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兩黃鵠
 
羹芋魁
 
雙黃鶴
   
思兩鵠
 
陂壞當(dāng)復(fù)
 
方進(jìn)壞陂
 
平陂往復(fù)


《漢書》卷八十四〈翟方進(jìn)列傳·(子)翟義〉~3440~
初,汝南舊有鴻隙大陂,郡以為饒,成帝時(shí),關(guān)東數(shù)水,陂溢為害。方進(jìn)為相,與御史大夫孔光共遣掾行視,以為決去陂水,其地肥美,省堤防費(fèi)而無水憂,遂奏罷之。及翟氏滅,鄉(xiāng)里歸惡,言方進(jìn)請陂下良田不得而奏罷陂云。王莽時(shí)??莺担ぶ凶吩狗竭M(jìn),童謠曰:「壞陂誰?翟子威。飯我豆食羹芋魁。反乎覆,陂當(dāng)復(fù)。誰云者?兩黃鵠?!固?#183;顏師古注曰:「托言有神來告之?!?/span>
典故 
作長城
 
壞長城
 
長城壞
 
長城自壞
 
江左長城
 
塞上長城
 
長城君自壞
 
城如道濟(jì)
 
隳道濟(jì)

相關(guān)人物
檀道濟(jì)


《宋書》卷四十三〈檀道濟(jì)列傳〉~343~
道濟(jì)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經(jīng)百戰(zhàn),諸子又有才氣,朝廷疑畏之。太祖寢疾累年,屢經(jīng)危殆,彭城王義康慮宮車晏駕,道濟(jì)不可復(fù)制。十二年,上疾篤,會索虜為邊寇,召道濟(jì)入朝。既至,上間。十三年春,將遣道濟(jì)還鎮(zhèn),已下船矣,會上疾動(dòng),召入祖道,收付廷尉。詔曰:「檀道濟(jì)階緣時(shí)幸,荷恩在昔,寵靈優(yōu)渥,莫與為比。曾不感佩殊遇,思答萬分,乃空懷疑貳,履霜日久。元嘉以來,猜阻滋結(jié),不義不昵之心,附下罔上之事,固已暴之民聽,彰于遐邇。謝靈運(yùn)志兇辭丑,不臣顯著,納受邪說,每相容隱。又潛散金貨,招誘剽猾,逋逃必至,實(shí)繁彌廣,日夜伺隙,希冀非望。鎮(zhèn)軍將軍仲德往年入朝,屢陳此?。朕以其位居臺鉉,豫班河岳,彌縫容養(yǎng),庶或能革。而長惡不悛,兇慝遂遘,因朕寢疾,規(guī)肆禍心。前南蠻行參軍龐延祖具悉奸狀,密以啟聞。夫君親無將,刑茲罔赦。況罪釁深重,若斯之甚。便可收付廷尉,肅正刑書。事止元惡,馀無所問?!褂谑鞘盏罎?jì)及其子給事黃門侍郎植、司徒從事中郎粲、太子舍人隰、征北主簿承伯、秘書郎遵等八人,并于廷尉伏誅。又收司空參軍薛彤,付建康伏法。又遣尚書庫部郎顧仲文、建武將軍茅亨至尋陽,收道濟(jì)子夷、邕、演及司空參軍高進(jìn)之誅之。薛彤、進(jìn)之并道濟(jì)腹心,有勇力,時(shí)以比張飛、關(guān)羽。初,道濟(jì)見收,脫幘投地曰:「乃復(fù)壞汝萬里之長城!」

簡釋

萬里長城:喻捍衛(wèi)祖國的大將。唐賀知章《送人之軍》:“萬里長城寄,無貽漢國憂?!?/p>


例句

上將得良策,恩威作長城。 姚合 送邢郎中赴太原

樹比公孫大,城如道濟(jì)長。 張九齡 錢王尚書出邊

三邊要高枕,萬里得長城。 杜牧 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亞列出領(lǐng)麾幢十韻


