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嘗與郭秀才同玩朱審畫天臺山圖,秀才因游是山,題詩贈別。 云埋陰壑雪凝峰,半壁天臺已萬重。 人度碧溪疑輟棹,僧歸蒼嶺似聞鐘。 暖眠鸂鶒晴灘(一作天)草,高掛獼猴暮澗松。 曾約共(一作舊)游今獨去,赤城西面(一作香爐山下)水溶溶。 司馬雖然聽曉鐘,尚猶高枕恣疏慵。 請詩(一作持)僧過三門水,賣藥人歸五老峰。 移舫綠陰(一作萍)深處息,登樓涼夜此時逢。 杜陵惆悵臨相(一作岐)餞,未寢月前多屐(一作履)蹤。 連步青溪幾萬重,有時共立在孤峰。 齋到盂空餐雪麥(一作麥雪),經(jīng)傳金字坐云松。 呻吟獨臥猷川水,振錫先聞長樂鐘。 回望群山攜手處,離心一一涕無從。 引用典故:佳氣 九重門 枚皋扈仙蹕 未央月曉度疏鐘,鳳(一作步)輦時巡出九重。 雪(一作雨)霽山門迎瑞日,云開水殿候飛龍。 輕寒不入宮中樹,佳氣常薰(一作浮)仗外峰。 遙羨枚皋扈仙(一作先扈)蹕,偏承霄漢渥恩濃。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引用典故:萊子 登龍 潘園 讓果 晝歸 萊子晝歸今始好,潘園景色夏偏濃。 夕陽流水吟詩去,明月青山出竹逢。 兄弟相歡初讓果,鄉(xiāng)人爭賀舊登龍。 佳期少別俄千里,云樹愁看過(一作歷)幾重。 引用典故:何平叔 陸士龍 垂楊拂岸草茸茸,繡戶簾前花影重。 鲙下玉盤紅(一作金)縷細,酒開金甕綠醅濃。 中朝駙馬何平叔,南國詞人陸士龍。 落日泛舟同醉處,回潭百丈映千峰。 引用典故:金屋 十歲(一作五)吹簫入漢宮,看修水殿種芙蓉。 自傷白發(fā)辭金屋,許著黃衣(一作喜戴黃冠)向玉(一作雪)峰。 解語老猿開曉戶,學飛雛(一作引雛飛)鶴落(一作下)高松。 定知別后宮中伴,應聽緱山半夜鐘。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美矣新成太華峰,翠蓮枝折葉重重。 松陰滿澗閑飛鶴,潭影通云暗上龍。 漠漠水香風頗馥,涓涓乳溜味何濃。 因聲遠報浮丘子,不奏登封時不容。 驟雪翻霜千萬重,往來弦望躡前蹤。 見君終日能懷信,慚我趨時盡放慵。 石壁戰(zhàn)聲飛霹靂,云峰倒影撼芙蓉。 因思宗愨長風語,壯氣橫生憶臥龍。 ① 元和中,洛陽田璆、鄧韶,博學有文。中秋,出建春門望月,遇二書生,邀至其莊。池館臺榭,率陳設(shè)盤筵。若有待者,詰之,云:今夕上清神女嫁玉京仙郎,群仙會于茲岳,將藉君禮導升降耳。言訖,花燭滿空,有云母雙車,偕群仙下。幃中坐者為西王母,相者為劉綱,侍者為茅盈,彈箏擊筑者麻姑、謝自然,二書生,衛(wèi)符卿、李八百也。頃之,漢武帝、唐明皇至。未頃,穆天子至,各為歌相勸酬,漢帝又召丁令威歌,子晉吹笙和之,王母亦召葉靜能歌明皇時事。于是黃龍持杯,于車前再拜,祝仙郎神女。劉綱、茅盈,與巢父各有催妝詩。玉女引仙郎與神女入帳,璆、韶奉命相禮。禮畢,符卿、八百引之辭王母,各賜延壽酒一杯,曰:“可增人間半甲子。”送出莊門四五步,失所在,惟嵩山嵯峨倚天,得樵徑歸,已歲馀矣。于是二人棄家入少室學道,不知所終。 幽薊煙塵別九重,貴妃湯殿罷歌鐘。 中宵扈從無全杖,大駕蒼黃(一作皇)發(fā)六龍。 妝匣尚留金翡翠,暖池猶浸玉芙蓉。 荊榛一閉朝元路,唯有悲風吹晚松(王母召葉靜能為明皇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