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徐知證 一首黃滔 840 - ? 一首 宋 楊億 974 - 1020 一首陳綱 一首 元 揭傒斯 1274 - 1344 一首丁復 一首 鄭元祐 1292 - 1364 一首 明 李夢陽 1473 - 1529 一首陳恭尹 1631 - 1700 一首 馮時可 1549 - ? 一首 周世鵬 1495 - 1554 一首 徐禎卿 1479 - 1511 一首 樸? 1592 - 1645 一首 權好文 1532 - 1587 一首 歐大任 1516 - 1595 一首 歐必元 1573 - 1642 一首 王履 一首 皇甫汸 1497 - 1582 一首 趙翊 1556 - 1613 一首 黃仲昭 1435 - 1508 一首 清 錢載 1708 - 1793 一首南龍翼 1628 - 1692 一首 姜彝天 1768 - 1801 一首 孫星衍 1753 - 1818 一首 弘歷 1711 - 1799 三首 李宗城 1692 - 1759 一首 沈攸 1620 - 1688 一首 陸翰芬 一首 當代 秦鴻 1967 - ? 一首 | 古殿巍峨鎮(zhèn)碧峰,晉朝靈應顯神蹤。 林間野鳥驚寅⑴梵,嶺上孤猿聽晚⑵鐘⑶。 雁□冷云生曉檻,虎溪秋月照寒松(賜紫僧虔修。)。 香飛寶殿籠金像,檜倚松窗覆玉容(道士李玄。)。 蝶戀半巖花灼灼,鹿眠深谷草茸茸(觀察推官賜紫金魚袋李□。)。 游僧駐錫心皆佛,老樹擎煙勢似龍(觀察推官賜緋魚袋王三□。)。 竹蔭禪扉⑷青靄合,嵐⑸蒸幽(李壁引作「山」)徑綠苔封(司理參軍掌表奏孟拱辰。)。 流泉繞砌清聲遠,列巘趍門更憧憧。 高吟況愛無塵境(《大典》作「老來欲脫塵寰境」),吟⑹訪空關不厭重⑺。 ⑴ 《大典》作「朝」 ⑵ 《大典》作「曉」 ⑶ 節(jié)度使特時進檢校太尉平章事徐知證 ⑷ 《大典》作「扃」 ⑸ 《大典》作「風」 ⑹ 《大典》作「閒」 ⑺ 管勾旬官賜紫金魚袋鐘敬倫。見《吉石盦叢書》本影印日本高山寺藏宋鈔陳舜俞《廬山記》卷四。 早年通籍蒼龍闕,近日移家仙掌峰。 方朔上書殊未報,平津開閣杳難逢。 騷人章句多懷古,陶令田園且養(yǎng)慵。 近郭離筵黃葉滿,舊山歸路白云重。 洪崖餌術修丹灶,叔夜援琴對酒鐘。 應待軟輪徵入覲,受釐前席始從容。 鐘榮之山千萬峰,琵琶麈湖相疊重。 兩翁入谷起臺殿,半夜空山聞鼓鐘。 猛虎如逢澗邊石,飛龍卻是云間松。 《黃庭》書罷人難見,《鴻寶》披殘手自封。 度壑采芝隨鹿跡,登厓望日躡云蹤。 已知塵世惟堪笑,不是神人定少逢。 辟谷有方桃更美,圍棋無地橘相容。 但馀一念封人祝,未與人間萬事慵。 