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試行稿)

韻字 五絶 1816七絶 14860五律 4087七律 4467五排 45七排 1 4535四言 480六言 700古體 106232樂府 585 109 832 215辭賦 54琴操 8 191其他 1033聯(lián) 1226
共832,分20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續(xù)上)
化禪師 一首
吳恂 一首
孫覿 1081 - 1169 一首
戴道純 一首
樓鑰 1137 - 1213 二首
知和庵主 ? - 1125 一首
舜禪師 一首
計(jì)法真 1077 - 1156 一首
諸葛賡 993 - 1077 一首
賈似道 1213 - 1275 一首
趙炅 939 - 997 一首
釋義青 1032 - 1083 十九首
宋 · 化禪師
翠竹黃花非外境,白云明月露全真。
頭頭盡是吾家物,信手拈來不是塵(《五燈會元》卷一七)。
廬峰居士舊門人,邈得師真的的親。
大地撮來成個(gè)眼,翻騰別是一般新。
⑴ 宋曉瑩《羅湖野錄》卷三 《羅湖野錄》:吳恂,以元豐元年任豫章法曹,時(shí)郡帥王觀文韶迎晦堂和尚入城,館于大梵院而咨心要,吳亦往參扣?!碎啞秱鳠翡洝罚痢班囯[峰倒卓而化,其衣順體不褪”,深以為疑,……復(fù)趨晦堂而問之,晦堂笑曰:“公今侍立,是順耶?是逆耶?”吳曰:“是順。”晦堂曰:“還疑否?”吳曰:“不疑?!被尢迷唬骸白约炔灰?,何疑于彼?”吳于言下大徹。嘗作二偈題于晦堂云云。
月標(biāo)指上自見,珠系衣中可尋。
卷去與人遮眼,卻來問佛徵心。
杳冥源底全機(jī)處,一片心花露印紋。
知是幾生曾供養(yǎng),時(shí)時(shí)微笑動香云(《五燈會元》卷一八)
莫把資深兩處尋,此心心外更無心。
道人欲問資深話,自得元無古與今。
按:《攻愧集》卷八一。
紹興二十四年,伯父帥維揚(yáng),時(shí)在郡齋見所與心聞一偈。慶元六年,昕老示及真跡,恍如隔世,敬次舊韻。
法器何妨待晚成,一朝點(diǎn)鐵便成金。
拽開鼻孔力無限,坐斷舌頭功更深。
揚(yáng)子江頭言在耳,靈山會上笑傳心。
自憐鈍置無香氣,四十年來只似今。
按:《攻愧集》卷八一。
北宋 · 知和庵主
竹筧二三升野水,松窗七五片閑云。
道人活計(jì)祇如此,留與人間作見聞(宋普濟(jì)《五燈會元》卷一八)
無端被譖枉遭迍,卷載有馀作俗人。
今日再歸三峽寺,幾多道好幾多嗔。
終日看經(jīng)文,如逢舊識人。
莫言頻有礙,一舉一回新(《五燈會元》卷二○)
北宋 · 諸葛賡
① 按:《曲阿詩綜》卷六題作臨終,并有注云,君俞年八十有五,無疾而卒,卒之日,大書于壁云云。
上天下地極高深,幻化無蹤何處尋。
山靜白云歸洞口,水清明月落波心(宋《京口耆舊傳》卷三)。
靈山一別幾經(jīng)春,今日重來喜見君。
佛法一肩擔(dān)荷卻,黃鶴樓前第一尊(同上書卷七八)。
會解垂要理,真詮羨非深。
意大誰教指,因緣善歸心。
⑴ 原注:佛垂至教,要利群生。演大義之甚深,普令悟解;顯二邊之非理,契會真常。
⑵ 原注:賢愚雖異,皆羨真詮。智若非深,豈能達(dá)解。
⑶ 原注:教旨廣太,意趣難思。唯獨(dú)如來,誰能指示。
⑷ 原注:如來指因緣之道,應(yīng)群機(jī)渴仰之心。令歸十善之門,漸契一乘之理。
無見頂露云攢急(原注:覷著即瞎。),劫外靈枝不帶春(原注:三光不照處,別有好思量。)。
那邊不坐空王殿(原注:無漏國中留小住。),爭肯耘田向日輪(原注:月華影里見應(yīng)難。)
泛舟駕崄三十春(原注:不入驚人浪,難逢稱意魚。),擊處竿頭活死人(原注:老作家手段終別。)。
