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共730,分37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七言律詩
中秋夜汎舟 清末民國初 · 金允植
七言律詩
小艇沖波艤晚沙,鐘聲遠(yuǎn)自梵王家。
綠楊岸落三篙水,紅蓼洲連十里花。
取月梯云徒夢想,炊粳鲙鱖足生涯。
此江便與塵寰隔,休種桃源萬樹霞。

明月庵 清末民國初 · 金允植
七言律詩
陳檜凌云翠十尋,香臺煙散石幢森。
入檐斜月妝宮樣,懸谷飛湍奏徵音。
蓮社誰能聽酒戒,琴娥端的悟禪心。
曉來一點慈燈碧,獨透松間映素襟。

倚天群峭喚愁生,江上無煙??颓椤?div class="a2gvmfu" id='poem_sentence_0_1537980_comment'>
一鳥閒鳴春晝永,數(shù)峰中缺夕陽明。
疑花未辨巖間雪,穿峽遙看日下城。
得句空尋飛鷺處,輸君三百罰籌橫。

驢背奚囊太瘦生,一聲杜主喚歸情。
遙峰入戶春心靜,佳月分身水國明。
塵榻未逢徐孺子,練江忽憶謝宣城。
從今可遂名山愿,快婿當(dāng)筵白璧橫。
⑴ 絅堂經(jīng)歲滯京。丁巳暮春。始?xì)w利川。
⑵ 近將醮女云。故用楊伯雍娶徐氏女事。

其二
七言律詩
標(biāo)橋茅屋草玄生,尺素憑流遠(yuǎn)寄情。
千緒渾忘稱太上,一華不發(fā)惜清明。
長洲夢識江南路,芳草春深漢北城(曾有北漢之約)。
墻下數(shù)株楊柳樹,東風(fēng)日日向君橫。

溪橋衰柳不堪鞭,相對秋懷黯暮天。
病樹風(fēng)高能作雨,方塘?xí)岳渥陨鸁煛?div class="iat2evn" id='poem_sentence_1_1537984_comment'>
松為碧玉談玄麈,菊送黃金買酒錢。
那得陳家投轄手,終宵抵榻話清圓。

其二
七言律詩
一歲依如隔一塵,霜鴻歸燕語前春。
小溪經(jīng)雨浮松子,荒畝耕云種麥人。
山靜時隨漂響動,茶濃分得墨香新。
李君知是山房主,緗帙牙簽定不貧。

其三
七言律詩
滿眼空花一洗開,君詩如露瀉蕉杯。
斷橋淥水鳧翁沒,古木清霜雁婿來。
香國蕭條誰拔萃,硯田荒穢半生苔。
空山盡日秋聲里,獨有樵青采橡回。

其四
七言律詩
生來守拙仿鳩居,文酒琴棋總不如。
古木荒山悲楚賦,晴窗朝日曬唐書。
鵲啼繞樹知何喜,鷺立窺池不是疏。
莫笑陳平貧好讀,門前猶有故人車。

贈別蘭石 清末民國初 · 金允植
七言律詩
冰清門接一蹊微,幾日來敲白板扉。
宛轉(zhuǎn)明眸秋水剪,淋漓寶墨夏云飛。
一枝碧李璿風(fēng)近,八月蒼葭玉露稀。
自是馬卿同郡住,他年賞賦意無違。
⑴ 蘭石委禽于東鄰族人家

既望汎舟次韻 清末民國初 · 金允植
七言律詩
選日招邀坐小舟,劇譚哄笑在中流。
沙灣漲落多磯石,柳杪煙銷見酒樓。
月影才過三五夜,簫聲更接一千秋。
漁家自有滄浪曲,不學(xué)詩人水調(diào)頭。

既望汎舟次韻 清末民國初 · 金允植
七言律詩
文酒簫歌總覺虛,今筵非復(fù)古人居。
有時明月來泡界,幾個英雄過遽廬。
鷗鷺夢酣千頃浪,蠹魚志足一床書。
眼前遇景須行樂,莫向吳儂問笠車。

