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句因包含“路岐”,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路歧
感知巳賦797年 中唐 · 李翱
 出處:全唐文卷六百三十四 創(chuàng)作地點:陜西省西安市
貞元九年始就州府貢舉人事。其九月。執(zhí)文章一通。謁于右補闕安定梁君。是時梁君譽塞天下。屬詞求進之士。奉文章造梁君門下者。蓋無虛日。梁君知人之過也。亦既相見。遂于有相知之道焉。謂古人遺風。期之名不朽無窮。許拂拭吹噓。初謂面相進也。亦未幸甚。十一月梁君遘疾而歿。漸游于朋友公卿間。往往皆曰。吾久籍子姓名于補闕梁君也。知非面相進也。當時意謂先進遇人特達。皆合有是心。亦未謂知巳之難得也。梁君歿于茲五年。圣人經(jīng)籍教訓文句之旨。而為文將數(shù)萬言。愈昔年見于梁君之文。弗啻數(shù)倍。雖不敢同德古人。然亦常無怍于中心。每歲試禮部。連以文章罷黜。聲光晦昧于時俗。人皆謂之固宜然后先進遇人特達。亦不皆有是心也。方知知巳之難得也。夫見善而不能知。雖善何為。知而不能譽。則如勿知。譽而不能深。則如勿譽。深而不能久。則如弗深。久而不能終。則如勿久。不肖。幸辱于梁君所知。君為之言于人。豈非譽歟。謂其有古人之風。豈非深歟。譽而逮夫終身。豈非久歟。不幸梁君短命遽歿。是以未能有成也。其誰能相繼梁君之志而成之歟。巳焉哉。天之遽喪梁君也。是使之命久迍邅厄窮也。遂賦感知巳以自傷。其言怨而不亂。蓋小雅騷人之馀風也。其辭曰。
戚戚愁苦兮。思釋去之無端。
彼眾人之容易兮。乃志士所難。
自古皆嗟兮。又何怨乎茲之世。
厄窮不達兮。悼知音永逝。
紛予生之多故兮。愧特于世之誰知
圣人教化之旨兮。洵合古而乖時。
自負其中心兮。嗟與俗而相違。
一名五稔兮。尚無成而淹此路岐。
圣賢遑遑兮。極屈辱驅(qū)馳。
中庸之難蹈兮。雖困頓而終不改其所為。
天地之無私兮。曷不鑒照神祇。
心勁直于松柏兮。淪霜雪不衰。
知我忽然逝兮。豈吾道之巳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