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詞學(xué)圖錄
共681,分35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曹元忠(1865-1923) 字夔一,號君直、凌波居士。江蘇吳縣人。光緒舉人。曾參加康有為公車上書。官至內(nèi)閣侍讀、資政院議員。民國后為遺老。有《箋經(jīng)室遺集》。箋經(jīng)室遺詩·跋
世丈曹君直先生既沒之八年,叔彥吾師以叢稿一束命大隆校理編次。大隆心折先生久矣,得讀遺書,如親謦欬。而草稿叢殘,幾不可爬梳,往往一篇分見數(shù)紙,一文涂改至五六次,悉心辨仞,如讀沒字之碑,如集千腋之裘。從事經(jīng)年,寫成二百篇以報于師,卒卒未能付刊。而丁丑兵燹,故家藏書大半流散,偶于冷攤得先生手稿一冊,即馳書吾師問之,則先生孫鳳年幸將清本保藏未失,更搜得殘篇斷簡,補遺數(shù)十篇,因汰其闕訛及酬應(yīng)之作,并詩稿存焉。念世事之不可知,乃謀諸先生故人冒鶴亭、葉揆初、高欣木、劉翰怡諸公,集貲付印。荏苒三年,始克觀成,蓋距始事亦將十年矣。大隆于先生之學(xué)研索既久,得窺大略,敢揚摧陳之:一曰經(jīng)術(shù),恪守高密鄭氏家法,不稍出入。于《書》之《泰誓》有考、釋、有述、有辨,多發(fā)前人所未發(fā);于《春秋》則辟素王改制之異說;于《禮》則依據(jù)古禮,裁定新制;于喪服尤專精,別刊《禮議》二卷外,存文又若干篇,皆有關(guān)于世道人心者。一曰考訂,于《鄧析子》、《司馬法》有音義,《蒙韃備錄》有校注,旁及金石、目錄、書畫、歌曲,莫不原原本本,殫見洽聞。一曰???,多見宋、元舊槧,凡內(nèi)閣大庫之秘藏,海內(nèi)收藏家之珍籍,咸得目睹而手校之。一書必窮其源委,究其異同,所作題跋,蔚為大觀。一曰輯佚,自小學(xué)、地志、醫(yī)方、詩詞,皆博采群籍,繩貫絲聯(lián),千百年不傳之秘,重復(fù)舊觀。其精密詳審,陽湖孫氏、興化任氏之匹也。一曰歷算,謂服虔注《左傳》用三統(tǒng)歷,亦以殷歷參校;謂班固《漢書?律歷志》有推日食法,而補《疇人傳》,雖僅存殘稿,尤見博通淹貫。一曰醫(yī)方,潛心于張仲景、王叔和諸家外,能博參古書,通以今法,活人無算。于《素女經(jīng)》、《治奇疾方》有集本,《劉涓子鬼遺方》有校補,而論病之書,醫(yī)經(jīng)之跋,識斷明通,尤為獨絕。一曰音律,于唐、五代、宋、金、元詞之僅存者,一一考其宮調(diào)旁譜,而于敘《彊村叢書》、跋《舒藝室白石詞校語》二文,特發(fā)其凡。一曰詞章,古文則爾雅淳厚,儷體則矞皇典麗,而詩詞皆自名家,上嗣《谷音》、汐社之遺,不失溫柔敦厚之旨。綜此八者,其淵博無涯涘,當與潛研堂、問字堂絜其短長,特錢氏、孫氏生乾嘉承平時,不若先生之際天駭?shù)仵种畷?。故先生之書,于維持禮教獨具苦心,而故國之思,一篇之中,三致意焉。朱彊村嘗謂先生具子政、稚圭之經(jīng)術(shù),疊山、所南之懷抱,可以概其生平矣。所著《禮議》等若干種,先后刊行。他若《鄧析子音義》、《素女經(jīng)集本》、《劉涓子鬼遺方校補》稿均佚。即此詩文二十卷,亦不過存十之六七而已。高才碩學(xué),耆德劭聞,卓然通儒,奚必多乎哉!歲在重光大荒落寎月,原籍秀水邑后學(xué)王大隆謹跋于學(xué)禮齋。(錄入:胡不醒)
