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選項(xiàng)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辭賦
苦寒賦 清末民國初 · 金允植
① 庚辛壬間。祁寒春雷赤眚。皆咎徵也。為作三災(zāi)賦。其應(yīng)在一紀(jì)后。壬午甲申之變。赤眚賦不錄。
噫,凜戾乎玄冥之為虐也,凌微陽之蠖濩。
隔穹隤而弗交,郁慘黷而閉塞。
芒選懦而授柄,奄踰時(shí)而播毒。
爾乃傏突作威,恣睢憑陵。
彊梁奰赑,?冹凌兢。
濘凈栗淚,凍??冼凝。
慘刻操切,急如糾繩。
若其所為使者,窮奇鼓之以拉猋。
騰六助之以漉漉,奔輪???,漼溰泬漻。
積如京坻,饑不可療。
百卉僵摧,萬竅咆哮。
急瀨凝斷,峛崺頭童。
地裂木枯,野荒途窮。
其觸于人也,如攢槊叢鏑,刻膚透髓。
舌強(qiáng)鼽鼻,血凍墮指。
戰(zhàn)栗無汗,齽齘齒毀。
譬如張趙鍊獄,來索羅織。
死豬宿囚,突地定脈。
又如蠆盆納蛆,辛螫集肌。
叫呼宛轉(zhuǎn),四顧靡依。
昂視則羲和凔涼而失馭,纖阿???而攢眉。
蒼龍囷蠢而頭縮,長離毾?而垂翅。
河鼓皴皴而棄箱,天孫跂坐而拋機(jī)。
云慘慘而無光,夜漫漫而未涯。
頫視則嵬藟復(fù)陸,蕩蕩寥廓。
混沌不起,七竅皆塞。
燭龍長吸,冰玄潛蓄。
巫彭操藥而噤?,常羲振浴而瘆凜。
凡山林藪澤飛潛蚑蠕之屬,喑默????懾居聚族。
艽莦累藉,嗛嗉枵空。
蛟螭殫于淵底,虎豹僵于穴中。
閔馬牛之殰墮,傷壞蟄之閉窮。
莫不圉圉如癡,??如憊。
挺挺如臘,磔磔如猬。
乃至崇岡揭丈尋之材,重泉多夭句之萌。
瓶瓽無水而忽破,金鐵不觸而自鳴。
訝冰酒于窗甕,驚絕弦于匣琴。
物猶如此,人何以堪。
至若氍毹復(fù)帳,煖閣邃檐。
燒燭圍爐,斟熱齧甘。
猶患夫熾獸炭如潑水,擁鹔鹴如刀鐮。
蠻袖凄而蹣珊,薛喉澀而攝鉗。
乍罷歡而撤娛,逝懭悢而傷心。
況乃酸儒窮畯,薦被漏屋。
衣無奇溫,甑塵滿匊。
頷顑波吒,?蹲龜伏。
負(fù)暾不溫,?殑曲局。
寔文字之無救,顧婦子而慚恧。
又有矜寡煢獨(dú),傴躄尪羸。
顛連無告,逢此酷罹。
靡有穹蒼之念,詎望咎刻之緩。
邾廢爐而靡悔,讓吞炭而無慍。
羨燈蛾之樂死,悲干雀之痯痯。
哀彼命之不終,盡不系乎修短。
原夫恒寒之異,京傅攸著。
崇罰峻罔,侮敵輕慮。
聞善不予,道人始去。
諒一氣之相感,類鐘應(yīng)于山崩。
念晟化之方淑,夫何致此咎徵。
瓊樓嵬而蕭瑟,豈無感乎淵衷。
莊當(dāng)戶而賑寒,景罷臺而恤窮。
惟文武之張弛,仰參育之神功。
疇將吹乎黍律,挽國風(fēng)于沖融。

春雷賦 清末民國初 · 金允植
① 壬申二月十八日。時(shí)春分已過。而寒事猶健。是日大雷忽作。霆擊甚多。
閱大冬之祈寒,頑陰痼而久留。
疑四陽之不振,喜聞蛙于西疇。
何豐隆之遽發(fā),盡溽暑之所無。
