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句因包含“云散,風流”,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云散風流
甲戌1814九月廿一夜予方有秋興適奎垣以詩見貺清話更闌疊次其韻感賦二律(此詩又載臺銀本《半崧集簡編》。) 其一 清 · 章甫
七言律詩 押侵韻 出處:據(jù)國家圖書館臺灣分館的鈔本為底本,參考連橫《臺灣詩乘》、陳漢光《臺灣詩錄》及臺銀本《半崧集簡編》進行參校。此詩又載臺銀本《半崧集簡編》。
悲秋搔首不勝簪,萬籟無聲秋氣沉。
世味嘗來寒士淡,人情閱至老儒深。
半生事業(yè)羞雙鬢,千古文章共寸心。
吾黨風流云散后,幾曾夜話到于今(江寶釵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