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帖為傅青主故物。青主云:「少習(xí)榮祿書,致三十年洗除俗氣不盡。欲醫(yī)俗書,惟《仙壇記》耳?!股w即指是本也。
山陰棐幾相因仍,魯公變法與代興。
東坡語睨獨造處,細筋入骨如秋鷹。
特耆大書便垂久,氣壓百代常崚嶒。
誰期狡獪作小字,意與大字如淄澠。
落筆偶誤古不免,未宜批引到發(fā)登。
涪叟不察尋丈勢,乃疑跡出慶歷僧。
愈看愈佳疑者信,識真于此輸廬陵。
蘭言學(xué)使峙風節(jié),峻如衡岳臨湘蒸。
竿牘既絕賓吏簡,得此佳帖為良朋。
秋風欲來苦雨霽,慶榜大啟髦士烝。
獨樹軒中點勘暇,想見臨池方服膺。
真山當日寶是冊,謂醫(yī)俗遇三折肱。
已染鷗波入妍媚,忽杷鳥爪矜神能。
氈蠟流傳有端緒,桑梓典型宜繼繩。
猥蒙持示要題賞,自嘆老腕成枯藤。
作擘窠字慚大硯,鈔夾注書怯寒鐙。
羨君筆法甚精進,紙上綺麗兼飛騰。
正如校文與論學(xué),實事求是不模棱。
擩染諸生得津筏,競丐手墨隨行幐。
諸生好記涪叟語,小字莫作癡凍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