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168七絶 50五律 1五排 5 65四言 23六言 7古體 624樂府 17 1 40 11辭賦 2 10其他 20聯(lián) 4
共624,分20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魏晉
袁嶠之 九首
南北朝
元恭 498 - 532 一首
劉峻 462 - 521 一首
劉鑠 431 - 453 一首
周弘正 496 - 574 一首
張率 475 - 527 一首
無名氏 二首
江淹 444 - 505 一首
沈約 441 - 513 一首
清遠(yuǎn)道士 一首
溫子升 495 - 547 一首
王僧孺 464 - 521 一首
蕭綱 503 - 551 二首
謝朓 464 - 499 二首
費(fèi)昶 一首
鮑照 416 - 466 一首
無名氏 二首
楊廣 569 - 618 一首
孟郊 751 - 814 一首
四眺華林茂,俯仰晴川渙。
激水流芳醪,豁爾累心散。
遐想逸民軌,遺音良可玩。
古人詠舞雩,今也同斯嘆。
⑴ ○戲鴻堂帖十?!对娂o(jì)》三十三。又輿地紀(jì)勝十引漁一韻。
環(huán)宇記云。按記云魏太祖都之城內(nèi)諸街有赤闕南面西頭曰鳳陽門。上有鳳二枚。其一飛入漳水。其一仍以鎖絆其足。鄴人舊歌曰:
鳳陽門內(nèi)天一半。
上有金鳳相飛喚。
欲去不去著鎖絆
⑴ ○太平寰宇記五十五相州鄴縣鳳陽門。
《晉書》曰:晉元康中。趙王倫既篡。洛中有童謠。數(shù)月而齊王、成都、河間義兵同會誅倫。按成都西藩而在鄴。故曰虎從北來。齊東藩而在許。故曰龍從南來。河間水區(qū)而在關(guān)中。故曰水從西來。齊留輔政。居于宮西。有無君之心。故曰登城看也。
虎從北來鼻頭汗。
龍從南來登城看。
水從西來河灌灌。
⑴ ○《晉書》五行志?!端螘肺逍兄??!对娂o(jì)》四十四。
梅花落已盡,柳花隨風(fēng)散。
嘆我當(dāng)春年,無人相要喚(同上)。
愛子好情懷,傾家料理亂。
攬裳未結(jié)帶,落托行人斷(同上)。
雜詩 魏晉 · 無名氏
玉釵色未分,衫輕似露腕。
舉袖欲障羞,回持理發(fā)亂。
⑴ ○玉臺新詠十作近代雜詩?!对娂o(jì)》四十三。
郁藹非真墟,太無為我館。
玄公豈有懷,縈蒙孤所難。
落鳳控紫霞,矯轡登晨岸。
寂寂無濠涯,暉暉空中觀。
隱芝秀鳳丘,逡巡瑤林畔。
龍?zhí)霠栃?,八瓊回素旦?div class="qrpfo8v" id='poem_sentence_5_489680_comment'>
瑯華繁玉宮,結(jié)葩凌巖粲。
鵬扇絕億嶺,撫翮凌霄翰。
西庭命長歌,云璈乘虛彈。
八風(fēng)纏綠宇,叢煙豁然散。
靈童擲流金,太微啟璧案。
三光折腰舞,紫皇揮袂贊。
冬至詩 魏晉 · 李氏
靈象尋數(shù)回,四氣平運(yùn)散。
陰律鼓微陽,大明啟修旦。
感興時(shí)來興,心隨逝化嘆。
式宴集中堂,賓客盈朝館
⑴ ○《類聚》三。《御覽》二十八。《詩紀(jì)》三十七。
