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排律
毓慶名門遠(yuǎn),嬪京二十春。
軒躔高象緯,壸則贊鴻勻。
順志承長樂,覃恩洽下陳。
功勤始綖紞,儉示斥璣珍。
克闡中闈教,寧私外氏親。
徽儀鳴佩地,警畏報雞晨。
邦國俄丁否,袆褕久履屯。
蘭襟彌自飭,玉度竟無磷。
景運(yùn)初回日,彝倫復(fù)敘辰。
增輝雙曜并,騰賀八方均。
至德謙光著,陰功化理新。
慈隆育漢嗣,禮盛奠周蘋。
海屋方申祝,云游遽返真。
遺箴感圣主,末命泣窮民。
節(jié)惠看宣冊,揚(yáng)休在刻珉。
煌煌留睿翰,字字證蒼旻。
吉宅靈辰葉,先陵右制遵。
凄涼移翟衛(wèi),倏忽轉(zhuǎn)龍輴。
象服仍虛寢,妝奩已素塵。
惟應(yīng)任姒烈,輝映并無垠。
華牒東陽盛,高名北斗標(biāo)。
相門曾毓慶,詞學(xué)早舒翹。
風(fēng)議傾三署,冰銜映一條。
參差從世路,騰躍自云霄。
白璧須高價,青松見后凋。
陶甄才選部,簡擢?dú)H樞要。
論道登元宰,殫誠拱圣堯。
崇喬瞻地望,元?dú)馕雍忤肌?div class="lypilsa" id='poem_sentence_7_1648393_comment'>
正屬江河潰,彌勤鼎鼐調(diào)。
險夷行不泥,沖挹富無驕。
念結(jié)邦休戚,心存道長消。
先人深托契,廊廟憶同僚。
君實(shí)元推呂,平陽即代蕭。
久知心事并,每仰德音昭。
昨歲那堪說,流言自煽妖。
遜荒淹赤舄,燭蔀荷清朝。
木稼翻成沴,臺躔遽隕宵。
梁傾危廈屋,鳳逝舞鴟鸮。
宇宙今牢落,經(jīng)綸已寂寥。
公私無限慟,淚盡一聲謠。
紫極開亨運(yùn),青丘降圣人。
靈符徵異夢,啟佑自高旻。
挺質(zhì)生知近,膺圖眷命新。
巍乎謨烈顯,允矣帝王真。
至孝承三殿,覃恩逮九姻。
緝熙明有繼,精一德之純。
于赫輝光盛,攸居政事醇。
憂因軫烝庶,敬見格天神。
焚獻(xiàn)知昭儉,捐儲為賑貧。
一心持是法,萬化本諸身。
斟酌隨時措,調(diào)和秉大勻。
設(shè)旌勤受諫,建極勖同寅。
奠器甌無缺,磨光鏡豈塵。
陰陽徵反復(fù),日月揭彝倫。
次第儀文整,尋常軌則遵。
元陵宣義問,恭廟肇宗禋。
禮已躋端后,冤仍雪憫嬪。
前光看畢闡,此道詎容磷。
正誼分王伯,崇儒契洛閩。
啜祠賢躅并,扁院御題珍。
也識時趨定,咸歸圣化淳。
憲章昭秩秩,治理極彬彬。
未雨思桑土,聽鼙眷虎臣。
陴譙增筑遍,戈甲飭敹頻。
諒有遺憂切,寧忘大義伸。
崇壇屹中禁,盛事聳千春。
志繼寧王圣,風(fēng)興萬歷民。
宏猷真不世,徽烈定無鄰。
八字尊名正,三朋福履申。
西樓續(xù)耆牒,北闕燕嘉賓。
慶壽期遐算,流年甫六旬。
