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句因包含“百六”,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百六
第 10 句因包含“玲瓏”,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玲瓏
第 10 句因包含“蓬萊”,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蓬萊
第 12、25 句因包含“仙,王喬,鳧舄”,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王喬
第 12 句因包含“赤松”,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赤松
第 14 句因包含“云臺”,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云臺
第 25 句因包含“玉節(jié)”,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玉節(jié)
第 46 句因包含“魚龍”,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魚龍
第 48 句因包含“笙鶴”,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笙鶴
第 51 句因包含“黃鶴”,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黃鶴
第 51 句因包含“三登”,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三登
第 51 句因包含“謫仙人”,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謫仙人
第 60 句因包含“唾成,珠”,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唾成珠
第 61 句因包含“蠟屐”,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蠟屐
第 68 句因包含“砥柱”,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砥柱
第 74 句因包含“馬游”,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馬游
第 75 句因包含“輕車”,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輕車
第 76 句因包含“長風破浪舟”,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破長風浪
第 77 句因包含“天柱”,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天柱
第 79 句因包含“吏隱”,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吏隱
第 85 句因包含“赤壁”,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赤壁
第 86 句因包含“蘭舟”,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蘭舟
第 87 句因包含“題柱”,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題柱
第 87 句因包含“題柱”,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題柱
斗兒有降仙樓詩五百馀言。句語清新。頗多可觀。余實喜之。使渠執(zhí)筆??诤羰厩?span id="uwow6s1" class='bold'>兄弟。兼示閔士澄(泓)要和。時閔在座 清 · 趙正萬
 出處:寤齋集卷二
我東三百六十州,杰構獨數(shù)降仙樓
樓下可建五丈旗,樓上可容萬人稠。
從南至北百馀步,西面闌干幾許
闌干十二亦何意,正對巫山峰十二。
玄虛閣在上頭開,倒影玲瓏蓬萊。
留仙真觀即中央王喬赤松不來。
斜連學仙仙館,直指朝云暮云臺。
重房復壁記名,大抵四百有馀楹。
瑰奇制作默難算,除卻工倕經營
憶我初宰鶴山日,愿一見之壯心目。
是時巡伯即吾友,期以中秋玩月。
與游者誰永清倅,雙飛皂蓋聯(lián)翩至。
玉節(jié)瑩煌鳧舄錯,羅綺簇擁簫笳沸。
清游三日不足,留與新詩后約。
沸江下流浿江,作尹箕城不隔。
暮春三月既望,嘶風驲騎重來訪。
按使亦自中山回,新開大宴高樓上。
東風花柳山水綠,不比往年蕭瑟。
危欄曲曲舞袖張,層巒處處仙娥立。
中流彩舫左右視,應接令人駭且異。
鄰舟漁子金鱗,投上錦筵潑剌。
向暮州人千炬,飛上山頭星宿。
一時散落江水紅,渚禽驚起魚龍走。
夜闌月明仙樂恍惚空外笙鶴。
而今又作主人來,樓閣江山能我識。
黃鶴三登謫仙岳陽飛過朗吟客。
何如前后佩符游,管領風煙欠缺。
況復全家道氣濃,兒子四人來從。
長兒大篇富麗,仲兒近體撞舂。
小兒兩者亦清癯,出口欲令唾成珠。
肩輿前導蠟屐同,西山石路崎嶇。
香檀古臺平寬,山如聳黛江如環(huán)。
游車津是卒本川,其源蓋出吳剛山。
盤回千里勢噴怒,紇骨山高砥柱。
沖波洞入四石穴,日夜沸出山西注。
即知山在水上浮,凜乎不可以久留。
手中牽纜數(shù)十人,已備冰江雪馬游。
快若輕車熟路,勝于長風破浪舟。
玉女金爐天柱,隨處縱觀皆可住。
吏隱松臺爽豁其奈雪深日暮
乾坤冷落不勝清,已見樓東江月生。
何煩絲竹管弦隨,不用紗籠銀燭迎。
緬想坡仙赤壁下,蘭舟不聞攜薖邁。
且問萬里題柱日,光景不及巫山夜。
豈若吾家父子間,良辰樂事周旋。
歸來與坐撫綏軒,率口為賦仙樓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