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手笑人醉如泥
典出《全唐詩》卷一百六十六〈襄陽歌〉
- 落日欲沒峴山西,倒著接?花下迷。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爭唱白銅鞮。傍人借問笑何事,笑殺山翁醉似泥【笑殺山公醉似泥】。鸕鶿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酦醅【恰似葡萄初撥醅】,此江若變作春酒。壘曲便筑糟丘臺(tái),千金駿馬換小妾【千金駿馬換少妾】。笑坐雕鞍歌落梅【醉坐雕鞍歌落梅】,車傍側(cè)掛一壺酒。鳳笙龍管行相摧,咸陽市中嘆黃犬。何如月下傾金罍,君不見晉朝羊公一片石。龜...[詳細(xì)]
不齋醉如泥 太常醉如泥
典出《后漢書》卷七十九下〈儒林列傳下·周澤〉~2579~
- 十二年,以澤行司徒事,如真。澤性簡,忽威儀,頗失宰相之望。數(shù)月,復(fù)為太常。清絜循行,盡敬宗廟。常臥疾齋宮,其妻哀澤老病,窺問所苦。澤大怒,以妻干犯齋禁,遂收送詔獄謝罪。當(dāng)世疑其詭激。時(shí)人為之語曰:「生世不諧,作太常妻,一歲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齋?!故四?,拜侍中騎都尉。后數(shù)為三老五更。建初中致仕,卒于家。
例句: [更多...]
-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雖為李白婦,何異太常妻。
- 太常應(yīng)已醉,劉君恒帶酲。
- 轉(zhuǎn)枕挑燈候曉雞,相君應(yīng)嘆太常妻。
鴻泥 雪泥
典出《蘇軾詩集》卷三〈和子由澠池懷舊〉
-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fù)計(jì)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一丸泥 函谷泥 封泥 隗囂泥
典出《后漢書》卷十三〈隗囂公孫述列傳·隗囂〉~524~
- 初,囂與來歙、馬援相善,故帝數(shù)使歙、援奉使往來,勸令入朝,許以重爵。囂不欲東,連遣使深持謙辭,言無功德,須四方平定,退伏閭里。五年,復(fù)遣來歙說囂遣子入侍,囂聞劉永、彭寵皆已破滅,乃遣長子恂隨歙詣闕。以為胡騎校尉,封鐫羌侯。而囂將王元、王捷常以為天下成敗未可知,不愿專心內(nèi)事。元遂說囂曰:「昔更始西都,四方響應(yīng),天下喁喁,謂之太平。一旦敗壞,大王幾無所厝。今南有子陽,北有文伯,江湖海岱,王公十?dāng)?shù),而欲...[詳細(xì)]
例句: [更多...]
- 未見泥函谷,俄驚火建章。
- 不將千里隔,何用一丸泥。
- 棄繻懷遠(yuǎn)志,封泥負(fù)壯情。
錦障泥 馬惜障泥
典出《世說新語》下卷上《術(shù)解》
- 王武子善解馬性。嘗乘一馬,箸連錢障泥。前有水,終日不肯渡。王云:「此必是惜障泥。」使人解去,便徑渡。
例句:
蒲泥
典出《史記》卷一一一《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
- 「元朔元年春,衛(wèi)夫人有男,立為皇后。其秋,青為車騎將軍,出雁門,三萬騎擊匈奴,斬首虜數(shù)千人。明年,匈奴入殺遼西太守,虜略漁陽二千馀人,敗韓將軍軍。漢令將軍李息擊之,出代;令車騎將軍青出云中以西至高闕。遂略河南地,至于隴西,捕首虜數(shù)千,畜數(shù)十萬,走白羊、樓煩王。遂以河南地為朔方郡。以三千八百戶封青為長平侯。青校尉蘇建有功,以千一百戶封建為平陵侯。使建筑朔方城。青校尉張次公有功,封為岸頭侯。天子曰:『...[詳細(xì)]
例句:
暴泥
典出《藝文類聚》卷九十六
- 辛氏《三秦記》曰:河津一名龍門,大魚集龍門下數(shù)千,不得上。上者為龍,不上者,……故云曝鰓龍門。
例句: [更多...]
- 從來暴泥久,今日脫泉初。
- 門前下客雖彈鋏,溪畔窮魚且曝腮。
- 苦搖求食尾,常曝報(bào)恩腮。
切泥
典出《列子·湯問》
- 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獻(xiàn)錕铻之劍,火浣之布。其劍長尺有咫,練鋼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
例句: [更多...]
- 寶劍飾文犀,當(dāng)風(fēng)似切泥。
- 切玉劍,射日弓。
- 疇昔切玉刃,應(yīng)如新發(fā)硎。
切玉成泥
典出《海內(nèi)十洲記》
- 流洲,在西海中,地方三千里,去東岸十九萬里。上多山川積石,名為昆吾。治其石成鐵,作劍,光明洞照如水精狀,割玉物如割泥。
戊己往銜泥
典出《博物志》
云泥
典出《后漢書》卷八十三〈矯慎列傳〉
- 仲彥足下:勤處隱約,雖乘云行泥,棲宿不同,每有西風(fēng),何嘗不嘆!蓋聞黃老之言,乘虛入冥,藏身遠(yuǎn)遁,亦有理國養(yǎng)人,施于為政?!?/li>
例句:
- 云泥勢已絕,山海納還通。
- 泥滓云霄至懸闊,漁翁不合見公卿。
- 每憐罹亂書猶達(dá),所恨云泥路不通。
紫泥
典出《太平御覽》卷六百八十二〈儀式部三·璽〉~375~
- 東漢·衛(wèi)宏《舊漢儀》:「皇帝六璽,皆白玉螭虎劍文曰: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凡六璽……皆以武都紫泥封,青布囊,白素里?!?/li>
例句: [更多...]
- 對(duì)案臨青玉,窺書捧紫泥。
- 紫泥方受命,黃石乃推賢。
- 荔枝盧橘沾恩幸,鸞鵲天書濕紫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