齊莊神未倦,晼晚疾彌臻。
聽政光離照,詒謀協(xié)孝仁。
云胡忙脫屣,終幸耀重輪。
末命揚(yáng)鴻遠(yuǎn),群生沐澤均。
毋傷大農(nóng)費(fèi),別偫尚方銀。
孰謂憂勤意,猶敦審訓(xùn)辰。
通喪新睿斷,同穴夙哀綸。
禮斥西京陋,山瞻兩寢因。
情文無復(fù)憾,摧慟尚堪陳。
弱歲叨金榜,疏姿侍玉宸。
貳卿曾特簡,廿載更要津。
圣德思肝鏤,洪私恰骨淪。
極知無比數(shù),久已荷陶甄。
殘喘才趨陛,威顏恍隔晨。
青蒲徒在列,黼座竟難親。
慘憺珠丘曉,蒼茫鼎水濱。
白云唯叫舜,黃鳥卻慚秦。
補(bǔ)袞空馀線,攀輿剩濕巾。
摹天臣豈敢,耿耿秪書紳。
轎屋深如奧,郵驂駕后前。
下鋪玄羖席(坐席是山羊皮。),傍設(shè)素絨氈(轎內(nèi)左右。遮以白氈。)。
位置長丌整(書案置所坐之前。),平分兩篋聯(lián)(二小篋列置于書案底左右邊。)。
中鍮備溲溺(二篋中間。置鍮溺器。),上匣弆泓玄(書案之上。置硯匣。)。
隨意仍開卷(書案穴盒及二篋中。有若干書秩。),陶情幾詠篇。
覽新常兀坐,疲極或欹眠。
畏冷紗前掩(轎內(nèi)設(shè)紗幔。值風(fēng)冷則垂之。),供爬角左懸⑴。
冠交厚薄著⑵,襪疊短長穿(日寒則加穿長襪。)。
紀(jì)路筠書歷(竹箑書歷路道里。置在轎內(nèi)。),充饑葚作圓(桑葚丸亦置轎內(nèi)。小饑則嚼之。)。
顏熏毛扇暖(面冷則以毛扇遮掩。),背貼布囊便⑶。
每苦塵沙瞇,偏愁雨雪濺。
行行長不息,何日始停鞭。
⑴ 搔癢子以角為之。懸于轎內(nèi)之左。以備爬搔。
⑵ 常著鼠皮浩然巾。而日暖則只著冠。
⑶ 布袱盛札牘雜紙。置之背后。以便憑倚。
行役燕山外,羈愁朔雪前。
羞將殷世冔,歸對漠南氈。
幾日龍河滯,遙天雁影聯(lián)。
風(fēng)搖衰草白,寒重亂云玄。
北闕膺專命,東槎和古篇。
行窮三路界,心怯九連眠。
塞土魂空斷,鄉(xiāng)園夢自懸。
桑蓬夙志壯,遼薊險途穿。
鴨水仍長在,蟾輝屢見圓。
王程猶未已,臣節(jié)敢圖便。
歲暮衣裳薄,時危涕淚濺。
天涯知舊絕,誰贈繞朝鞭。
別袂燕山外,征麾鶴野邊。
三秋仍遠(yuǎn)役,七帙已衰年(余以壬子赴燕。年已六十四。)。
象闕辭丹陛,龍灣放畫船。
此行寧偶爾,吾意固逌然⑴。
識氣聞關(guān)尹,恢胸憶史遷。
再槎疑舊跡,新景較前篇⑵。
冷木圍蘆雜,粗巒束峽圓。
露泥依廢堞,星漢淡遙天⑶。
旅枕鳳城穩(wěn),危蹊馬坂偏。
麻坡得云物,松站亦山川⑷。
歌愴河溝咽,棧憑石嶺懸。
家家總貧戶,處處索緡錢⑸。
異俗雖堪訝,生涯有足憐。
剩愁攀險壁,還喜遇甘泉⑹。
厚霿晨長觸,深林夕屢穿。
全遼移古界,巍塔迥誰肩(夕次新遼東。此地有白塔甚高。)。
仙影留看柱,軍哨別置員。