翕如翔云會,忽若驚風(fēng)散。
分給懷離析,對樂增累嘆。
⑴ ○《初學(xué)記》十八?!疱职浮K木洚?dāng)為前篇佚文。
北魏 · 元恭
朱門久可患,紫極非情玩。
顛覆立可待,一年三易換。
時(shí)運(yùn)正如此,惟有修真觀。
⑴ ○魏書前廢帝紀(jì)。北史節(jié)閔皇帝紀(jì)?!对娂o(jì)》百八。
① 《詩紀(jì)》云。藝文作劉峻。英華次元帝后而逸其名?;蛞詾樵墼姟7且?。
鼓枻浮大川,延睇洛城觀。
洛城何郁郁,杳與云霄半。
前望蒼龍門,斜瞻白鶴館。
槐垂御溝道,柳綴金堤岸。
迅馬晨風(fēng)趨,輕輿流水散。
高歌梁塵下,縆瑟荊禽亂。
我思江海游,曾無朝市玩。
忽寄靈臺宿,空軫及關(guān)嘆。
仲子入南楚,伯鸞出東漢。
何能棲樹枝,取斃王孫彈。
⑴ ○《類聚》二十九、廣《文選》九并作江州還入石頭詩。文苑英華二百八十九逸作著名?!对娂o(jì)》九十。
凄凄含露臺,肅肅迎風(fēng)館。
思女御欞軒,哀心徹云漢。
端撫悲弦泣,獨(dú)對明燈嘆。
良人久徭役,耿介終昏旦。
楚楚秋水歌,依依采菱彈(○玉臺新詠三?!对娂o(jì)》四十五。)。
四時(shí)易荏苒,百齡倏將半。
故老多零落,山僧盡凋散。
宿樹倒為查,舊水侵成岸。
幽尋屬令弟,依然歸舊館。
感物自多傷,況乃春鶯亂。
⑴ ○《類聚》三十六。文苑英華二百三十?!对娂o(jì)》百一。
遙夜忘寐起長嘆。但望云中雙飛翰。
明月入牖風(fēng)吹幔。終夜悠悠坐申旦。
誰能知我心中亂。終然有懷歲方晏。
⑴ ○文苑英華百九十三?!稑犯娂肺迨濉!对娂o(jì)》七十九。
《晉書》載記曰:慕容本名。尋以讖記。乃去夬。以垂為名。慕容雋僣號。封重為吳王。徙鎮(zhèn)信都。太元八年。自稱燕王。
慕容攀墻視,吳軍無邊岸。
我身分自當(dāng),枉殺墻外漢。
白雪曲 南北朝 · 朱孝廉
凝云沒霄漢,從風(fēng)飛且散。
聯(lián)翩下幽谷,徘徊依井干。
既興楚客謠,亦動(dòng)周王嘆。
所恨輕寒早,不迨陽春旦
⑴ ○謝宣城詩集二。文苑英華三百三十一?!稑犯娂肺迨?。《詩紀(jì)》五十八。
見上客兮心歷亂,送短詩兮懷長嘆。
中人望兮蠶既饑,燮蹀暮兮思夜半(○本集二。)。
凄鏘笙管遒,參差舞行亂。
輕肩既屢舉,長巾亦徐換。
云鬢垂寶花,輕妝染微汗。
群臣醉又飽,圣恩猶未半
⑴ ○《初學(xué)記》十五?!对娂o(jì)》七十四。
我本長殷周,遭罹歷秦漢。
四瀆與五岳,名山盡幽竄。
及此寰區(qū)中,始有近峰玩。
近峰何郁郁,平湖渺?漫。
吟俯川之陰,步上山之岸。
山川共澄澈,光彩交凌亂。
白云蓊欲歸,青松忽消半。
客去川島靜,人來山鳥散。
谷深中見日,崖幽曉非旦。
聞子盛游遨,風(fēng)流足詞翰。
嘉茲好松石,一言常累嘆。
忽謂余鬼神,忻君共幽贊。
按:《全唐詩》卷八六二(誤錄)、清阮元道光刊《廣東通志》卷三二九。
⑴ 深、日,清阮元道光刊《廣東通志》卷三二九作“空、石”。
⑵ 曉,清阮元道光刊《廣東通志》卷三二九作“晚”。
⑶ 累,清阮元道光刊《廣東通志》卷三二九作“屢”。
素蝶向林飛,紅花逐風(fēng)散。
花蝶俱不息,紅素還相亂。