乍隱隱于山頭,繼砊磕于云衢。
于是噬嗑列缺,?磹煜爚。
爇云燒空,矆睒閃爍。
火道飛掣,疾聲輒作。
訇磤軯隆,拉擸揮攉。
東西并驅(qū),南北交錯。
其始起則濞然如淮堰之大決,沛然如呂梁之直瀉。
翛然如蔽天之翮,骉然如赴陣之馬。
忽奔騰而磅硠,旋脅鬩而喑啞。
轟崩塌而響喨,聲撼岳而震瓦。
蒲牢吼于云間,乖龍伏于林下。
玉女倚壺而掩目,阿香附車而股栗。
爾乃奮其斧楔,縱橫亂出。
過之則灰燼,觸之則糜滅。
或懲夷廟之隱慝,或碎黨碑之奸筆。
人畜之無辜而或遭焚燬,草木之無情而或見摧折。
方蓄怒而思逞,又安有玉石之別哉。
當(dāng)是時(shí)也,天無定色,瓜分幅裂。
地?zé)o定居,震蕩臲??。
山川失所,沸騰崩崒。
鳥窮獸挺,竄屏惕怵。
百鬼怔營,鯨鯢奔突。
已復(fù)咆勃哮赫,騞砉票疾。
淹恚滯怒,移時(shí)不歇。
耳不及掩,喘不及息。
莊士失其矩步,梟雄為之撤食。
道和投鋤而喪膽,夏侯抱柱而失色。
狂夫數(shù)愆而瞿瞿,婦孺穿壁而扶服。
茍非服橐??之毛,佩四照之谷。
加之以重華之盛德,安能遇此而不喪惑也。
噫嘻異哉,粵自蚩尤逆命,軒轅造兵。
折沖威敵之具,日新月生。
未有如近世大炮之烈且轟者也,夫何天未懲禍,反效其聲。
來動君子之國,故驚于于之氓。
蓋嘗聞雷之為象也,在易著經(jīng)綸之占,董子稱號令之意。
警偷惰之茍心,斷猶豫之大事。
坯蟲于是乎啟戶,句萌因玆而出地。
其亦以威克而能自濟(jì)者乎,矧玆積陰奪序。
盤據(jù)隔塞,陽壯欲出。
陰拒愈力,所以勃郁憤戾抵冒搏擊。
致兩斗而俱傷,失和平之恒德。
戒之戒之,惟爾下士蟣虱,不識不知。
畏天之威,各敬爾儀。
悚息鞠跽,俯伏思休。
大雨如注,霩然云收。

班固曰登高能賦??梢詾榇蠓颉Q愿形镌於?。材知深美。可與圖事。故作大夫也。如仆者羈孤負(fù)累之人。謏陋寡聞之士。何敢比蹤賢哲。玷污風(fēng)騷。徒以跡滯荒濱。時(shí)逢素節(jié)。悲秋臨水。不禁宋玉之懷。去國登樓。爰效仲宣之賦。是庸寓目崇阿。寄興禿穎。辭曰。
登蒙山之嵂屼兮,循沔州之古城。
攀磴道之犖確兮,躡浮云而捫星。
覽民堡之舊墟兮,環(huán)土阜而蟻封。
何昔日之搶攘兮,僻隅猶此罹鋒。
頫東南之大野兮,黃云翳而西成。
玆海堧之天府兮,寔弘濟(jì)于中京。
陟峨嵋之高巔兮,訪游仙之遺躅。
若羽化而遐舉兮,風(fēng)泠泠而襲掖。
精英郁其特秀兮,多佛崔而并隆。
割陰陽為昏曉兮,繄裂眥而蕩胸。
眾峛崺之奔騰兮,莫與汝乎爭雄。
曠無垠而四顧兮,接灝氣于太空。
杳吳門之匹練兮,悲牛山之落景。
征鴻之去無極兮,洲渚闊而天迥。
瞻彼水之滔滔兮,亦赴海而不休。
哀吾生之瓠系兮,羨浩蕩之波鷗。
望冠岳于云間兮,懷佳人于瓊樓。
緬城闕之參差兮,緯群龍之所經(jīng)。
道蕩蕩而無偏兮,徠八荒于庭衢。
升夔龍之濟(jì)濟(jì)兮,孰求庇乎民生。
紛騖列而競趨兮,路擊轂而如霆。