懶游因病困蒙茸,不獨炎天萬事慵。 七夕邀行齊踴躍,兩人羈絆阻迎逢。 大河平地濤長涌,喬岳清秋霧不封。 次第榮途俱獬豸,迂疏故國且芙蓉。 壯夫激烈悲遲暮,執(zhí)友團圞喜去冬。 久避鳶肩優(yōu)諫諍,亟推經笥貫中庸。 繁臺禹廟梁王榭,古寺殘碑宋代松。 吾企杜高名不及,汝追枚馬涕何從。 虛疑豪俠輕朱亥,實被文章誤蔡邕。 憤起鐵椎心枉費,曲終焦尾意還濃。 不爭期約慚牛女,恐使流傳笑駏蛩。 末俗但知張市虎,異時誰切辨衣蜂。 云吁世路聊三徑,敢說天門尚九重。 寵豈盡軒衛(wèi)國鶴,畫宜偏駭葉公龍。 菟園卜筑鄰猿島,茅屋昏晨接梵鐘。 修竹雁池雖慘慘,水花云葉固溶溶。 悔將朱紱拋漁艇,誓住丹丘學老農。 為底回驄孤蟋蟀,徒思臨沼共鰅鳙。 踟躕莫畏風沙瞇,吊唁應愁輦路沖。 許過只須圖酩酊,有談毋遽及徽宗。 圣代三儀典秩宗,早辭簪笏遂高蹤。 不妨居士稱金粟,自羨留侯訪赤松。 世卜休明瞻瑞鳳,人看玄德望猶龍。 禪心不染空為觀,至道無名淡是濃。 法寶六時翻貝葉,星冠七蕊制芙蓉。 山中使者除朝請,林下高僧日過逢。 麈尾言言推理窟,鵬鬐語語落談鋒。 人天壽域開三泖,斗極星躔應五茸。 彩服錦章光熻赩,卿云靈靄氣蔥蘢。 飄飄仙樂清都近,優(yōu)渥君恩紫誥重。 憶昨明禋開秩典,曾陪泰畤奠圓琮。 彤墀響識尚書履,蒼玉聲寒禁苑鐘。 已見朝端咨上理,寧陳禪草議東封。 法宮論道參宸幄,太廟升歌預辟雍。 喜對圣明多獻替,恥隨時俗競周容。 角巾便掛青門柳,野服行攜綠玉筇。 姑射餐霞嬌雪貌,陽和晞發(fā)蕩云胸。 賜袍膝下斑衣映,載酒門前籃舉從。 玉樹瓊枝森郁郁,彩鸞丹鷟并嗈嗈。 從教坐閱僧祗劫,歲歲稱觴祝九峰。 御溝殘雪欲無蹤,霧柳煙梅認岸容。 處處新醪皆美味,家家春服已輕褣。 一年花月雖同賞,萬事悲歡苦異悰。 游騎莫誇紅叱撥,老人偏似翠龍鐘。 枯筇不向門前擲,舊友唯于夢里逢。 只是孫兒常置膝,備將寒儉托吾宗。 關東擅勝玉芙蓉,琢立嬋娟似劍鋒。 迥壓海天光萬頃,深藏福地翠千重。 月輝常在通晨夕,雪色長留混夏冬。 爽氣自成林下籟,清聲幽咽壑中淙。 三山鰲頂差堪比,五岳王畿不可宗。 白石何曾女媧鍊,蒼松不受始皇封。 紛紜塵土無仙骨,縹緲煙霞斷俗蹤。 逸興忽隨云外鶴,游心寧作蟄中龍。 云巒遙想金風緊,星漢閑看劍氣沖。 物表棲遲神汗漫,人間偃息發(fā)髼松。 欲期采藥迷方術,只學耕巖問古農。 送子不堪懷絕獻,追仙無契坐高舂。 錦囊定是盈盈佩,布襪遙知密密縫。 何日爛柯歸故里,對人驚殺飯成蜂。 峽過西陵秀自鐘,明公遇主更寅恭。 華陰經學尊楊震,江左時名借顧雍。 銓部昔年收白屋,銀臺封事入金墉。 陪京曾統(tǒng)舟師役,截海全清戍壘烽。 網紀百僚歡圣日,班行八座躡仙蹤。 獨持邦法秋為省,常待家租歲有供。 置驛賓朋頻請謝,楗扉文史每從容。 