五言律詩
問我亦何意,辭親來遠游。
家山縈別緒,師弟共歸舟。
風(fēng)露夜宜月,煙云天滿秋。
大江流客夢,何日到蘇州。
積雪夜替月,斜風(fēng)曉吹星。
陽光豁戶牖,爆竹啟重扃。
時作去年語,渾忘元日聽。
書符乞鄰叟,請稽度朔經(jīng)。
年輝麗靈春,庭戶氣清嘉。
銀鐙九枝火,紅氍四角華。
拜跪弟問妹,歡笑娘語耶。
頗聞敘樂事,愿兒勿離家。
與君同下第,而我滯長安。
夢里還鄉(xiāng)樂,尊前行路難。
戒涂慎眠食,歸里盼書翰。
回憶東朝海,相逢握手歡。
久聚不知樂,將離忽沾巾。
眼前光景速,客里友朋親。
談深燭見跋,窗白夜鄉(xiāng)晨。
明日一為別,知君思故人。
至尊憂社稷,殿上夜求衣。
四學(xué)規(guī)周制,八能行漢儀。
特科詔郡國,召對翊綸扉。
安得賢臣頌,焦勞慰萬幾。
黃塵蔽白日,冠蓋氣飛揚。
名士過江鯽,通侯關(guān)內(nèi)羊。
濫竽恥南郭,執(zhí)戟老東方。
目笑裁官議,當涂孰主張。
昌黎薦東野,李合讓劉蕡。
回首有唐后,悠悠見幾人。
衒媒奇士恥,兀奡達官嗔。
敬謝陸生意,毋寧長賤貧。
千年冰井冷,再世漫郎游。
來補泉源句⑴,重延大歷秋⑵。
官仍容府系,集替次山收。
何必尋蘭若,披榛更訪搜。
⑴ 《冰泉銘》佚「惟彼泉源」四字,君從《全唐文》補。
⑵ 《輿地碑記目》稱銘在唐大歷十三年??寄贡?,結(jié)卒于大歷七年,當從《太平寰宇記》作大歷三年為是。
轉(zhuǎn)嘆貞元際,蒼梧故碣虛⑴。
炎荒文字賤,名跡護持疏。
安得先生刻,長為循吏居⑵。
驂鸞成續(xù)錄,容我問樵漁。
⑴ 「大歷間,結(jié)撰銘,至貞元十二年正月十六日韋武重修并書」,見《寶刻類編》。先后相距僅二十九年,銘石已待重書,異哉。
⑵ 《菉竹堂碑目》有《冰泉銘》,云:「元結(jié)撰,貞元十年。」據(jù)知韋刻前明尚存。葉文莊撫兩廣時猶得見之,宋以來官斯土者,表章力也。
客中忘節(jié)序,獨臥水邊樓。
待到君書至,招為昕夕游。
一年幾聚首,明月況當頭。
乘醉一長嘯,劃然天地秋。
年時逢八月,辛苦事名場。
今夕來鄉(xiāng)校,與君拜廟堂。
靈星闌月色,頖水燭秋光。
看取斗牛次,文章萬丈芒。
不信君先死,低徊感不勝。
通眉李昌谷,病肺杜少陵。
黯黯影堂月,沈沈漆室鐙。
料應(yīng)化遼鶴,猶自戀觚棱。
昔歲東方役,同陳北闕書。
艱危見經(jīng)濟,痛哭上公車。
世變?nèi)找载剑娌盼岵蝗纭?div class="ehfbzmg" id='poem_sentence_2_1621869_comment'>
祗馀折漕議,抱負見君攄(君嘗代余草折漕議數(shù)千言。)。
怕讀陳思集,凄涼誄仲宣。
相逢待來世,談笑尚生前。
悔我長安道,哭君造榜天。
何堪弇山墓,宿草委荒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