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試行稿)

韻字 五絶 383七絶 3671五律 850七律 1209五排 10七排 1 2009四言 73六言 181古體 24310樂府 172 13 122 141辭賦 5琴操 1 32其他 197聯(lián) 216
共1209,分39頁顯示  上一頁  18  19  20  21  22  24  25  26  27 下一頁
(續(xù)上)
鄧林 一首
鄧炳 1466 - 1555 一首
鄧雅 一首
鄔佐卿 一首
鄭亮 1405 - ? 一首
鄭關 一首
鄭善夫 1485 - 1523 三首
鄭士龍 四首
鄭文康 1413 - 1465 一首
鄭珞 一首
鄭真 三首
鄭蘊 1569 - 1641 一首
鄭鵬 二首
郭之奇 1607 - 1662 一首
釋今邡 一首
釋函可 1611 - 1659 二首
釋函是 1608 - 1686 二首
金克成 1474 - 1540 一首
金孝元 1532 - 1590 一首
金安老 一首
金宗直 1431 - 1492 一首
獻陵陪祀 明 · 鄧林
七言律詩
清溪百尺玉為橋,橋下行行輦路遙。
天設山河多壯麗,宸游宮闕更岧峣。
丕承正擬尊周武,遐壽徒聞祝帝堯。
落盡微臣哀痛淚,西風松柏雨瀟瀟。
火輪烜赫自清朝,步卒如林不御軺。
瘴癘氣蒸陽月盛,敵巢西去洞天遙。
荒池無水梅消渴,鳥道兼程草沒腰。
沖冒炎威知最苦,竹林流汗透輕蕉。
送艾錄事元暉赴召 元末明初 · 鄧雅
七言律詩
玉笥山中采藥苗,金陵臺上有書招。
夷齊守義慚周粟,賈董懷才入漢朝。
雁背冷云天漠漠,馬頭荒草路迢迢。
不知鳳去曾回否,洗耳高臺聽九韶。
西津別妓 明 · 鄔佐卿
七言律詩
立馬江皋問暮潮,片帆西上路迢迢。
人將碧草新晴去,魂對青山暮雨銷。
云色自依桃葉渡,月明凄斷鳳凰簫。
樓頭濁酒春堪醉,還訪秦淮舊板橋。
仙子承恩下赤霄,香風送上木蘭橈。
五云光動黃金榜,雙鳳聲和碧玉簫。
石洞蟠桃開作錦,銀河靈鵲駕成橋。
歸來莫戀春容好,整佩應期共早朝。
挽任本達 明 · 鄭關
七言律詩
陸沈誰道圣明朝,老向窮途怨未消。
荒冢已無行客吊,詩魂徒有故人招。
臨風倚劍腸堪斷,月落空梁夢漸遙。
從此不須頻北望,嶺猿江樹日瀟瀟。
曉入左掖 明 · 鄭善夫
七言律詩
禁城萬木下蕭蕭,海霧陰連金水橋。
七廟衣裳還紫氣,九重宮闕自丹霄。
喜聞行部風云陣,轉憶先皇鹓鷺朝。
海內何人憂社稷,邇來賢士困漁樵。
秋日病懷 明 · 鄭善夫
七言律詩
南州木落歲蕭蕭,薊野風煙萬里遙。
病后客心惟藥物,秋來人意滿云霄。
平沙雁帶三湘雨,橫浦帆歸八月潮。
搖落應悲楚公子,不將舊業(yè)付漁樵。
湖上清霜凈柳條,南天九月氣蕭蕭。
歲寒蘭芷將無變,日暮豺狼迥自驕。
三輔尚淹王景略,北庭終數(shù)霍嫖姚。
風煙著處堪疏闊,白水青山每見招。
三河早發(fā) 明 · 鄭士龍
七言律詩
打包更箭尚傳譙,行近神京馬亦驕。
木稼滿郊愁見晛,河膠斷渡喜逢橋。
威儀剋日欣瞻漢,夢寐頻宵苦渡遼。
歷聘豈方蘇季子,只修邦命覲天標。
通化院午憩 明 · 鄭士龍
七言律詩
野色蒼蒼入望遙,偶逢供帳引星軺。
秋山近路如相媚,寒水無風亦自搖。
萬里南征文藻短,幾時東首馬行驕。
泰封割據(jù)遺墟邇,流峙環(huán)朝氣象饒(泰封。弓裔國號。)
佳氣蔥蘢象魏高,日華浮動翠云袍。
曾叨鹓列貞初復,又見需恩饋四牢。
虎豹守嚴猶慣面,衣冠肩比不分曹。
恍疑天闕移方尺,最賞良工用意勞。
皋莊言志 明 · 鄭士龍
七言律詩
俶事西疇樂事饒,意行陂隴點春苗。
晴舒雁陣來江浦,暖動漁罾過野橋。
筋力要人存晚計,行藏隨分謝熙朝。
東華咫尺衡門在,陶遣殘生任寂寥。
贈道者 明 · 鄭文康
七言律詩
曾向仙壇赴遠招,手持符箓下云霄。
誰人葉縣雙飛舄,何處秦樓一段簫。
