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607,分182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唐 元稹 779 - 831 八首劉禹錫 772 - 842 三首劉長卿 ? - 790 二首張祜 791 - 852 二首李商隱 813 - 858 八首李白 701 - 762 一首李益 748 - 829 一首杜牧 803 - 852 七首 | 君詩昨日到通州,萬里知君一夢劉。 閑坐思量小來事,秪應元是夢中游。 ⑴ 秖:同“祇”,僅。元:本來,原來,后作原。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三二:“元者,本也。本官曰元官,本籍曰元籍,本來曰元來。唐宋人多此語,后人以‘原’字代之。” 老來東郡復西州,行處生塵為喪劉。 縱使劉君魂魄在,也應至死不同游。 ⑴ 東郡:指江州,白居易元和十年被貶此處。西州:指通州,元稹元和十年被貶此處。 春來饒夢慵朝起,不看千官擁御樓。 卻著閑行是忙事,數(shù)人同傍曲江頭。 夢君同繞曲江頭,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馬,忽驚身在古梁州。 洛陽晝夜無車馬,漫掛紅紗滿樹頭。 見說平時燈影里,玄宗潛伴太真游。 一世營營死是休,生前無事定無由。 不知山下東流水,何事長須日夜流。 何事相逢翻有淚,念君緣我到通州。 留君剩住君須住,我不自由君自由。 萬里尚能來遠道,一程那忍便分頭。 鳥籠猿檻君應會,十步向前非我州。 新妝面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數(shù)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 謫在三湘最遠州,邊鴻不到水南流。 如今暫寄樽前笑,明日辭君步步愁。 東城南陌昔同游,坐上無人第二流。 屈指如今已零落,且須歡喜作鄰州。 漢庭初拜建安侯,天子臨軒寄所憂。 從此向南無限路,雙旌已去水悠悠。 南楚迢迢通漢口,西江淼淼去揚州。 春風已遣歸心促,縱復芳菲不可留。 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州。 萬樹垂楊拂御溝,溶溶漾漾繞神州。 都緣濟物心無阻,從此恩波處處流。 欲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陽樓。 可憐萬里堪乘興,枉是蛟龍解覆舟。 潘岳無妻客為愁,新人來坐舊妝樓。 春風猶自疑聯(lián)句,雪絮相和飛不休。 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 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 嘉陵江水此東流,望喜樓中憶閬州。 若到閬中還赴海,閬州應更有高樓。 君恩如水向東流,得寵憂移失寵愁。 莫向尊前奏花落,涼風只在殿西頭。 山上離宮宮上樓,樓前宮畔暮江流。 楚天長短黃昏雨,宋玉無愁亦自愁。 花明柳暗繞天愁,上盡重城更上樓。 欲問孤鴻向何處,不知身世自悠悠。 姮娥搗藥無時已,玉女投壺未肯休。 何日桑田俱變了,不教伊水向東流。 秦開蜀道置金牛,漢水元通星漢流。 天子一行遺圣跡,錦城長作帝王州。 柳花飛入正行舟,臥引菱花信碧流。 聞道風光滿揚子,天晴共上望鄉(xiāng)樓。 十載飄然繩檢外,樽前自獻自為酬。 秋山春雨閑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 倚溪侵嶺多高樹,誇酒書旗有小樓。 驚起鴛鴦豈無恨,一雙飛去卻回頭。 呂氏強梁嗣子柔,我于天性豈恩讎。 南軍不袒左邊袖,四老安劉是滅劉。 江南為客正悲秋,更送吾師古渡頭。 惆悵不同塵土別,水云蹤跡去悠悠。 黑山南面更無州,馬放平沙夜不收。 風送孤城臨晚角,一聲聲入客心愁。 青冢前頭隴水流,燕支山上暮云秋。 蛾眉一墜窮泉路,夜夜孤魂月下愁。 朵朵精神葉葉柔,雨晴香拂醉人頭。 石家錦幛依然在,閑倚狂風夜不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