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35、36 句因包含“蘧瑗,知非五十”,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五十知非
第 37 句因包含“子路”,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子路
第 38 句因包含“顏淵”,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顏淵
第 41 句因包含“尚少”,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尚少
第 37 句因包含“子路”,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子路
第 38 句因包含“顏淵”,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顏淵
第 41 句因包含“尚少”,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尚少
五箴 改過 其四 改過 明 · 文德教
四言詩 出處:東湖先生文集拾遺
人非上圣,孰能無過。
過而能改,其過斯寡。
寡之又寡,可至于無。
無過曰圣,多過曰愚。
為圣為愚,在我而已。
是以君子,必誠其意。
心無過念,矧有過事。
如或有之,即改不吝。
過消善全,其德日新。
胡彼眾人,知過者鮮。
□□憚改,□□遷善。
恥過作非,過久成惡。
我其監(jiān)此,不遠而復。
一念之萌,一言之發(fā)。
必思合誼,惟恐有差。
夜以思過,晝以改之。
武公自悔,賓筵是作。
蘧瑗欲寡,知非五十。
子路喜聞,顏淵不貳。
圣賢□□,矧余□□。
齒之尚少,庸有不知。
今其壯矣,曷不自規(gu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