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句因包含“石田,茅屋”,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石田茅屋
第 29 句因包含“大笑”,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大笑
第 37 句因包含“東西,南北,人”,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東西南北人
第 38 句因包含“趿,珠履”,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趿珠履
第 42 句因包含“郢中白雪,吟”,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白雪
七歌集句長吟遣愁,悲歌當哭,我思古人,實獲我心。集七歌。) 明末清初 · 周筼
十年失路誰知己,擾擾塵中未已。
恒饑稚子凄涼,病仆呻吟不起。
當年意氣不肯平,昨日論交竟誰是?
嗚呼一歌兮歌已哀,石田茅屋蒼苔。
園中有棗行人食,忍能對面盜賊
有時長嘆移時,安知我有不平色。
秋風落葉重門,白發(fā)如絲嘆何益。
嗚呼二歌兮歌始放,江客不堪北望。
意中索莫與先異,春草青青覆地。
年年歲歲一床書,不忍見之益愁思。
愁心反覆夢難成,天寒雁度垂淚。
嗚呼三歌兮歌三發(fā),中天夜久明月
北風微雨虛堂秋,昨日之日不可留。
四時不得一日樂,朝夕催人自白頭。
仰天大笑出門去,安得行嘆復坐愁。
嗚呼四歌兮歌四奏,傷心不忍耆舊。
世情付與東流水,窮巷蒼苔知己
巖扉松徑寂寥,東園幾樹桃花死。
愧爾東西南北人,欲向何門趿珠履?
嗚呼五歌兮歌正長雌龍怨吟寒水光。
世人結交黃金,郢中《白雪》且莫吟。
桃花欲開不自覺千里春色人心。
眼前好惡那能定,隔葉黃鸝好音
嗚呼六歌兮歌思遲,一沉一浮會有時。
天寒野陰風景暮,落日疏鐘槐雨。
寂寂寥寥揚子,惟有幽人來去。
何用年年讀書井底看星夢中語。
嗚呼七歌兮悄終曲空庭細雨莓苔(以己意驅遣成語,故無湊集之痕。第七句仍用杜陵原本,因無可集也。存此以備詩中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