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510七絶 4116五律 2829七律 4487五排 217七排 31 97四言 35六言 107古體 486樂府 51 2 51 13辭賦 2 12其他 99聯(lián) 120
共4487,分126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續(xù)上)
許渾 788 - 858 三首
賈島 779 - 843 一首
鄭谷 851 - ? 一首
錢起 718 - 780 四首
韋莊 836 - 910 二首
韓偓 840 - 923 一首
韓翃 一首
于鵠 二首
伍喬 一首
何贊 ? - 933 一首
劉滄 一首
盧士衡 一首
盧綸 743 - 799 二首
盧順之 一首
吳融 ? - 903 一首
周樸 ? - 879 一首
姚合 777 - 854 一首
崔致遠 857 - 928 二首
嵩岳諸仙 三首
張謂 711 - 780 一首
送郭秀才游天臺(810年) 唐 · 許渾
七言律詩
余嘗與郭秀才同玩朱審畫天臺山圖,秀才因游是山,題詩贈別。
云埋陰壑雪凝峰,半壁天臺已萬重。
人度碧溪疑輟棹,僧歸蒼嶺似聞鐘。
暖眠鸂鶒晴灘(一作天)草,高掛獼猴暮澗松。
曾約共(一作舊)游今獨去,赤城西面(一作香爐山下)水溶溶。
寄題華嚴韋秀才院 唐 · 許渾
七言律詩
三面樓臺百丈峰,西巖高枕樹重重。
(一作今)攀翠竹(一作葉)題詩滑,秋摘黃花釀酒濃。
山殿日斜喧鳥雀,石潭波動(一作靜)戲魚龍。
今來故國遙相憶,月照千山半夜鐘。
高閣晴軒對一峰,毗陵書客此相逢。
晚收紅葉題詩遍,秋待黃花釀酒濃。
山館日斜喧鳥雀,石潭波動戲魚龍。
上方有路應知處,疏磬寒蟬樹幾重。
司馬雖然聽曉鐘,尚猶高枕恣疏慵。
請詩(一作持)僧過三門水,賣藥人歸五老峰。
移舫綠陰(一作萍)深處息,登樓涼夜此時逢。
杜陵惆悵臨相(一作岐)餞,未寢月前多屐(一作履)蹤。
(904年) 唐末 · 鄭谷
七言律詩
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村復間松。
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疏凈見前峰。
侵階蘚拆春芽迸,繞徑莎微夏蔭濃。
無賴杏花多意緒,數(shù)枝穿翠好相容。
連步青溪幾萬重,有時共立在孤峰。
齋到盂空餐雪麥(一作麥雪),經(jīng)傳金字坐云松。
呻吟獨臥猷川水,振錫先聞長樂鐘。
回望群山攜手處,離心一一涕無從。
引用典故:佳氣 九重門 枚皋扈仙蹕
未央月曉度疏鐘,鳳(一作步)輦時巡出九重。
(一作雨)霽山門迎瑞日,云開水殿候飛龍。
輕寒不入宮中樹,佳氣常薰(一作浮)仗外峰。
遙羨枚皋扈仙(一作先扈),偏承霄漢渥恩濃。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引用典故:萊子 登龍 潘園 讓果 晝歸
萊子晝歸今始好,潘園景色夏偏濃。
夕陽流水吟詩去,明月青山出竹逢。
兄弟相歡初讓果,鄉(xiāng)人爭賀舊登龍。
佳期少別俄千里,云樹愁看過(一作歷)幾重。
漢武出獵 唐 · 錢起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漁人犯白龍 黃屋
