時(shí)殊有異,羽張騰漢碧霄低。
云門顧鑒笑嘻嘻,擬議遭渠顧鑒咦。
任是張良多智巧,到頭于是也難施(《禪林僧寶傳》卷二。)
五代 · 文益
理極忘情謂,如何有喻齊?
到頭霜夜月,任情落前溪。
果熟猿兼重,山長似路迷。
舉頭殘照在,元是住居西。
⑴ 《林間錄》作「運(yùn)」
⑵ 《林間錄》作「兼猿」
⑶ 《卐續(xù)藏經(jīng)》本《大法眼文益禪師語錄》,又見《林間錄》卷下。
心本絕塵何用洗,身中無病豈求醫(yī)。
欲知是佛非身處,明鑒高懸未照時(shí)。
⑴ 《淳熙三山志》卷三七作「心」
白衣須拜相,此事不為奇。
積代簪纓者,休言落魄時(shí)(□偈。)。
王宮初降日,玉兔不能離。
未得無功旨,人天何太遲(零偈。)。
莫行心處路,不掛本來衣。
何須正恁么,切忌來生時(sh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