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照蘭宮,秦女坐窗中。 柳葉來眉上,桃花落臉紅。 拂塵開扇匣,卷帳卻薰籠。 衫薄偏憎日,裙輕更畏風(fēng)。 處處聞蟬響,須知五月中。 龍潛淥水穴,火助太陽宮。 過雨頻飛電,行云屢?guī)Ш纭?div class="gwzqw2p" id='poem_sentence_2_6881_comment'> 蕤賓移去后,二氣各西東。 越嶺南濱海⑴,武都西隱(一作陷)戎⑵。 雄黃假名石⑶,鷣鳥遠難籠。 詎有隳腸計,應(yīng)無破腦功。 巴山晝昏黑,妖霧毒濛濛。 ⑴ 越嶺:指南方一帶山嶺。南方為古代百越聚居之地,故稱。 ⑵ 武都:武都山,在今四川省綿竹縣北?!杜f唐書·地理三·隴右道》(卷四十):“武州下:隋武都郡,武德元年置武州……天寶元年改為武都郡,乾元元年復(fù)為武州。 ⑶ “雄黃”句:雄黃一名黃金石,古人以為生山之陽,是丹之雄,故名雄黃。并參注。 天寶遺馀事⑴,元和盛圣功。 二兇梟帳下,三叛斬都中⑵。 始服沙陁虜,方吞邏逤戎⑶。 狼星如要射⑷,猶有鼎湖弓⑸。 ⑴ “天寶”句:指唐玄宗天寶年間,朝政紊亂,最終導(dǎo)致安史之亂,自此藩鎮(zhèn)跋扈不臣。 ⑵ 楊惠琳,李師道傳首京師,劉辟、李锜、吳元濟腰斬都市 ⑶ (沙陀、突厥,自元和初,始通中國)。(邏逤:唐時吐蕃之都城,故阯在今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此借指吐蕃) ⑷ 狼星:星名。《史記·天官書》:“其東有大星曰狼,狼角變色,多盜賊?!?/div> ⑸ 鼎湖弓:《史記·封禪書》(卷二八):“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胡髯號,故后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 何處生春早,春生云色中。 籠蔥閑著水,晻淡欲隨風(fēng)。 度曉分霞態(tài),馀光庇雪融。 晚來低漠漠,渾欲泥幽叢。 何處生春早,春生漫雪中。 渾無到地片,唯逐入樓風(fēng)。 屋上些些薄,池心旋旋融。 自悲銷散盡,誰假入蘭叢。 何處生春早,春生霽色中。 遠林橫返照,高樹亞東風(fēng)。 水凍霜威庇,泥新地氣融。 漸知殘雪薄,杪近最憐叢。 何處生春早,春生曙火中。 星圍分暗陌,煙氣滿晴風(fēng)。 宮樹棲鴉亂,城樓帶雪融。 競排閶闔側(cè),珂?zhèn)?/span>自相叢。 何處生春早,春生曉禁中。 殿階龍旆日,漏閣寶箏風(fēng)。 藥樹香煙重,天顏瑞氣融。 柳梅渾未覺,青紫已叢叢。 何處生春早,春生江路中。 雨移臨浦市,晴候過湖風(fēng)。 蘆筍錐猶短,凌澌玉漸融。 數(shù)宗船載足,商婦兩眉叢。 何處生春早,春生野墅中。 病翁閑向日,征婦懶成風(fēng)。 斫筤天雖暖,穿區(qū)凍未融。 鞭牛縣門外,爭土蓋蠶叢。 何處生春早,春生冰岸中。 尚憐扶臘雪,漸覺受東風(fēng)。 織女云橋斷,波神玉貌融。 便成嗚咽去,流恨與蓮叢。 何處生春早,春生柳眼中。 芽新才綻日,茸短未含風(fēng)。 綠誤眉心重,黃驚蠟淚融。 