夾嶺桂分千古韻(原注:遠(yuǎn)近皆聞。),朗江山翠萬重新(原注:觀之不足。)。
古源無水月何生(原注:靈光獨(dú)耀,迥脫根塵。),滿岸西流一派分(原注:盡從這里流出。)。
蔥嶺罷詢熊耳夢(原注:莫寐語。),雪庭休話少林春(原注:誰敢多言恃語。)。
荊山美玉卞人尋(原注:還具眼么。),至寶無瑕絕見因(原注:誰敢正覷)。
鐵牛帶子踏滄海(原注:非思量處。),撞月石龜長羽鱗(原注:識情離測。)。
石龜語話是誰聞(原注:徒勞側(cè)耳。),無耳髑髏夜聽深(原注:不得妄傅消息。)。
天曉便藏?zé)o影樹(原注:根非生下土。),太陽雖照不能尋(原注:葉不墜秋風(fēng)。)。
苔殿重重紫氣深,星分辰位正乾坤。
金輪不御閻浮境(原注:敕遍天下,王不流行。),豈并諸侯寶印尊
⑴ 原注:寶香風(fēng)燭煙云合,寂寂簾垂不露顏。
⑵ 原注:秋清月轉(zhuǎn)霜輪,河淡斗垂夜柄。
⑶ 原注:蒞政既彰傳國璽,非同封贈假齊王。
古巖月色鎖重云(原注:顯而不露。),枯木迎芳曉帶春(原注:隱而彌彰。)
昨夜星河轉(zhuǎn)南斗(原注:急著眼看。),金鳥隨鳳過天輪(原注:好客無疏伴。)。
碧岫峰頭借問人(原注:步步登高易,心心放下難。),指山窮處未安身(原注:坐著即不可。)
雖然免得重陽令(原注:眼中撥去黃金屑。),爭似靈苗不犯春(原注:鐵樹花開色更鮮。)
一句稱提萬象分(原注:大小明白。),摩竭空自掩重門(原注:莫涉思惟。)。
當(dāng)初衲子微開眼(原注:悔之不及。),插箸爐邊當(dāng)火焚(原注:照顧眉毛。)。
按:以上元《林泉老人評唱投子青和尚頌古空谷集》卷三
雪嶠層層翠鎖深(原注:蛇鉆不入。),風(fēng)生寒岫結(jié)重云(原注:仰望不及。)。
夜來丹鳳沖霄漢(原注:沒蹤跡,斷消息。),聽曉樵人逐雁群(原注:一句無私語,千山走衲僧。)。
親切曾伸問老翁(原注:敏而好學(xué)。),東山歌唱北山吟(原注:拍拍是令。)。
弄潮須是江吳客(原注:隔行是利。),別語還他漢地人(原注:理長即就。)。
未語難明迷悟情(原注:勘破了也。),發(fā)言方表赤心人(原注:少賣弄。)
只知進(jìn)步求名玉(原注:轉(zhuǎn)急轉(zhuǎn)運(yùn)。),爭信靈苗不受春(原注:虛勞心力。)。
等閑不語未逢人(原注:知音者少。),語便傷直似太親(原注:老婆心切。)
不顧火中鸞鳳息(原注:枉費(fèi)神詞。),驚他石虎暗生嗔(原注:不勞怯懼。)
六耳同謀事可成(原注:少賣弄。),直言方表赤心人(原注:且信一半。)。
室中燈焰誰來撥(原注:投子??。),白發(fā)童兒兩鬢新(原注:罕見罕聞。)。
金輪微動吼乾坤(原注:驚天動地。),稍逆金軀草臥身(原注;國有不犯之令。)。
更欲發(fā)言來擬問(原注:合取狗口。),悲風(fēng)吹盡四絕鄰(原注:不勝傷感。)
野火燒時(shí)越轉(zhuǎn)新(原注:是真難滅。),至今煙焰雨難霖(原注:豈容近傍。)。
旱地紅蓮遮日月(原注,不藉三光勢。),無根樹長翠成陰(原注:能分萬國春。)。
溈山問處少知音(原注:人不得貌相,海不得斗量。),插地酬時(shí)佛祖沉。
踏倒玄沙傍不肯(原注:見義不為無勇也。),免教蒼翠帶春深(原注:懊惱阇黎齋后鐘。)。
⑴ 原注: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為觀自在。
靈龜未兆無兇吉(原注:寂然不動。),變動臨時(shí)在卜人(原注,感而遂通。)
路頭問破誰人委(原注:趟州??。),王老東村努目嗔(原注:干你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