契寤嘆而永思兮,心結(jié)轖而迷酲。
羌搔首而問天兮,閶闔閉而路長。
窮夸父之逐日兮,知己力之不量。
回阮轍而尋徑兮,又蒿萊之滿目。
聊乘風(fēng)而翱翔兮,騁遐想于川陸。
攬時(shí)物之將變兮,蘭蕙萎于空谷。
慨少壯之不來兮,夫何為乎形役。
昔實(shí)兮之見放兮,矢長歌而自勞。
庾被譴于鵠島兮,猶上書而圖報(bào)。
身處窮而篤志兮,敉前修之卓識。
安素履而委命兮,庶憂悔之無積。
依山椒而發(fā)嘯兮,聲振越乎林薄。
愿從蘇門之真人兮,至道在于默默。

彼姝子兮在江之渚,芙蓉為裳兮蕙為佩。
亭亭玉立兮凝無語,恭執(zhí)槃匜兮婉而嫕。
澡身潔行兮儀不忒,心絕歆慕兮甘淡泊。
昔余負(fù)戾而出城兮,寓龍山之江閣。
服勤勞而周旋兮,繄虔共其朝夕。
經(jīng)長夏之霪霖兮,浪滔天而打屋。
云礬黑而風(fēng)嘯兮,野燐夕其閃爚。
守短檠而執(zhí)針兮,志專壹而無貳。
悶余心之戚戚兮,聊笑語而相慰。
迨余竄夫南服兮,繽倥傯而解攜。
謂玆行之不久兮,勿傷神而遽悲。
既經(jīng)時(shí)而歷歲兮,道更賒而便稀。
朝聞鵲而乍喜兮,夕聽雁而長唏。
嘆節(jié)序之易邁兮,含涕淚而寄衣。
容光瘁而黯淡兮,腰肢瘦而減圍。
將病軀而匍匐兮,又屢戚于喪威。
菱塵翳而首蓬兮,謇誰為乎膏沐。
長延佇而俟休兮,冀暖律之回谷。
何一疾之不起兮,路便隔于幽明。
飄桂子于月中兮,委蘭質(zhì)于佳城。
旅館寒而秋深兮,河漢薄而云斂。
夜漫漫而如海兮,燈炯炯而吐燄。
撫角枕而自悼兮,詠唐風(fēng)之葛生。
魂彷佛而入寐兮,歡勞苦如生平。
凝微睇而綿藐兮,故躕躇而含情。
倏蘧蘧而相失兮,月鑒帷而凄清。
載寤嘆而轉(zhuǎn)輾兮,宛清揚(yáng)其在目。
惜芳卉之驟謝兮,又何緣之淺薄。
固修短之有期兮,值運(yùn)途之窮阨。
惟生離而死別兮,懷纏綿而難釋。
然憂思之無益兮,且撫桐而高歌。
嗟人生之如夢兮,曉云空于梨花。

余生于豆湖之湄,長于歸川之鄉(xiāng)。
年垂強(qiáng)仕,挈眷入京。
自是鞅掌塵途,未嘗一日偃息在床也。
總之在歸川者為三十秋,去歸川者為十九霜。
雖無定于轉(zhuǎn)蓬,猶回戀于首邱。
夢長在于東湖,心常繞于云樓(天云樓,昔日所居處也。)。
夫歸川之為鄉(xiāng)也,處楊廣之交,臨汕濕之會。
峽開山媚,沙明水澮。
樸瓛翁比之于西湖,李樊老擬之于蜀山者也。
沿江十里之間,往往多名宦世居之村。
青灘為呂氏之園,斗陵稱丁氏之灣(酉山丁學(xué)淵詩丁家灣接呂家磯。)。
彼金鳳之窈窕,寔先祖之攸卜。
岡巒迤而環(huán)翠,澗溪澄而繚白。
挹藍(lán)島之春曉,攬?jiān)萍闵?sup class='reference inlineComment2'>⑷。
響棹謳于鴉洲(白鴉洲在牛渚之下),聆樵歌于酒谷。
分南北于阮里,連東西于陸屋。
右顧則平田膴膴,左眄則清流漪漪。
其木則有松有檜,其果則侯栗侯桃。
