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147七絶 1281五律 884七律 1628五排 99七排 21 166四言 5六言 27古體 149樂府 13 6 5 5其他 20聯(lián) 19
共166,分6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下一頁
(續(xù)上)
毛奇齡 1623 - 1716 一首
沈宜修 1590 - 1635 一首
秦士奇 一首
董以寧 1629 - 1670 一首
鄧云霄 一首
陸求可 1617 - 1679 一首
朱彝尊 1629 - 1709 四首
查慎行 1650 - 1728 一首
王士禛 1634 - 1711 二首
舒位 1765 - 1815 一首
余上泗 一首
佟世南 一首
俞士彪 一首
倪堯 一首
儲慧 一首
全祖望 1705 - 1755 一首
冒廣生 1873 - 1959 一首
馮煦 1842 - 1927 一首
劉繼增 1843 - 1905 一首
葉調(diào)元 二首
周貽繁 一首
奕繪 1799 - 1838 三首
姚華 1876 - 1930 一首
姚燮 1805 - 1864 一首
杉木為箄竹作檐,江潮能苦雨能甜。
連朝只飲檐頭雨,翻道江潮錯著鹽。
春思縈人引線添。
井梧初葉露馀沾。
荼蘼開到雨廉纖。

午枕夢聽新乳燕,花篩日轉(zhuǎn)舊垂簾。
無情風絮碧苔黏。
雨送閒愁,煙縈孤悶,燕雀空噪重檐。
怕見素梅銀綻,弱柳金尖。
宿酲消盡,翻多恨,夢魂醒處戀馀忺。
無聊賴。
細細東風,料峭偏略珠簾。

難厭。
闌遍倚,時未暮,轉(zhuǎn)惱綠滿紅添。
一似燒燈挑菜,好事皆嫌。
瑤琴塵滿誰為理,玉簫聲斷不曾拈。
空憐得,春老啼鶯勞攘,常病懨懨(以上《倚聲初集》)。
憶王孫?春閨 明末清初 · 董以寧
東風庭院暗香恬。
半樹梨花壓畫檐。
眉黛無端簇一尖。
晚愁添。
細雨瀟瀟不捲簾。
溪女蓬鬟日召負,擔頭十指尚纖纖。
路逢年少輕調(diào)笑,連袂清歌望酒簾。
一剪梅 冬情 明末清初 · 陸求可
授衣節(jié)后降霜嚴。
深下羅幃,不掛湘簾。
依人蟋蟀下床鳴,斜倚熏籠,暗把香添。

夜長正值一陽潛。
漏水丁丁,愁上眉尖。
情深贏得瘦腰肢,那得梅花,索笑巡檐。
天邊新月兩頭纖。
鏡里晴山萬點尖。
小棹烏篷不用簾。
夜厭厭。
漸覺微風衣上添。
削就蔥根待束,掛將榴火齊炎。
殷勤搓粉為君拈。
愛他金小小,曾近玉纖纖。

數(shù)遍檀郎十指,帶來第五猶嫌。
憑教麗句續(xù)香奩。
解時愁不斷,約了悶翻添。
文貝編成,密鎖華池,懸漿易沾。
愛蘭湯乍嗽,含朱愈瑩;
瓠犀難擬,排玉還铦。
刺繡花勻,縫衣結(jié)扣,持截馀絲不用添。
芳津咽,對青梅一點,軟卻慵拈。

早鴉啼遍前檐。
悄叩罷、潛將心事占。
見輕塵動處,歌時定啟;
愁眉展后,齲慣休嫌。
忍病先寒,因嬌或噤,佇想頻銜素指纖。
相思字,漫沉吟齧筆,退了毫尖。
⑴ 《釋名》曰:口下曰承漿?!夺樉慕?jīng)》曰:承漿,一名懸槳也。醫(yī)家口齒方有唐邵英俊《排玉集》:司馬相如作賦,把筆嚙之似魚。
十二層樓敞畫檐(杜牧)。
偶然樓上卷珠簾(司空圖)。
金爐檀炷冷慵添(劉兼)。

小院回廊春寂寂(杜甫),朱欄芳草綠纖纖(劉兼)
年年三月病懨懨(韓偓)。
簾。
傍檻,依檐。
防客見,避花嫌。
平鋪湘簟,斜搭吳襜。
額飄風細細,鉤映月纖纖。
更無人處垂地,但有香時透奩。
試問陰陰芳樹底,后堂玉笛是誰拈。
江南好,春暮雨簾纖。
魚子天晴初出水,鼠姑風細不鉤簾。
底事惱江淹。
《倚聲初集》詞尾注:鼠姑,牡丹也。
小婢弄香奩。
宮餅籠中幾個添。
細雨如塵人乍醒,纖纖。
榆莢縋墻水半淹。