漢家無事樂時雍,羽獵年年出九重。
玉帛不朝金闕路,旌旗長繞?霞峰。
且貪原獸黃屋,寧畏漁人犯白龍。
薄暮方歸長樂觀,垂楊幾處綠煙濃。
灞陵道中作 唐末至五代 · 韋莊
七言律詩
春橋南望水溶溶,一桁晴山倒碧峰。
秦苑落花零露濕,灞陵新酒撥醅濃。
青龍夭矯盤雙闕,丹鳳?褷隔九重。
萬古行人離別地,不堪吟罷夕陽鐘。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春云 唐末至五代 · 韋莊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王粲
春云春水兩溶溶,倚郭樓臺晚翠濃。
山好只因人化石,地靈曾有劍為龍。
官辭鳳闕頻經(jīng)歲,家住峨嵋第幾峰。
王粲不知多少恨,夕陽吟斷一聲鐘。
歸紫閣下 唐末 · 韓偓
七言律詩
一笈攜歸紫閣峰,馬蹄閑慢水溶溶。
黃昏后見山田火,朧??時聞縣郭鐘。
瘦竹迸生僧坐石,野藤纏殺鶴翹松。
釣磯自別經(jīng)秋雨,長得莓苔更幾重。
引用典故:何平叔 陸士龍
垂楊拂岸草茸茸,繡戶簾前花影重。
鲙下玉盤紅(一作金)縷細,酒開金甕綠醅濃。
中朝駙馬何平叔,南國詞人陸士龍
落日泛舟同醉處,回潭百丈映千峰。
送宮人入道歸山 唐 · 于鵠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金屋
十歲(一作五)吹簫入漢宮,看修水殿種芙蓉。
自傷白發(fā)辭金屋,許著黃衣(一作喜戴黃冠)(一作雪)。
解語老猿開曉戶,學飛雛(一作引雛飛)鶴落(一作下)高松。
定知別后宮中伴,應聽緱山半夜鐘。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醉后寄山中友人 唐 · 于鵠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廉度 魯恭
昨日山家春酒濃,野人相勸久從容。
獨憶卸冠眠細草,不知誰送出深松。
都忘醉后逢廉度,不省歸時見魯恭。
知己尚嫌身酩酊,路人應恐笑龍鐘。
題西林寺水閣 五代 · 伍喬
七言律詩
竹翠苔花繞檻濃,此亭幽致詎曾逢。
水分林下清泠派,山峙云間峭峻峰。
怪石夜光寒射燭,老杉秋韻冷和鐘。
不知來往留題客,誰約重尋蓮社蹤。
書事 唐末至五代 · 何贊
七言律詩
果決生涯向路中,西投知己話從容。
云遮劍閣三千里,水隔瞿塘十二峰。
闊步文翁坊里月,閑尋杜老宅邊松。
到頭須卜林泉隱,自愧無能繼臥龍。
題四皓廟 唐 · 劉滄
七言律詩
石壁蒼苔翠靄濃,驅(qū)車商洛想遺蹤。
天高猿叫向山月,露下鶴聲來廟松。
葉墮陰巖疏薜荔,池經(jīng)秋雨老芙蓉。
雪髯仙侶何深隱,千古寂寥云水重。
寄天臺道友 后唐 · 盧士衡
七言律詩
相思遙指玉霄峰,悵望江山阻萬重。
曾隔曉窗聞法鼓,幾同寒榻聽疏鐘。
別來知子長餐柏,吟處將誰對倚松。
且住人間行圣教,莫思天路便登龍。
送靜居法師 中唐 · 盧綸
七言律詩
五色香幢重復重,寶輿升座發(fā)神鐘。
薝卜名花飄不斷,醍醐法味灑何濃。
九天論道當宸眷,七祖?zhèn)餍暮鲜ホ櫋?div class="pxjllap" id='poem_sentence_2_11299_comment'>