美稱趙園之櫻,香著韓氏之煙。
其魚則斗尾之鯉,朗湖之鱖。
酒則牛渚佳釀,器則瓷院秘色。
凡生民日用之需,游宴觴詠之具,可以取足于是矣。
于時(shí)仲父在堂,兄弟無故。
進(jìn)有詠雪之歡,退有聯(lián)床之樂。
窗明幾凈,身閒心適。
搜奇文而欣賞,玩古經(jīng)而探索。
或聽鶯于梨園,或垂釣于湓曲。
或挽棹而訪友,或乘月而尋禪(金鳳之椒有僧舍名明月庵)。
彈琴于花樹之亭(花樹亭名),品茶于洗硯之泉。
流憩于千章之陰,濯足于萬里之波。
惟玆邱之信美,愜隱者之棲遲。
爾乃志有事于四方,恥埋沒于田廬。
辭猿鶴于故山,飛輪轂于上都。
凌太行之危磴,駕滟滪之怒濤。
紛傾軸而摧檣,猶逡巡而未休。
閱名園與華屋,竟非吾之所有。
循澤畔而孤吟,感年歲之遲暮。
望故園于天涯,神邈邈而西馳。
樹幾圍于手種,石曾溫于坐磯。
嗟一身之漂泊,撫陳跡而累唏。
川原紆而路阻,知曷日而旋歸。
夫人情窮必反本,倦則懷土。
是以三閭眷楚,仲尼思魯。
衛(wèi)女遐想于淇竿,漢祖興悲于枌社。
班生望入于玉門,烏孫愿為乎黃鵠。
柳子憶善和之坊,蘇君述眉州之俗。
自古賢智圣哲之士,莫不皆然。
余獨(dú)何人,能不傷心而壹郁乎。
客有笑之者曰:夫人之懷鄉(xiāng)井者,為有親知與田宅耳。
子之去鄉(xiāng)已久,親戚凋謝。
朋舊零落,后生少年。
但聞子之名,不識子之面。
他日歸去,得無似遼陽之鶴乎。
且子之在歸川,素乏一棱之田。
又無數(shù)椽之屋,投老歸里。
無所依庇,將欲作紇干之雀乎。
子有松坪蝸廬,尺贊薄田。
在牛鳴之地,尚不能身往一看,乃思三百里之歸川乎。
是故達(dá)人委命,仁者安遇。
等飛鴻之雪泥,笑駑馬之戀豆。
昔戰(zhàn)國之游士,朝居秦而暮楚。
國尚猶然,鄉(xiāng)于何有。
子謂江鯉湖鱖,何如海錯之珍美。
牛渚佳釀,何如沔川之鵑酒(沔川邑人善釀杜鵑酒)。
物無分于厚薄,地豈在于新舊。
因相與大笑,引滿舉白。
陶然而醉,山暉欲夕。
⑴ 昔瓛齋先生嘗曰吾入燕時(shí)。逢錢塘舉人。袖中出西湖圖示之。察其山水形勢。我國斗陵歸川之間??梢援?dāng)之。但少人功鋪置耳。
⑵ 斗尾兩峽參天。大江中流。俗傳昔有人自中國得猿來者。至斗尾始啼。蓋其山勢如巫峽故也。東樊李晚用詩云山似蜀山江似吳。
⑶ 金鳳。歸川之主山名。在洌水東。先祖文貞公始卜居于此。
⑷ 藍(lán)島在南北江之中。云吉江北山名。有水鐘寺。歸川八景有藍(lán)島春曉,云吉曉鐘。
⑸ 酒谷在金鳳之右。居民皆以販樵為業(yè)。
⑹ 歸川中有一溪。天云樓在溪之西。溪東則宗人多居焉。
⑺ 瓷院或稱分院。國中磁器以此為最。
⑻ 梨園在家后。湓曲在村口。梨園聽鶯,湓浦細(xì)柳。即八景之二。
⑼ 家后有泉出石間。流為曲水。常洗硯于此。石上有古人所刻洗硯巖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