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選項(xiàng)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七言律詩
次金之任 明 · 丁希孟
七言律詩
九曲縈回屋數(shù)間,龍溪恰似學(xué)龍灣。
主人自愛漁磯靜,俗子誰知竹徑攀。
青眼看來詩興逸,松醪傾罷暮山環(huán)。
愿君莫道塵寰事,白石蒼江世念闌。

孤云飛錫自方丈,見說山中事事奇。
千仞妙峰新畫闊,三層瀑布玉虹垂。
乘閒瑤草行相拾,出定茶瓶手自持。
何日與師尋古跡,洞中青鶴可追隨。

智異山。始自白頭山而起?;ǚ遢喙?。綿綿聯(lián)聯(lián)。至帶方郡。蟠結(jié)數(shù)千里。環(huán)而居者十馀州。歷旬月??筛F其際畔。故老相傳云。其間有青鶴洞。路甚陜。才通人行。俯伏經(jīng)數(shù)里許。乃得虛曠之境。四隅皆良田沃壤。宜播植。惟青鶴棲息其中。故以名焉。蓋古之遁世者所居。頹垣壞塹。猶在荊棘之墟。昔李仁老。與崔相國。有拂衣長往之意。乃相約尋此洞。將以竹籠。盛牛犢兩三以入。則可以與世俗不相聞。游自華巖寺。至花開縣。便宿神興寺。所過無非仙境。千巖競秀。萬壑爭流。竹籬茅舍。桃花掩映。殆非人間世也。而所謂青鶴洞者。卒不得尋焉。仁老因題詩巖石云。頭流山迥暮云低。萬壑千巖似會稽。策杖欲尋青鶴洞。隔林空聽白猿啼。樓臺縹緲三山遠(yuǎn)。苔蘚微茫四字題。始問仙源何處是。桃花流水使人迷。云云。
花峰萼谷暮天低,仙跡杳茫問未稽。
澗水潺潺松檜路,溪風(fēng)瑟瑟虎猿啼。
桃源雖記道真語,天谷還忘上舍題。
不辨名區(qū)何處得,千巖萬壑夢中迷。

梅陰流寓郡城西,善養(yǎng)翁移自虎溪。
近接芳鄰情已密,相尋經(jīng)義日還低。
觀魚共賞文園水,隨柳同過外里溪。
大用想應(yīng)騰踏去,莫忘今夕混輪蹄。

善養(yǎng)翁還自海西,天分龍水作雙溪。
臺邊脩竹風(fēng)前亞,亭下垂楊雨后低。
陶令獨(dú)行松菊徑,林逋長往鶴梅溪。
此間不可無君語,拂袖須翻白馬蹄。

過棠頭浦 明 · 丁希孟
七言律詩
平明驅(qū)馬到棠頭,風(fēng)日清妍海水油。
七島分明橫眼底,三山縹緲隔塵丘。
漁人舉網(wǎng)生鱗躍,賈客張帆彩鹢浮。
十里西湖多少景,新詩移入錦囊收。

棠頭歸路遇雨 明 · 丁希孟
七言律詩
凍雨霏霏天氣陰,西湖十里亂云深。
空中明滅臨淄島,庭畔有無冬柏林。
探勝已能遣世慮,尋真直欲上仙岑。
主人若許田三頃,歲晚漁歌與爾吟。

睡仙睡罷歸關(guān)東,臨瀛佳氣方丈通。
蘭舟臺下鏡浦月,石臼亭畔寒松風(fēng)。
臥看火輪出海上,坐對云錦生池中。
題封異境風(fēng)流事,愿寄物外龍巖翁。

次君遇書堂韻 明 · 丁希孟
七言律詩
谷口青松百尺長,佳城齋屋轉(zhuǎn)清涼。
放鷹窗外溪山近,采蕨園中匙箸香。
君樂逍遙常策杖,我貪幽寂每傾觴。
弟兄二老相談處,風(fēng)樹悲聲帶暮光。

端陽上冢返鞭催,直到梅陰外里臺。
亂世難逢攜手話,佳辰恍把罷愁杯。
好文厭武情雖切,棄筆操戈志欲開。
歲晚與君同活計(jì),春風(fēng)秋月每追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