望中霞色三千丈,賦里煙花幾萬重。 緱氏玉笙吹似鳳,關門紫氣識猶龍。 篸山不隔玄君宅,衡岳長連石廩峰。 早曙此時餐沆瀣,清尊何處傍芙蓉。 授書客去將辭漢,圯上還能訪赤松(以上《西署集》卷七)。 南岳何年奠此封,浮來片片玉芙蓉。 遙瞻上界馀千仞,初入名山第一峰。 洞口朱明懸舊跡,祠旁丹灶覓遺蹤。 云深羽客差能指,酒熟居人尚可供。 暫息欲移香石榻,數聲猶似定林鐘。 月明半帶霜華冷,山色圍將紫翠重。 杳杳仙源知不遠,迢迢清夢未能逢。 朝來濟勝愁無具,安得茅家杖作龍。 偶攜山物饋諸公,明日都來問所逢。 心口未曾期吐露,圖詩先已解形容。 玎玲環(huán)佩高低澗,縹緲簧笙遠近松。 正御風將還白鶴,忽隨云又上蒼龍。 當門攢秀青巉絕,繞屋流陰素疊重。 豈念頹齡蟠鼠思,故將奇遇送萍蹤。 雖難似我飄翩步,還可平君蒂芥胸。 語罷忽通南郭子,不知賓主更何從。 建溪百折徑千重,上有精廬敞碧峰。 盡訝樓臺開翡翠,多言閣道倚芙蓉(城名)。 平臨島嶼偏宜月,俯瞰煙霏半在松。 仙客好居時獨往,大夫能賦幾相從。 靜中名理虛為指,物外行藏幻是蹤。 舊日李膺門下士,閩云南望憶登龍。 頻年多病鬢髼松,遭世如何又鞠詾。 翟戶久關稀見客,楊書方草少知儂。 機心息后偏求靜,豪氣消來敢露鋒。 攜被煮茶貧魯望,倚樓披氅老王恭。 常思少友輸高義,幾恨幽居隔亂峰。 爭識手中摛錦繡,最憐泥底蟄蛟龍。 談霏玉屑誰相厭,度豁金天亦可宗。 跡放不辭游更遠,逢窮其奈歲仍兇。 天臺訪處須尋阮,蔣麓行時莫吊颙。 山勢北來臨曠野,地形西走戴高墉。 潭深百尺湍應溢,石老千秋蘚自封。 訪友風流追剡曲,觀棋氣像想巴邛。 金波影動前林月,錦瑟聲傳遠壑松。 滿目風煙詩有債,驚心興廢事無蹤。 青毛罥樹尋常見,綠發(fā)棲巖忽漫逢。 厓竹覆溪穿翠密,岸花埋徑踏蒙茸。 林扉寂寂經旬閉,云碓寥寥盡日舂。 方信岳陽三入眼,莫嫌云夢一吞胸。 淹留謝屐披陳跡,邂逅張槎挹舊容。 歸峽白云翩似鶴,隨風黃葉駭如蜂。 攀登玉局塵緣盡,采掇瓊芝道氣濃。 茅洞一樽凝琥珀,杜陵雙劍吐芙蓉。 陶巾已側三杯足,班筆還投萬事慵。 醉興淋漓從落佩,秋懷憀慄費移筇。 藏兵古堞風霜老,卜鼎遺墟歲月重。 板閣梵殘眠可著,柳磯苔凈釣堪供。 徂年旅況驚新雁,永夜愁吟替暗蛬。 潛嶺此時孤并轡,岬寮前歲荷相從。 高歌激烈長虹起,破帽攲斜壯發(fā)沖。 依舊夢迷東學雨,至今魂爽上方鐘。 匡時有策悲吾道,學稼無方愧老農。 契托后生情慕陸,身依良宰政追龔。 惟耽遇客傾懷抱,不愿乘時學奮庸。 收拾曩游成一軸,筆端波浪盡溶溶。 余于去年秋薄。游寶蓋山。到深源寺。有故經還。今春陪家尊。仍攜妹婿慎伯順,鄉(xiāng)老李士毅。更訪前日之未盡訪者。遂得恣意焉。槩山之最高者石臺。而邈爾絕世。凜不可留。