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 唐 蔡京 ? - 863 一首宋 朱熹 1130 - 1200 一首傅察 1089 - 1125 一首 文及翁 一首 白玉蟾 1194 - 1229 一首 陳淳 1159 - 1223 一首 明 王世貞 1526 - 1590 一首謝榛 1495 - 1575 一首 傅梅 ? - 1642 一首 彭孫貽 1615 - 1673 一首 徐夜 1617 - 1688 一首 朱樵 一首 李孫宸 1576 - 1635 一首 沈義 1475 - ? 一首 胡應(yīng)麟 1551 - 1602 一首 袁宗道 1560 - 1600 一首 鄭琢 1526 - 1605 一首 金堉 1580 - 1658 一首 金涌 1557 - 1620 一首 清 丘逢甲 1864 - 1912 一首查慎行 1650 - 1728 二首 沈德潛 1673 - 1769 一首 蔣士銓 1725 - 1785 一首 魏源 1794 - 1857 一首 萬光泰 1712 - 1750 一首 劉大櫆 1698 - 1779 一首 吳綺 1619 - 1694 一首 權(quán)斗經(jīng) 1654 - 1725 一首 沈佩金 一首 玄燁 1654 - 1722 一首 | 危亭久已傾,祇有頹基在。 何事往來人,不知容鬢改。 酒專風(fēng)月權(quán),詩欠江山債。 恐是試長(zhǎng)房,塵勞君少耐。 父子本天性,人倫此其大。 一言在有親,不可薄厥愛。 澄澄一泓水,那得吐光怪。 山人七寸缽,尚有神龍?jiān)凇?div class="h1ac7e0" id='poem_sentence_1_601565_comment'> 江流束素中,山勢(shì)蜂腰外。 豈為望鄉(xiāng)關(guān),秋風(fēng)減衣帶。 醉來禮法疏,白眼從人怪。 吾自適吾真,豈能調(diào)世態(tài)。 ① 諱安國(guó)。時(shí)以判書。罷歸利川農(nóng)舍。 經(jīng)綸有宿債,丘壑良非快。 航海路更長(zhǎng),崎嶇慎行邁。 底事愛樓居,樓居自堪愛。 千峰翠若環(huán),不斷雕欄外。 偶踏長(zhǎng)春堤,涼風(fēng)吹解帶。 班荊數(shù)過帆,沙鳥飛云外。 幽蘭在空谷,不采亦何害。 只自長(zhǎng)春風(fēng),馨香期遠(yuǎn)大。 青春三月時(shí),不貴花如海。 愛此風(fēng)霜中,馨香未曾改。 高張紫錦屏,繞以青羅帶。 時(shí)有玉簫聲,飛來縹緲外。 六國(guó)不帝秦,賴有布衣在。 懷古獨(dú)登臺(tái),斜陽滿東海。 林風(fēng)吹月上,下有涓涓瀨。 何處覓知音,知音不在外。 千株萬株柳,夾浦濃于黛。 忽度一聲鶯,濛濛煙雨外。 蛛溺殺蜈蚣,蝍蛆乃甘帶。 可憐世網(wǎng)中,毒者不相貸。 尺圖縮萬山,方寸攢千靄。 久視忽逾遙,去人萬里外。 菱船易損菱,更喚菱缸載。 湖上一缸盈,湖邊數(shù)箄賣(湖上賣菱以箄計(jì)。)。 江闊獨(dú)歸舟,阿誰此中載。 招招磯上人,日暮如相待。 燈光匝岸明,倒影涵珠彩。 有客峭帆來,疑臨星宿海(同治《大埔縣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