曉漏報瓊簽。
鸚鵡驚寒促下簾。
愁鎖眉峰慵對鏡,厭厭。
空說吳娘笑是鹽。
虎丘竹枝詞 其三 (玄黓閹茂) 清 · 舒位
春堤風嫩草纖纖,綠上裙腰一道黏。
不信山塘真七里,弓弓量過繡鞋尖。
曉出山頭結(jié)髻尖,負煤歸去更擔鹽。
何當數(shù)刷先人骨,須待長官下令嚴。
按:六額子男結(jié)尖髻。人死,葬年馀,取其骨洗而刷之,至數(shù)次。人病,則謂先人骨不潔,又取刷之。真惡俗也,近稍收斂。
閒倚檻,螺翠淡眉尖。
滿院落花春晝靜,一窗疏雨暮寒添。
不病也懨懨。
春夜暖,漏閣未傳簽。
花陰下,和月捲珠簾。
佛座心香一瓣拈,最憐玉手指纖纖。
低頭拜起顏微笑,求得筒中大吉簽。
槐市最清嚴。
喜辟新居敞畫檐。
月轉(zhuǎn)回廊花映檻,垂簾。
風弄銀鉤戛響尖。

伴侶故鄉(xiāng)淹。
辜負琴樽樂事兼。
繡閣依依渾似夢,愁黏。
便飲香醪不喜添。
天王天女影濃纖,問疾維摩壁上粘。
再向挽花西匯過,涌波穿石有神髯。
⑴ 開元寺有壁肖天王天女及維摩問疾狀國寧寺僧某善畫龍有涌波穿石諸勝
浣溪紗 清末至現(xiàn)當代 · 冒廣生
無計能消天氣忺。
屏山曲曲思懨懨。
暗塵幾日上晶奩。

生怕小姑頻問訊,更妨侍婢起猜嫌。
不將春恨掛眉尖。
江南春 清末民國初 · 馮煦
春寂寂,思厭厭。
薄寒人中酒,微雨燕歸簾。
庭陰竟日東風峭,吹滿櫻桃花一奩。
一籃土產(chǎn)客中添,五彩泥人樣巧纖。
耍貨招牌高掛起,兒童歡喜價難廉。
吃新食品較常添,葷素相參價不廉。
麻雀頭酥鵝頸軟,豆黃餅脆藕圓甜。
按:腐皮包芝麻,凸其中而結(jié)兩首,名“麻雀頭”。包咸菜,卷如春餅,名“鵝頸”。豆餅色黃如圍棋子,磨藕和糖,搏如肉圓,名“藕圓”。
巧將情態(tài)揣香奩,一曲崇臺值一縑。
寫出柔腸真寸斷,不須別恨賦江淹。
愁黯黯,病懨懨。
寒透紗窗曉更添。
天又不晴風又緊,梅花香里暫開簾。
瓶花法,號令極森嚴。
細雨初收親下剪,北風才動莫開簾。
秋水不時添。
彤管助香奩,紅豆慵拈。
西山爽氣上眉尖。
金粉雕零王謝燕,飛入茅檐。

雨夢隔珠簾,云暖風纖。
玉臺人老未應(yīng)嫌。
水殿鴛鴦阿閣鳳,何憂鶼鶼。
粉妒胸酥,紅欺腮玉,芳情一翻柔纖。
倩女心癡,返魂蘇小墳尖。
輕盈萬點隨流水,待招來、高掛晴簾。
悵飛花,愁也厭厭,病也厭厭。

黯然蝶掠蜂黏。
又絆游絲浪絮,飄蕩相兼。
清明近也,一抔凈土誰添。
前身萼綠埋香冢,長蘭苗、露淚猶甜。
吊春歸,才卷珠簾,又下珠簾。
低頭日日寄人檐。
倚肩泥水黏。
磨礱不厭競尖纖。
及鋒今更铦。

升斗計,未須廉。
呼聲如令嚴。
將軍武庫耀明蟾。
仗伊三寸磏。
淚與飛花墮,愁如亂草添。
怕招燕子不鉤簾。
恰又重幃早下怕明蟾。

燈氣昏羅帳。
塵絲閉玉奩。
年年三月病懨懨。
那有一分春意到眉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