尋蹤重起感,紆矚只隨緣(此地有華表柱古跡。)。
晝堠增勞倦,宵幃占靜便。
殊方分氣色,荒壤或風(fēng)煙⑺。
沈府重關(guān)內(nèi),邊城列堡前。
高閎堆玉貝,華肆繪金仙(沈陽以繁華稱。邊城地名。)。
莽蕩窮塵后,凄涼故事傳。
浮云從滅沒,流水自潺湲⑻。
隆準(zhǔn)咸陽困,忠心大窖煎。
中州霾日月,四海滾腥膻⑼。
撫跡悲銅狄,登堂恧筦筵。
秋清聞唳鶴,霜肅動饑鹯⑽。
滕六時生態(tài),飛廉氣不悛。
經(jīng)途多戰(zhàn)壘,當(dāng)日幾鋒鋋⑾。
半塌層臺峻,曾分上將權(quán)。
深機(jī)竟緯繣,孤憤郁拳攣⑿。
巫岳將窮覽,羈愁要快蠲。
疏??妨上陟,疲駱異中畋(將賞醫(yī)巫閭山。以風(fēng)雨不果。)。
大負(fù)游情愜,終難勝賞全。
渺綿看愈曠,尖皺忽遙宣⒀。
螺岫嗤元主,松熛吊象賢。
襟吞云八九,路歷薊三千⒁。
俘帥牌空在,貞姜節(jié)莫先。
修隍壯嬴筑,擊水歘鵬翩⒂。
關(guān)阨嚴(yán)歸轄,高皇劃改弦。
舊欽勞睿算,今痛類空筌(大明太祖命徐達(dá)。增筑萬里長城。)。
世事知終已,天心曷故焉。
名亭特奇絕,狂颶失周旋(欲上望海亭。亦以風(fēng)不果。)。
一望滄溟碧,窮陰朔漠玄。
惻傷夷變夏,容易海成田(自此以下。皆傍海而行。)。
溯北思荊俠,蹈東仰魯連。
重來大都會,自恨小朝鮮(史遷曰。燕亦勃碣間一都會。)。
孤竹瞻祠像,灤河扣釣舷。
遺芬挹薇曲,哀唱寫蠻箋(灤河有夷齊廟。)。
虎宛將軍射,驢看仙子牽。
黃塵長倏翕,皓首此回邅⒃。
蘆管胡兒弄,花容季女捐。
玉田行始屆,王冢涕空漣⒄。
虜語殊音譯,邊疆背洛瀍。
重重羅眾鋪,一一亙長阡(自此漸近胡皇所都。站鋪羅列。)。
雁塞欣窮域,蜂山好住鞭。
頑形盡詭怪,椎髻少嬋娟(蜂山店名)。
黝服恒并狗,穹??必戴蟬。
氛雺相掩翳,煙樹杳連綿⒅。
鱉里披溫襖,漁陽坐冷氈。
荒涼阿犖窟,零落玉妃鈿⒆。
丈室樓開榜,觀音頂?shù)执?div class="vdvygxk" id='poem_sentence_62_1648949_comment'>
河橋倚路側(cè),神廟兀山巔⒇。
遠(yuǎn)邁有何興,沉痾殊未痊。
香花留寶靨,龜石仄金蓮(21)。
瑩訝高松干,肥憐老蕨拳。
段峰危度馬,滹水映叉鳣(22)。
晚棹通州舫,朝停夏店韉。
極知饒苦惱,那足報塵涓(朝飯夏店。夕宿通州。)。
倏忽臨燕市,居然過薊壖。
京都侈太甚,鸞鳳岌相纏(十月始入燕都。)。
僻衕爰居處,匡床了睡眠。
葦簾承密貼,磚壁得長堅(23)。
動地風(fēng)聲鬧,窺窗月色妍。
牢扃斷煩趾,脩翼眺輕翾(24)。
幽思無聊極,閒吟亦舍旃。
嗟吾同櫟散,漫爾玷臺躔(敘客況。仍自述。)。
爝火思裨補(bǔ),淵冰秉恪虔。