碧條殊未合,愁緒已先叢。 何處生春早,春生梅援中。 蕊排難犯雪,香乞(音氣)擬來風(fēng)。 隴迥羌聲怨,江遙客思融。 年年最相惱,緣未有諸叢。 何處生春早,春生鳥思中。 鵲巢移舊歲,?羽旋高風(fēng)。 鴻雁驚沙暖,鴛鴦愛水融。 最憐雙翡翠,飛入小梅叢。 何處生春早,春生池榭中。 鏤瓊冰陷日,文縠水回風(fēng)。 柳愛和身動,梅愁合樹融。 草芽猶未出,挑得小萱叢。 何處生春早,春生稚戲中。 亂騎殘爆竹,爭唾小旋風(fēng)。 罵雨愁妨走,呵冰喜旋融。 女兒針線盡,偷學(xué)五辛叢。 何處生春早,春生人意中。 曉妝雖近火,晴戲漸憐風(fēng)。 暗入心情懶,先添酒思融。 預(yù)知花好惡,偏在最深叢。 何處生春早,春生半睡中。 見燈如見霧,聞雨似聞風(fēng)。 開眼猶殘夢,抬身便恐融。 卻成雙翅蝶,還繞庳花叢(一本傍人驚屢壓,魂逐牡丹叢)。 何處生春早,春生曉鏡中。 手寒勻面粉,鬟動倚簾風(fēng)。 宿霧梅心滴,朝光幕上融。 思牽梳洗懶,空拔綠絲叢。 何處生春早,春生綺戶中。 玉櫳穿細日,羅幔張(上聲)輕風(fēng)。 柳軟腰支嫩,梅香密氣融。 獨眠傍妒物,偷鏟合歡叢。 何處生春早,春生老病中。 土膏蒸足腫,天暖癢頭風(fēng)。 似覺肌膚展,潛知血氣融。 又添新一歲,衰白轉(zhuǎn)成叢。 何處生春早,春生客思中。 旅魂驚北雁,鄉(xiāng)信是東風(fēng)。 縱有心灰動,無由鬢雪融。 未知開眼日,空繞未開叢。 何處生春早,春生濛雨中。 裛塵微有氣,拂面細如風(fēng)。 柳誤啼珠密,梅驚粉汗融。 滿空愁淡淡,應(yīng)豫憶芳叢。 迥破林煙出,俯窺石潭空。 波搖杏梁日,松韻碧窗風(fēng)。 隔水生別島,帶橋如斷虹。 九疑南面事,盡入寸眸中。 仙院御溝東,今來事不同。 門開青草日,樓閉綠楊風(fēng)。 將犬(一作火)升天路,披云(一作霓)赴月宮。 武皇曾駐蹕,親問主人翁。 早(一作蚤)忝金馬客,晚(一作暮)為商洛翁。 知名四海內(nèi),多病一生中。 舉世往還盡,何人心事同。 幾時登峴首,恃(一作懷)舊揖三公。 冊命出宸衷,官儀自古崇。 特膺平土拜,光贊格天功(一作宮)。 再佩扶陽印,常乘鮑氏驄。 七賢遺老在,猶得詠清風(fēng)。 視事畫屏中,自稱三癖翁。 管弦泛春渚,旌旆拂晴虹。 酒對青山月,琴韻白蘋風(fēng)。 會書團扇上,知君文字工。 三秋傷望眼(一作遠望),終日哭(一作泣)途窮。 兩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 看朱漸成碧,羞日不禁風(fēng)。 師有金篦術(shù),如何為發(fā)蒙。 軍城臨漢水,旌旆起春風(fēng)。 遠思見江草,歸心看塞鴻。 野花沿古道,新葉映行宮。 惟有詩兼酒,朝朝兩不同。 泥沙難振拔,誰復(fù)問窮通。 莫訝提壺贈,家傳枕曲風(fēng)。 成謠獨酌后,深意片言中。 不進終無已,應(yīng)須荀令公。 別墅洛城外,月明村野通。 光輝滿地上,絲管發(fā)舟中。 堤艷菊花露,島涼松葉風(fēng)。 高情限清禁,寒漏滴深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