寺有閔斯文漬所著碑文。頗多怪誕不經之說。此外文殊,靈隱,兜率,圣住,安心等庵。皆幽夐可觀。所歷皆有詩。至如慧精,玄溪,白蓮。即庵之尤小者。而日暮不得窮討。還憩深源。令伯順把華走草二十韻。凡目收耳攬手攀足踏者。不暇覃思。率爾口授。疵瑕難掩。任觀者恕之。時壬寅春三月。 橫槎疊棧度深松,客上層臺路幾重。 山逼帝居同落雁,寺藏巖底若蟠龍。 祥光尚帶楹間石,瑞氣長浮檻外峰。 巧把神毫妝繡繪,輕揮鬼斧削芙蓉。 金豬飲羽開千界,玉象分形辟兩宗。 波滿鐵槽泉自滴,畫殘崖碣蘚仍封。 羅王徼福徵前事,麗相參禪記異蹤。 誕說真堪資笑謔,仙區(qū)更可放疏慵。 文殊寶剎依俙過,靈隱詩僧恍惚逢。 遙望慧精幽徑斷,暫登兜率彩霞濃。 耽眠為輟安心磬,沃渴才休圣住筇。 最是深源重訪釋,居然節(jié)序已經冬。 披林乍對玄溪塔,嗝岫猶傳白社鐘。 花落武陵紅爛熳,草生滁澗綠蒙茸。 停流靜樹吟邊入,獨鶴孤云眼底供。 卻哂游臺誇勝賞,何勞陟華蕩塵胸。 斑衣幸得元方御,赤壁還兼二客從。 樂趁佳辰沾圣渥,憂傾細酌念春農。 關關別恨聞禽語,漠漠韶光見岸容。 此去縣齋知不遠,莫愁西日下高舂。 庭心雨過草茸茸,剝啄聲驚午睡濃。 豳土能傳勤苦俗,長沮甘作隱淪蹤。 原疇近日須耰耟,鄰社多情理屨筇。 山里深居無四序,田間生計有三農。 花開葉謝徒嬗改,月耨云耕任懶慵。 偶爾公田謀斗秫,樂哉園徑倚孤松。 閒人不覺頒新歷,天序翻驚過季冬。 百卉風吹生靄靄,千門雷動辟重重。 新陽小徑??鸪觯?zhèn)日前鄰土鼓鼕。 可是一春逢好節(jié),誰將三事起衰儂。 田功難問開蓮遠,家務何知覓栗雍。 賴有村翁知節(jié)候,居鄰衡宇得追從。 西疇耕作今時可,東陸陽和是月逢。 布谷催春啼處處,溪流經雨潤溶溶。 開菑烏?朝堪借,馌畝黃粱夜可舂。 多謝蓑衣煩告語,強攜藜杖策龍鐘。 草心溪長多時綠,花氣川蒸一色彤。 生理可資瓶里粟,淳風相報社中傭。 田疇袯襫須勤業(yè),鄰里衣冠有禮容。 一粒終看收萬顆,西成時節(jié)見星龍。 白首歸來種萬松(首句原唱),胄山南指大茅峰。 煙霞彩翠成千色,巖岫回環(huán)度幾重。 第八仙都名跡在,萬家敞地吉占逢。 望云未解宣風組,擁節(jié)思攜訪岳筇。 手植喬林經歲月,躬親負土謝徒傭。 邠卿石自生前立,邵伯膏皆去后醲。 再世同藏遵蓋祔,兩朝三命益銘恭。 科名屢見孫枝發(fā),節(jié)鉞頻聽雁序噰。 畿輔神君曾繪象,甘泉賢母亦圖容。 地靈精爽時歸鶴,樹古之而欲作龍。 讀禮身常依石室,移忠勛久勒金鏞。 瀧岡舊德書華表,堂密新陰倚美樅。 舍筑三年申永慕,墳加四尺更崇封。 銜哀食尚辭鹽酪,賜奠天教列鼎鐘。 帝念荀何仍降敕,公于韓范合希蹤。 北山衡宇還相望,東野云龍悵莫從。 展墓細尋枯竹遍,出山回顧翠云濃。 