水氣微涼早送秋,連宵風(fēng)雨滯歸舟。
頻聞兩岸鐘聲發(fā),僅辨長洲豆點浮。
獻(xiàn)賦他年同蜀郡,離鄉(xiāng)幾歲憶眉州(余家舊居豆浦。九歲移寓楊根。)。
吾生慣與沙鷗狎,輕舫曾無宦海愁。
⑴ 豆浦東有狎鷗亭。前人詩有宦海前頭可狎鷗之句。

雨腳侵篷小漏天,候風(fēng)孤島夜如年。
舟高翻漲三篙水,村近橫斜一匹煙。
遐舉空煩云鶴想,暫留猶識雪鴻緣。
支離苦海應(yīng)如此,覺筏何時到岸邊。

柔櫓縱橫汎曲潭,小神山在海中三。
翼趨雙角如超北,磬折中峰可面南。
玉佩捐嬪花是雨,金蓮奉佛水為庵。
一樽勸汝春江碧,鏡里相看白日酣。

訪丹陽趙氏莊 清末民國初 · 金允植
七言律詩
① 趙友性熹其大人號澹人。以詩鳴于世。
明凈茅廬百堵寬,羽橋橫澗錦霓蟠。
經(jīng)春院落三分暗,枕水亭臺四月寒。
玉麈談玄逢晉士,霜毫浮碧寫仙壇。
請君早理尋山屐,窗外喳喳鵲喜乾。

長湖舟中 清末民國初 · 金允植
七言律詩
一疋長湖剪越羅,東風(fēng)過岸麥生波。
灘頭輕舫閒時少,煙外遙峰缺處多。
苔線宛如飛白字,漁謠時雜采青歌。
杜香芳草年年綠,一曲箜篌恨奈何。
⑴ 杜香退溪先生宰丹陽時房妓也。投死于此水云。

義林池 清末民國初 · 金允植
七言律詩
十里陂塘一笠亭,短林低樹夕陽汀。
金鉤引鯽雙垂白,冰葉抽莼寸裹青。
巖燕來時花世界,洞龍歸處雨神靈。
山扉半是漁人住,隱隱舷歌隔水聽。
⑴ 莼鯽。池中名產(chǎn)。池左有龍湫。右有燕子巖。

子規(guī)詩 清末民國初 · 金允植
七言律詩
余游四郡。以迫于歸程。未及見寧越為恨。歸到忠州板谷店舍。夜夢與同游諸人。復(fù)游寧越。歷清泠浦登觀風(fēng)梅竹樓。舉目慘悽。風(fēng)景不殊。若新亭之悲矣。沽村酒共飲樓上。有人誦御制子規(guī)詩于下。諸人不勝悲感。抆淚相視。趙甘山(性憙)即漁隱之后也。漁隱為世所稱生六臣之一。以此尤不禁懷。遂各賦子規(guī)詩一律。余詩云且莫東風(fēng)啼血苦。幾生修得到君王。甘山詩有云爭如隴口能言鳥。猶在枝頭說上王。(鸚鵡問上皇安否事。見綠雪亭雜言。蓋易皇字為王字也。)上六句皆不記。及省追構(gòu)余詩以完之。甘山詩當(dāng)俟異日相對。使之續(xù)和也。
相思樹老碧天荒,樓上聞鵑拜下床。
殘月有心誰訴臆,青春無伴可還鄉(xiāng)。
日邊故國迷千里,夢里佳人煥七章。
且莫東風(fēng)啼血苦,幾生修得到君王。
⑴ 俗傳莊思兩陵。樹木相向。意為精感所致。又順興錦城壇有鴨腳樹。莊陵未復(fù)也。其葉皆厭而未伸。既復(fù)位。枝葉盛茂。皆向越中云。
⑵ 端宗御制。有聲斷曉岑殘月白。天聾尚未聞哀訴之句。
⑶ 醉琴軒詩。有情里佳人夢里逢之句。佔畢齋吊義帝文。有王者被七章之服之語。

喚仙亭次原韻 其一 (庚申) 清末民國初 · 金允植
七言律詩
清川帶郭映華檐,絕勝錢塘兩美兼。
蓬海路通休引棹,山陰春寂好垂簾。
歸云遠(yuǎn)嶼螺鬟出,宿雨空林犢角添。
醉岸烏紗憑晚眺,江南十景入毫尖。


共730,分37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