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試行稿)

韻字 五絶 383七絶 3671五律 850七律 1209五排 10七排 1 2009四言 73六言 181古體 24310樂府 172 13 122 141辭賦 5琴操 1 32其他 197聯(lián) 216
共1209,分39頁顯示  上一頁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頁
(續(xù)上)
程敏政 1445 - 1499 六首
程通 1364 - 1403 二首
符錫 一首
羅亨信 1377 - 1457 一首
羅洪先 1504 - 1564 一首
羅榮 一首
聶大年 1402 - 1456 一首
胡應麟 1551 - 1602 三首
蘇世讓 1486 - 1562 三首
蘇景元 一首
蘇民懷 一首
蘇葵 1450 - 1509 三首
董傳策 1530 - 1579 一首
董紀 一首
薛瑄 1392 - 1464 一首
虞堪 二首
袁中道 1570 - 1623 一首
袁衷 一首
五湖東半落楓橋,隱若晴虹破寂寥。
漫漫芙蓉難識路,陰陰楊柳乍通潮。
分披野色尋幽慣,倚徙江天入望遙。
想去樂丘應不遠,過從時復見漁樵。
曉承天語下丹霄,周室班封四牡勞。
同姓地分南岳重,殊方人仰北辰高。
朝廷近侍傳司璽,江漢風流擁使旄。
預想過家歸路便,朱門喬木映宮袍。
冒險乘輿度嶺腰,石苔青遍雨蕭蕭。
野人笑我游何健,客子憑誰酒易消。
鳥外云深唯見塔,鷗邊溪漲欲平橋。
望中似覺山容喜,知有新篇慰寂寥。
紫鳳銜書下九霄,君王還念舊宮僚。
春回大地陽初動,日轉陰崖雪盡消。
犬馬有情終戀主,山林無分又趨朝。
旁人欲問酬恩事,洛黨塵編未寂寥。
與曹良金吉士 明 · 程敏政
七言律詩
良金吉士能背誦洪范君奭終篇一字不遺喜而有感因賦一律時弘治甲寅八月廿八日
永日吾伊不憚勞,篇篇成誦愛吾曹。
九疇一序皇猷遠,二相同心圣見高。
孔壁有靈開治本,考亭無斁仰人豪。
閒拋歲月成何事,三嗅蕓香感二毛。
送武康郭令 明 · 程敏政
七言律詩
番禺郭君自德興移令武康考績上京師予族人文邦客其邑以嘗受其惠丐一言為贈且予素聞郭君之賢而不及識也輒為賦此情見乎辭
武康賢令數時髦,坐理朱弦不種桃。
六事屢當旌異選,三年何止簿書勞。
縉紳有待推華轂,父老無煩擁畫橈。
竹馬況聞先業(yè)在,看君名跡重銓曹。
敬和留別詩韻其三 明 · 程通
七言律詩
祖道宏開氈帳高,當筵舉盞醉葡萄。
日輝棣萼霞舒錦,風捲楊花雪點袍。
分手河梁猶駐馬,馳心關樹劇懸旄。
閭山徐水無多遠,來往寧辭從者勞。
元宵 明 · 程通
七言律詩
云凈天空月正高,迢迢良夜遇元宵。
蓬萊五鳳盤雙闕,瀛海三山駕六鰲。
紫陌香塵隨寶馬,玉樓美酒換金貂。
太平樂事知無外,但恨樗材答圣朝。
寄贈東園壽七十 明 · 符錫
七言律詩
① 次兒省柔令弟冬官婿也兄弟無子各繼一嗣故云
仙翁遁跡遠林皋,稀壽何嫌擁布袍。
別后酒腸應未減,寄將詩興倍能高。
枝連桂子親何間,歲入秋田養(yǎng)不勞。
羈宦獨慚空注想,慶筵觴祝付兒曹。
灞橋詩思 明 · 羅亨信
七言律詩
同云密布雪花飄,策杖殷勤過灞橋。
得句也知肩屢聳,成章應覺興偏饒。
不才自信明君棄,多病寧煩故友招。
太守亭中留偉貌,至今名譽尚遙遙。
云霞東望數峰高,海上何年熟碧桃。
卻憶含香趨帝闕,早從止輦見人豪。
青原對雨春風暮,雪浪驚秋夜夢勞。
處處詠歸童冠侶,興來且莫賦離騷。
白羊城堡枕關腰,上谷春風凍未消。
薄□五更侵土炕,殘澌二月下山橋。
老僧肅客焚香迓,稚子烹茶掃葉燒。
大覺以南皆賜寺,宦游應喜避塵囂。
過德清懷趙子昂 明 · 聶大年
七言律詩
宋朝冠蓋多陵寢,尚憶王孫玉雪標。
何處野煙生筆冢,一溪春水長蘭苕。
烏絲小楷俱零落,大雅遺音久寂寥。
莫向吳中歌此曲,水晶宮殿冷蕭蕭。
廿載馳驅岳牧勞,懸車蹤跡且漁樵。