愿比靈山前世別,多生還得此相逢。
美矣新成太華峰,翠蓮枝折葉重重。
松陰滿澗閑飛鶴,潭影通云暗上龍。
漠漠水香風頗馥,涓涓乳溜味何濃。
因聲遠報浮丘子,不奏登封時不容。
引用典故:謝公
渡江旌旆動魚龍,令節(jié)開筵上碧峰。
翡翠巢低巖桂小,茱萸房濕露香濃。
白云郊外無塵事,黃菊筵中盡醉容。
好是謝公高興處,夕陽歸騎出疏松。
寄楊侍郎 唐末 · 吳融
七言律詩
云情鶴態(tài)莫誇慵,正上仙樓十二重。
吟逸易沈鳷鵲月,夢長先斷景陽鐘。
奇文已刻金書券,秘語看鐫玉檢封。
何事春來待歸隱,探知溪畔有風松。
南樓 其一 唐末 · 周樸
七言律詩
春山到處喜相從,又是天門十六峰。
翠壁深深回鸛鶴,青峰矗矗隱芙蓉。
乍疑日出同吳觀,祇少金泥擬漢封。
愿借仙人杖九節(jié),臨風直欲舞雙龍。
詠云 唐 · 姚合
七言律詩
靄靄紛紛不可窮,戛笙歌處盡隨龍。
來依銀漢一千里,歸傍巫山十二峰。
呈瑞每聞開麗色,避風仍見掛喬松。
憐君翠染雙蟬鬢,鏡里朝朝近玉容。
驟雪翻霜千萬重,往來弦望躡前蹤。
見君終日能懷信,慚我趨時盡放慵。
石壁戰(zhàn)聲飛霹靂,云峰倒影撼芙蓉。
因思宗愨長風語,壯氣橫生憶臥龍。
送吳進士巒歸江南 唐末至五代 · 崔致遠
七言律詩
自識君來幾度別,此回相別恨重重。
干戈到處方多事,詩酒何時得再逢。
遠樹參差江畔路,寒云零落馬前峰。
行行遇景傳新作,莫學嵇康盡放慵。
① 元和中,洛陽田璆、鄧韶,博學有文。中秋,出建春門望月,遇二書生,邀至其莊。池館臺榭,率陳設(shè)盤筵。若有待者,詰之,云:今夕上清神女嫁玉京仙郎,群仙會于茲岳,將藉君禮導升降耳。言訖,花燭滿空,有云母雙車,偕群仙下。幃中坐者為西王母,相者為劉綱,侍者為茅盈,彈箏擊筑者麻姑、謝自然,二書生,衛(wèi)符卿、李八百也。頃之,漢武帝、唐明皇至。未頃,穆天子至,各為歌相勸酬,漢帝又召丁令威歌,子晉吹笙和之,王母亦召葉靜能歌明皇時事。于是黃龍持杯,于車前再拜,祝仙郎神女。劉綱、茅盈,與巢父各有催妝詩。玉女引仙郎與神女入帳,璆、韶奉命相禮。禮畢,符卿、八百引之辭王母,各賜延壽酒一杯,曰:“可增人間半甲子。”送出莊門四五步,失所在,惟嵩山嵯峨倚天,得樵徑歸,已歲馀矣。于是二人棄家入少室學道,不知所終。
幽薊煙塵別九重,貴妃湯殿罷歌鐘。
中宵扈從無全杖,大駕蒼黃(一作皇)發(fā)六龍。
妝匣尚留金翡翠,暖池猶浸玉芙蓉。
荊榛一閉朝元路,唯有悲風吹晚松(王母召葉靜能為明皇歌)。
魯陽城 唐 · 無名氏
七言律詩
豢術(shù)緣何竟醢龍,因遷僻壤隔云封。
山迷故國芙蓉秀,水瀉沙河玳瑁封。
離黍何須發(fā)浩嘆,荒城久矣屬空墉。
獨憐遼鶴歸何處,漫向深芊聽曉鐘。
臨水聞雁 唐 · 佚名
七言律詩
□來臨水吊愁容,忽睹愁容淚滿胸。
肝膽隳離凡幾度,云山阻隔況千重。
心殊語異情難識,東步西馳意不從。
羈紲祇今腸自斷,更聞哀雁叫噰噰。
送皇甫齡宰交河 唐 · 張謂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小邑彈琴 臨邛客
將軍帳下來從客,小邑彈琴不易逢。
樓上胡笳傳別怨,尊中臘酒為誰濃。
行人醉出雙門道,少婦愁看七里烽。
今日相如輕武騎,多應朝暮(一作旦)客臨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