清風大鳥應常駐,儉德羔羊是舊縫。 弭節(jié)他時勤過訪,著書甘我老衰慵。 五松深處容棲隱,高臥袁安又一冬⑴。 ⑴ 予僑居舊王府之五松祠與公奇望街宅衡字相望 城隍之神莫詳所自或謂始于唐李德裕之立祠成都而李陽冰縉云城隍神碑則謂惟吳越有之然張說在荊州張九齡在洪州并有祭城隍文可見不始于成都亦不獨行于吳越且蕪湖城隍建于吳赤烏二年則又不自唐始而考城隍名義實權輿于八蠟水庸則并不得謂自吳始矣迨宋以后天下通祀明初雖改從山川壇尋亦復舊今則省府州縣同之熱河向未有神廟壬辰秋督臣周元理以為請即發(fā)帑庇材飭治之或以為熱河故無城池于名毋乃不稱余曰否否神之號為城隍方隅是保氓庶是依熱河自皇祖締搆山莊以來迄今六十馀年民物恬熙井里殷富五廳??屬咸臻阜寧儼然一大都會必有默相之者記不云乎有功于民能捍災御患則祀之則熱河城隍之宜備祀典于禮誠不可闕且行宮石城崇墉屹峙武列三源安流導和何不可以循名徵實又詎在列雉重闉環(huán)濠曲塹方足以當斯義哉越癸巳夏五月工蕆余適臨幸山莊親致瓣香以落之作詩紀成并序緣起俾揭諸麗牲之石且告所司慎厥事焉 八蠟分明紀水庸,謂由唐始見猶壅。 興州久矣民人聚,新廟于焉鑒饗供。 佐帝佑氓宜有祀,御災錫祉愿無封。 燕公椒奠曾攄悃,洪武泥涂或不恭。 避暑石城皇祖建,廣仁云嶺圣慈從。 昭靈助順萬年賴,薦禮申誠此日逢。 猛獸毒蟲消百戾,春祈秋報走三農。 七言用代豐碑泐,土吏欽哉奉秩宗。 勒圍⑴克后逾三月,西里當前限幾峰。 近穴咽喉賊固守,截碉寨柵我橫沖⑵。 分兵合隊皆中(去聲)要,下壓上批都礪鋒⑶。 縱火因風天助順,登巒乘夜眾摧兇⑷。 遂能據險成殊績,將更相機蕆偉庸。 佇俟紅旗朝夕至,永消蠻觸靖巴賨。 ⑴ 即勒烏圍急呼之則為勒圍故向亦有勒歪之稱 ⑵ 阿桂自八月望攻克勒烏圍以后統(tǒng)兵乘勝罙入進抵西里其地為促浸要隘賊眾悉力守御攻之頗不易近已克其阿穰曲腔達坂等處而西里正碉尚未能得因于其下接拿木柵十七座繞出西里第二峰之右用炮旁轟賊寨亦未攻破復籌于現拿木柵之下再接數柵橫截賊后使其不能相顧茲據阿桂奏西里第二山峰名奔布魯木新拿木柵即在山峰木城兩碉之下西里正寨之上其地為賊人鎗炮所易及必須分賊之勢始可拿柵逼進隨派福康安等前行防衛(wèi)拿柵官兵而令額爾特等隨進拿柵又派普爾普等為第二隊續(xù)行而第三隊之烏什哈達等即令??隨拿柵以進海蘭察等為各路策應鼓行而前 ⑶ 閏月廿九十一月初一我兵兩次乘夜迅往從賊人鎗炮如雨之中步步拿柵而進接拿十馀柵環(huán)繞山峰兩碉寨之后越過山脊而東圍其三面惟向東一面陡險尚有微徑賊仍負隅不動因于初三日晚令額森特帶兵千馀赴西里山腿盡處合攻而令海蘭察督兵趕拿木柵復派??