壚鼎有丹傳弟子,江湖無路覓松喬。
從君愿借降魔劍,斬盡花間月下妖。
注:有道者作符篆頗有小驗因言飛升有術予笑而不答愚意王喬蕭史等事文勝質史家常態(tài)雖言不與合亦索吾詩詩中曰誰人曰何處曰無路皆寓恐無是也之意
錢塘懷古 明 · 鄭珞
七言律詩
雙龍北去歸遼海,匹馬南來嘆寂寥。
一代興亡吳苑月,千年感慨浙江潮。
岳王墓上松聲慘,伍子祠前劍氣消。
游女不知行客恨,夜深湖上更吹簫。
麥秋 明 · 鄭真
七言律詩
天闊黃云望眼遙,凄凄隴畝颯風飆。
炎州四月皆蕭爽,樂歲千家未寂寥。
庖爨炊香煙渺渺,硙床傳響雪飄飄。
不須為作清商調,自有堯民擊壤謠。
送岱山書院陸山長 明 · 鄭真
七言律詩
盛時文治似唐堯,庠序煌煌碧海遙。
藩省故人多薦列,瀛洲仙子共招邀。
沙田如草秋無雨,咸地浮花夜上潮。
講道從容云榻靜,閑將風物寄清謠。
送蔡復原之京 明 · 鄭真
七言律詩
曾從樞府事先朝,淮上移家歲月遙。
編簡每隨同志樂,弓旌今受大夫招。
紅門曉色開天陛,金水春寒控御橋。
吏部奏名除目定,衣冠入覲仰唐堯。
謝圣求送秋露 明末清初 · 鄭蘊
七言律詩
湖海蒼茫一葉飄,平生志氣已全凋。
長卿病渴喉將裂,子美沈年肺欲焦。
多謝故人情繾綣,遠分芝露慰蕭條。
居然手腳輕如旋,不向神山索藥苗。
過常山示兒輩 明 · 鄭鵬
七言律詩
蝸角蠅頭底事勞,高牙大纛愧英豪。
敝裘慣被青山笑,破帽頻將白發(fā)搔。
忽見梅花驚歲暮,強斟竹葉借顏醄。
不才棄置應吾分,出處方將戒爾曹。
雨坐 明 · 鄭鵬
七言律詩
元宵才過又花朝,美好光陰孟浪消。
屈指兼旬疏酒盞,苦心臨水送詩瓢。
簡編相與權支遣,風雨生增更寂寥。
小大乾坤咸自適,鹍鵬何必哂鷦鷯。
路入青山興已遙,斜陽古道倍蕭蕭。
歸巢夕鳥微妨靜,咽露初蟬不避囂。
乍見秋容惟月樹,復聞澗響促星軺。
云林正得幽人意,何事王孫費隱招。
旅況蕭條對野蒿,方袍籜弁喜相遭。
井桐欲墮清秋近,麈尾閒搖緒論高。
六代樓臺多感慨,三山煙雨重揮毫。
從來海內知名士,一見閒僧賦興豪。
按:李君明整理
⑴ 以上清徐作霖、黃蠡《海云禪藻集》卷二
寄澹心 明末清初 · 釋函可
七言律詩
木佛寒邊尚未燒,黔王宅畔夢相招。
抬眸直可爍千界,揮藻真堪賤六朝。
碎卻青衫天地裂,收回殘魄日星昭。
鐵函珍重休沉井,那見黃塵徹底飄。
買老馬二首 其一 明末清初 · 釋函可
七言律詩
歷盡崎嶇意不驕,崚嶒瘦骨自前朝。
悲嘶曉月連孤磬,徐踏山花過短橋。
齒長更無煩玉勒,囊空猶未撇詩瓢。
誰言志在仍千里,伏櫪還堪伴寂寥。
贈阮若生 明末清初 · 釋函是
七言律詩
閱遍興亡一布袍,早傳名字到蓬蒿。
心同野鶴青冥近,身傍云庵白社勞。
賣藥韓康疑市隱,栽松道者愛年高。
投閒豈為田園樂,止酒尋僧不姓陶。
鳳池幾歲絲綸貴,空谷頻年金玉遙。
坐斷寒云歸紫壑,望窮明月上青霄。
公車過處猿偏切,廟算閒時雪未消。
欲寄宋曹逢解袂,離歌一曲起漁樵(程曾為中書,故有起句。)。
次崔公瑞世珍韻 明 · 金克成
七言律詩
夜尋黃鶴臥云皋,十里鳴泉枕上號。
風露衣沾仙夢覺,山河影倒月輪高。
愁來白發(fā)添新個,何處青簾典弊袍。
惆悵別時今記憶,胸中留恨亂如毛。
穿林攀磴瘦筇驕,路入云霞一線遙。
寂寞南明尋古寺,蕭條普濟送涼宵。
連山宿霧成朝雨,接海長煙漾晚潮。
誰識此間無限意,同來智眼興偏饒。
即成 明 · 金安老
七言律詩
謫臥湖山豈是高,浮名猶自付秋毫。
身蒙霧瘴顏為墨(孟子面深墨之墨也。),意放乾坤氣得豪。
春事亂抽溪岸草,漁人閑試雪江篙。
平生冷笑修玄者,嘲解紛紛秪見勞。
⑴ 楊子云平生草玄守寂。而猶有止于解嘲。嘲不可解而秪紛紛。徒自勞也。
鹓鷺紛紛集百僚,賀儀從古亞元朝。
灰飛緹室黃鐘動,日麗金鋪翠扇搖。
長樂萱芽催暖律,觀臺云氣徹清霄。
微臣有分沾零露,多壽多男效祝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