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
雍徹祭賦
宋 · 楊杰 出處:全宋文卷一六三八、《無為集》卷一
王享于祖,
禮終以時。
《雍》詩
所以歌者,
祭器從而徹之。
周頌一章,擇作
永言之用;
宗廟九獻,此為去饌之期。
成王以貴為
一人,祀兼
七世。
歲或舉于祠礿,
時或行于
祫禘。
且謂
盡物盡志者,
孝子之事;
有始有卒者,
圣人之制。
當(dāng)取
正聲,以尊
先帝。
尸初以入,必奏肆以
迎尸;
祭及其終,故歌《雍》而徹祭。
《詩》云:「
至止肅肅,
有來雍雍。
祖考我格,
辟公我從」。
有
眉壽降祥之述,節(jié)
宰夫屏器之容。
篇本附于
臣工,詠而
見意;
時因去其
胙俎,禮
以為恭。
大抵詩
不可廢,廢之則闕;
祀
不可久,
久之則褻。
故我就
靈宇以
行事,揚
正音而后徹。
聲聞于外,且非客出之初;
孝事其先,用作神歸之節(jié)。
豈不以遷其
祭具之謂徹,播以
人聲之謂歌?
徹焉造其禮之備,歌焉報其福之多。
以樂為用,非《雍》則何?
是以小師教于瞽矇,
職當(dāng)諷誦;
君婦廢其
籩豆,音應(yīng)
純和。
惜哉!
周
運否而
大禮衰,魯權(quán)喪而
陪臣侈。
樂奉
祖廟,
義同天子。
雖能享獻以
自大,
莫測聲詩之
所以。
故
孔子謂來助有
二王之后,始可
謳謠;
奚取于
三家之堂,徒彰
僭擬。
則知帝威
穆穆,
上德颙颙。
詩
曲盡于
辭意,禮
告成于
祖宗。
且異夫率
諸侯以祀文,頌
陳清廟;
就
方丘而
祭地,呂奏
黃鐘。
愚嘗因《雍》什之
詠歌,
求詩人之
微妙。
以謂薦可用于
廣牡,禘
可行于
太廟。
及其徹也,又從而聲之,為
萬世之
典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