蛋驳葟淖筮M攻普爾普等向上攻打海蘭察率官達色等直取奔布魯木山峰木城部署既定三隊分頭搶撲 ⑷ 海蘭察督兵直抵山峰木城之下奮力亟攻賊人抵拒鎗石交下攻至二更拋擲火彈百馀燃及賊人木城外所積枯枝橫木值大風忽作火勢蔓延燒至木城官兵乘勢騰涌而上群賊踉蹌竄出官兵尾追殲殪及追急墜崖死者甚多其不敢出城者均成灰燼時??蛋矌Пト敫鞯锊⒋┑飰v火焚燒官兵四面合圍賊不能逸亦均斃于火普爾普等仰攻碉座賊見官兵勢猛且各處煙焰蔽天力不能支跳碉而遁官兵鎗箭追擊復多殲戮時已三更官兵三隊合并自上壓下至西里正寨賊人一面抵御一面奔逃遂將寨落克取復分兩翼抄出克其寨后山包及迤下山腿碉卡將及四更已壓至溝邊額森特等復攻克西里山腿盡處木城并克雅瑪朋前兩碉此次通計得木城九大寨四石碉七石卡數十殺賊百馀所獲鎗矛等物無算現擬攻??雅瑪朋東之舍勒固租魯及阿禳曲左山腿下之瓦喇占奏至為之欣慰即敕部議敘海蘭察及領隊大臣等其隨隊奮勇兵丁各賞一月錢糧以示獎勸官兵屢勝勇氣倍增賊勢日就窮蹙自可席捲而入掃穴擒渠指日惟盼紅旗之至 溟渤沖融積氣舂,必東爭見眾流從。 歸湍汨汨如奔馬,逝水滔滔自鑿龍。 只為一心思會極,終能萬折得朝宗。 由來坎德如斯盛,有似侯邦執(zhí)禮恭。 趍海誠深流日夜,尊王儀儼列璜琮。 恩波左海懷前代,文物明堂愴舊蹤。 江漢即今遵禹跡,薊遼何處覓堯封。 壇成大報肇殷祀,門揭華扁寓圣悰。 云漢擎來偏起感,韶英奏罷覺沾胸。 傷心魚水堂前水,尚復東流雨后淙。 吾聞天用莫如龍,顯晦飛潛造化鐘。 縱賴靈蟠能自奮,必乘云彩鎮(zhèn)相從。 噓成五色東南氣,歘吸三光上下蹤。 川劈支祁移窟宅,岳霾膚寸澤鴻溶。 轟霆擊水三千里,迅翼沖霄九萬重。 車蓋羽衣紛閃冉,玉鱗金甲亂橫縱。 燕虹貫曜驪珠白,漢火吹炎瑞霱彤。 蹙破青冥行雨急,??揚滄渤怒濤舂。 漫誇鵬背摩天漢,俯視鰲頭戴海峰。 白日羾騰爭用壯,玄間神變倏飛沖。 風云嘉會斯為感,賢圣相須亦系逢。 德協時乘光御極,誠孚利見喜登庸。 黃軒圖表河宗寶,赤帝祥開沛上封。 夢葉釣璜收渭聘,歡深魚水起耕農。 試看龍德當陽泰,終使鴻名煥景鐘。 自是精神融契合,更須經濟蘊心胸。 葉公可戒非真好,易象宜徵亢悔兇。 幸際明良開景運,載瞻吁咈正朝容。 春回禁苑韶光動,王在靈臺紫氣濃。 文墨小臣重獻頌,震邦千載樂熙雍。 ① 是日莼客招飲,同席者郁庵、胡僧、沙鷗廬詞客,初晤子璇、昱彤。 抃舞靈鰲戲澒溶,眾仙員嶠步躘蹱。 培塿不用三休已,江海偏宜九譯重。 憶昔識韓云叆叇,于今說項鬢髼松。 黯苔侵石頻生癬,霪雨連旬孰療齈。 擎炬荷苞思桂楫,隔波林觀咽昆籦。 翠翻千蓋秋安在,黃爍孤盤望又逢。 隨分陰晴容小立,向人談笑任長慵。 美人俠隱湮梅鶴,辭賦碑銘溷駏蛩。 月為徐開持凈鑒,天其盡覆拄深庝。 時聞?chuàng)艽檀箺l下,鯽鱔鳙鰱鯖鯇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