家傳楚客青云舊,洞訝秦人白日遙。
伯玉詩名元四海,孔璋文譽已三朝。
猶聞昨夜麻姑信,書到潯陽正落潮(玉叔家近武陵)。
婺水分符接畫橈,聲名八詠共岧峣。
縱橫彩筆留三洞,燦爛雙旌駐六橋。
擁霧薇花燕闕近,參天棠樹越城遙。
酬知未和休文曲,獨把干將劍色搖。
少日風霜墮彩毫,中年日月厭青袍。
紅顏意氣消雞肋,白發(fā)心期付蟹螯。
作賦中山酬薏苡,飛書西域問蒲萄。
天津橋北糟丘近,試覓青蓮望海濤。
廣寧館 明 · 蘇世讓
七言律詩
廣寧行館郁岧峣,稅卻玄菟使者軺。
御史慇勤遺硯紙,太監(jiān)珍重送香醪。
窮途得此偏多感,旅況逢場亦不聊。
排闥聚觀人又散,黃昏獨坐轉寥寥。
⑴ 御史王潮。惠紙墨。太監(jiān)王淳。送酒故云爾。
中山鋪后嶺 明 · 蘇世讓
七言律詩
迢迢嶺路此差高,跋馬登臨氣勢豪。
北望胡山濃翠黛,南瞻滄海壯洪濤。
異鄉(xiāng)風物堪乘興,王事驅馳敢怨勞。
怊悵一春今又半,青銅唯覺換霜毛。
雨后澄江沒短橈,放舟流下不辭遙。
坡翁賦就名終在,袁紹杯深興未銷。
仙境清秋如有待,羽人明月欲相招。
他年此會須回首,細故侵尋兩鬢蕭。
一掃腥膻似燎毛,捷書頻奏詔頻褒。
漢兵總跨新降馬,蠻血從殷舊戰(zhàn)袍。
旗影夜翻瀘水凈,劍光寒射雪山高。
當今天子多神武,況有元臣熟豹韜。
秣陵秋思 明 · 蘇民懷
七言律詩
極目平蕪綠未凋,澹煙疏靄晚蕭蕭。
露華最愛翻梧影,霜意何妨到柳條。
兩岸砧聲楊子渡,片帆秋色廣陵潮。
庾樓莫更乘明月,惆悵風前弄玉簫(以上明張邦翼《嶺南文獻》卷二九)。
芙蓉花底望青霄,老鷸橫空彩鳳遙。
慵理槁梧翻舊譜,旋沽桑落試新瓢。
江門疊浪隨風滾,山外浮嵐向日消。
鶴背有人應是我,五云誰在莫招要。
常言靜者壽偏高,石枕藤床最不勞。
林下已聞凋玉樹,世間原未長蟠桃。
四方上下魂何在,萬物洪纖數莫逃。
休道巫咸招不得,想無遺恨戀東皋。
喜雨后乍涼 明 · 蘇葵
七言律詩
烈烈炎威半餉消,洗天須用瀉天瓢。
萬方盡享康侯樂,六幕俄除酷吏妖。
當午不煩勤羽扇,廣堂何羨得鮫綃。
陰陽默有乘除數,此日憑誰妙燮調。
烽煙淮海郁迢遙,千古書堂鎖寂寥。
炎徼自傷流寓客,清江猶跨海棠橋。
春深花鳥梅風細,秋老山川瘴氣高。
憶爾佛書真汗漫,醉鄉(xiāng)天地只飄蕭。
送蘇溫赴高州 明 · 董紀
七言律詩
天寒野曠叫?鸮,愁說高州去路遙。
章貢北來山抵浙,番禺南下水通韶。
風搖橄欖枝頭落,雨打桄榔樹葉凋。
他日歸來再相見,九峰買酒話今宵。
挽李處士 明 · 薛瑄
七言律詩
鶴去蕪城不可招,海天涼月夜蕭蕭。
誰從載酒尋山寺,無復攜筇過野橋。
黃發(fā)交游紛雨泣,白楊阡壟颯風飆。
賢郎驄馬推恩日,定有鸞封下九霄。
盈盈柳色動江皋,手挽長條照錦袍。
亂世總懷鄉(xiāng)土計,還家寧憚路程勞。
桃花流水心何競,華頂峰尖首謾搔。
竊莫西湖戀光景,槎回南斗滯秋高。
用先叔祖韻壽薛鶴齋道人 元末明初 · 虞堪
七言律詩
近以兵避海上會鶴齋真人于練川語及舊游皆如夢寐因誦先叔祖太史文靖公詩乃為真人九月一日生朝賦也今俱客于此復逢此日而誦此詩感懷今昔三十年矣于是堪不敢無述謹用韻以為壽云
練海秋風若捲濤,遼天得與鶴同遨。
人間不老三花樹,天上初分五色桃。
甲子每書聊自記,姓名千載復誰逃。
等閒談笑重陽近,又向樽前一舉螯。
附:薛毅夫作
青城文思涌波濤,子復長吟海上遨。瞻望白云歌伐木,記從瑤水得馀桃。百年風雅誰能繼,萬里煙塵共此逃。不是菊花知節(jié)序,一杯負卻蟹雙螯。
清談閑送可憐宵,竹戶斜通宛轉橋。
白水青林秋澹澹,好風涼月夜蕭蕭。
貧來冶客傷時序,老去詩人怨寂寥。
驚鳥不鳴更漏靜,如聞銀浦弄輕潮。
親舍南天萬里遙,客程今夜宿云霄。
霜林殘葉空零落,孤館寒燈漫寂寥。
聽雁欲題紅錦字,聞雞還憶紫宸朝。
明朝匹馬潮陽道,吟過韓江十二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