芬芬共襲予,葳蕤從可玩。
不慰行客心,遽動(dòng)離居嘆。
⑴ ○文苑英華三百二十九。《詩紀(jì)》百九。
回輿避暑宮,下輦迎風(fēng)館。
散漫輕煙轉(zhuǎn),霏微商云散。
蔓草亙巖垂,高枝起天半
回風(fēng)稍驚水,落光漸斜岸。
妙舞駐行云,清歌入層漢。
晬顏暢有懌,德音良已粲(同上)。
① 《詩紀(jì)》云。陸士衡集亦載此詩。今從樂府作簡文?!疱职?。詩可兩存。
置酒宴嘉賓,矚迥臨飛觀。
絕嶺隔天馀,長嶼橫江半。
日色花上綺,風(fēng)光水中亂。
三益既葳蕤,四始方蔥粲。
⑴ ○《樂府詩集》三十一。陸士衡文集七。《詩紀(jì)》六十七。
枝云間石峰,脈水浸山岸。
池清戲鵠聚,樹秋飛葉散(○《詩紀(jì)》六十九。)。
高宴顥天臺,置酒迎風(fēng)觀。
笙鏞禮百神,鐘石動(dòng)云漢。
瑤堂琴瑟驚,綺席舞衣散。
威鳳來參差,玄鶴起凌亂。
已慶明庭樂,詎慚南風(fēng)彈
⑴ ○本集二?!稑犯娂范??!对娂o(jì)》五十八。又《類聚》四十二引觀、漢、散、彈四韻。
昔余侍君子,歷此游荊漢。
山川隔舊賞,朋僚多雨散。
圖南矯風(fēng)翮,曾非息短翰。
移疾覯新篇,披衣起淵玩。
惆悵懷昔踐,仿佛得殊觀。
赪紫共彬駁,云錦相凌亂。
奔星上未窮,驚雷下將半。
回潮漬崩樹,輪囷軋傾岸。
巖筱或傍翻,石菌蕪修干。
澄澄明浦媚,衍衍清風(fēng)爛。
江潭良在目,懷賢興累嘆。
歲暮不我期,淹留絕巖畔。
⑴ ○本集四作劉中書?!对娂o(jì)》六十。又《類聚》二十七作和劉繪琵琶峽望積布磯詩。引漢、散、觀、亂四韻。草堂詩箋八戲韋詩注引亂一韻。
日靜(玉臺作凈。)班姬門,風(fēng)輕董賢館。
卷耳緣階出,反舌登墻喚。
蠶女桂枝鉤,游童蘇合彈。
拂袖當(dāng)留客,相逢莫相難(○玉臺新詠六?!对娂o(jì)》九十二。)。
苦雨詩 南朝宋 · 鮑照
連陰積澆灌,滂沱下霖亂。
沈云日夕昏,驟雨望朝旦。
蹊濘走獸稀,林寒鳥飛晏。
密霧冥下溪,聚云屯高岸。
野雀無所依,群雞聚空館。
川梁日已廣,懷人邈渺漫。
徒酌相思酒,空急促明彈。
⑴ ○本集八?!对娂o(jì)》五十二。又《類聚》二引亂、旦、晏、岸四韻。
黃絲咡素琴,泛彈弦不斷。
百弄任郎作,唯莫廣陵散(同上)。
慕容出墻望,吳軍無邊岸。
咄我臣諸佐,此事可惋嘆。
⑴ ○《樂府詩集》二十五?!对娂o(jì)》九十六。
天凈宿云卷,日舉長川旦。
颯灑林花落,逶迤風(fēng)柳散。
孤鶴追群,啼鶯遠(yuǎn)相喚。
蓮舟水處盡,畫輪途始半。
江浐各自遙,東西并興嘆。
已熏禪慧力,復(fù)藉(廣弘明集作籍。)金丹捍。
有異三川游,曾非四門觀。
于焉履妙道,超然登彼岸。
⑴ 廣弘明集作逝。注云。三本、宮本作近。
⑵ ○廣弘明集三十?!对娂o(jì)》百二十。
歘駕空清虛,徘徊西華館。
瓊輪暨晨抄,虎騎逐煙散。
惠風(fēng)振丹旌,明燭朗八煥。
解襟墉房內(nèi),神鈴鳴璀璨。
棲景若林柯,九弦空中彈。
遺我積世憂,釋此千載嘆。
怡眄無極已,終夜復(fù)待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