寧期覆鼎餗,終得荷陶甄(敘出處。)。
田野歸來晚,邦家變故駢。
常多趨禁掖,不暇玩圖編(敘變故奔問事。)。
樞府辭仍退,戎庭對忽專。
寒香違老圃,凍雀怯虛弦(敘差燕價事)。
塞路銜綸命,巖棲羨衲禪。
擬全休逸趣,翻墜是非詮(自嘆)。
近臘催旋雒,沖寒佇返燕。
方將行李戒,亟欲故山騫(敘行事)。
陶峽收紅棗,金村采玉延。
顧慚揮?筆,唯解拾珠涎(25)。
幻夢曾驚蝶,孤衷獨(dú)拜鵑。
一心安蹇拙,萬事聽回還(自敘)。
種柳追彭澤,餐松慕偓佺。
神融炯鷗戲,興接彩霞褰(敘閒興)。
逐伴偕呦鹿,探元察戾鳶。
深居忘寵辱,遁跡省尤愆(敘山居)。
皮肉憎皴皺,肝脾謝鉥鐫。
柴門絕剝啄,苔徑?jīng)]萋芊(敘老?。?/span>。
萬里精渾鑠,頹齡氣益孱。
抒懷步鉅作,蕪語欠釘銓(述懷)。
⑴ 七月。辭朝渡鴨綠江。鴨江一號龍灣。
⑵ 義州本官職稱府尹。使行觀覽頗富。故使關(guān)尹史遷事。余曾于庚子赴燕。今再赴。
⑶ 至九連城。大木參天。蘆葦夾路。是夜露宿。
⑷ 馬轉(zhuǎn)坂,鳳凰城,麻姑嶺,松站。皆歷路也。
⑸ 草河溝。即孝廟入沈時作歌處。青石嶺。即歷路最險絕。
⑹ 自青石嶺以后連有石嶺。午飯于冷井。泉甚清洌。
⑺ 自此地勢漸離峽向野。亦有一二可賞。而以曾所歷覽不見。
⑻ 沈陽舊有孝廟。質(zhì)館清陰三學(xué)士被拘處。今皆夷滅。
⑼ 上二句指孝廟清陰事。至后甲申。大明亡而四海為戎。
⑽ 經(jīng)途州官。多設(shè)饌以饋。蓋要禮幣也。是時秋令已晚。
⑾ 是時已及冬初。風(fēng)雪交作。所過多舊時戰(zhàn)場。
⑿ 明末守備之將。或敗或降。堞壘荒頹。滿目蕭條。
⒀ 自遼東后四五百里間。皆無邊大野。至是始微見小尖于隱映間。
⒁ 紅螺山。即元順帝走死處。松山戰(zhàn)敗。守將盧象賢自焚死。自此漸近薊州。
⒂ 此記祖大壽牌樓,貞女廟,秦始皇萬里長城。
⒃ 此地有射虎石古跡。又有喂驢槽。亦以古事為地名。
⒄ 榛子店。有被虜女子季文蘭題壁詩。玉田有燕昭王墓。
⒅ 胡人多服黑衣。以狗后先。官高者必乘車褰帷。薊門煙樹。為燕都八景之一。
⒆ 鰲山店名。漁陽地名。有楊貴妃廟。祿山并享。
⒇ 薊州臥佛寺。有二層樓觀音立像。高六七丈。過五里橋路傍。有神廟。
(21) 白澗店。有香花庵。女僧居之。墻以灰涂。其文如龜。
(22) 是庵有松。其色正白。此地有蕨甚美。過段家?guī)X。渡滹沱河宿。
(23) 彼國為我使。構(gòu)屋而處之。名曰乾魚胡衕。
(24) 既稅駕入鎖之后。寂無人跡。只聞鳥聲而已。
(25) 陶峽金村。即鄉(xiāng)居地名。近被人多請墓文。以此韓歐碑志。不住披閱。珠涎指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