《大般涅槃經(jīng)》卷三〈壽命品之三〉
云何得長壽,金剛不壞身。復(fù)以何因緣,得大堅(jiān)固力。云何于此經(jīng),究竟到彼岸。愿佛開微密,廣為眾生說。云何得廣大,為眾作依止。實(shí)非阿羅漢,而與羅漢等。云何知天魔,為眾作留難。佛說波旬說,云何分別知。云何諸調(diào)御,心喜說真諦。正善具成就,演說四顛倒。云何作善業(yè),大仙今當(dāng)說。云何諸菩薩,能見難見性。云何解滿字,及與半字義。云何共圣行,如娑羅娑鳥。迦鄰提日月,太白與歲星。云何未發(fā)心,而名為菩薩。云何于大眾,而得無所畏。猶如閻浮金,無能說其過。云何處濁世,不污如蓮華。云何處煩惱煩惱不能染。如醫(yī)療眾病,不為病所污。生死大海中,云何作船師。云何舍生死,如蛇脫故皮。云何觀三寶,猶如天意樹。三乘若無性,云何而得說。猶如樂未生,云何名受樂。云何諸菩薩,而得不壞眾。云何為生盲,而作眼目導(dǎo)。云何示多頭,唯愿大仙說。云何說法者,增長如月初。云何復(fù)示現(xiàn),究竟于涅槃。云何勇進(jìn)者,示人天魔道。云何知法性,而受于法樂。云何諸菩薩,遠(yuǎn)離一切病。云何為眾生,演說于秘密。云何說畢竟,及與不畢竟。如其斷疑網(wǎng),云何不定說。云何而得近,最勝無上道。我今請如來,為諸菩薩故。愿為說甚深,微妙諸行等。一切諸法中,悉有安樂性。唯愿大仙尊,為我分別說。眾生大依止,兩足尊妙藥。今欲問諸陰,而我無智慧。精進(jìn)諸菩薩,亦復(fù)不能知。如是等甚深,諸佛之境界。
《大寶積經(jīng)》卷五十二
如來身者,即是法身,金剛之身,不可壞身,堅(jiān)固之身,超于三界最勝之身。

例句

初傳寶訣長生術(shù),已證金剛不壞身。 廣宣 安國寺隨駕幸興唐觀應(yīng)制

典故 
鑿顏坯

相關(guān)人物
顏闔


《淮南子》卷十一《齊俗訓(xùn)》
「顏闔,魯君欲相之,而不肯,使人以幣先焉,鑿培而遁之?!箹|漢·高誘注:「顏闔,魯隱士?!埂概?,屋后墻也?!?/span>
《昭明文選》卷四十五漢·楊子云(雄)《解嘲》
「或鑿壞以遁。」唐·李善注:「《淮南子》曰:顏闔,魯君欲相之而不肯,使人以幣先焉,鑿壞而遁之?!?/span>

例句

賢非夢傅野,隱類鑿顏坯。 杜甫 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

有氣還沖斗,無時(shí)會鑿壞。 駱賓王 幽系書情通簡知己

《國語辭典》:大壞(大壞)  拼音:dà huài
衰亡、衰落?!段倪x。東方朔。答客難》:「夫蘇秦張儀之時(shí),周室大壞,諸侯不朝,力政爭權(quán),相擒以兵。」《文選。李康。運(yùn)命論》:「故自周厲之間,周道大壞?!?/div>
分類:衰亡衰落
《國語辭典》:破壞(破壞)  拼音:pò huài
1.損毀。如:「這次任務(wù)是破壞敵人的工事?!埂稘h書。卷九四。匈奴傳下》:「障塞破壞,亭隧滅絕,當(dāng)更發(fā)屯繕治,累世之功不可卒復(fù)。」
2.損害。如:「一旦加熱,維他命C便會被破壞?!?/div>
《國語辭典》:敗壞(敗壞)  拼音:bài huài
?毀壞、破壞。?如:「為官者若只為自己著想,甚至為了私利而做出敗壞國家社會的事,那是很可怕的。」《史記。卷一二二??崂袅袀?。義縱》:「縱必以氣凌之,敗壞?其功德。」《三?國演義?》?第?二?○?回?:「結(jié)連黨伍、敗壞朝綱?!?/div>
《漢語大詞典》:廢壞(廢壞)
敗壞;敗落。《韓詩外傳》卷五:“禮義廢壞,人倫不理?!?span id="0dlee8o" class="book">《后漢書·皇后紀(jì)上·章德竇皇后》:“家既廢壞,數(shù)呼相工問息耗?!?宋 歐陽修 《準(zhǔn)詔言事上書》:“此三弊因循於上,則萬事弛慢廢壞於下?!?清 顧炎武 《與友人論父在為母齊衰期書》:“禮教不明,喪紀(jì)廢壞?!?/div>
分類:敗壞敗落
《國語辭典》:損壞(損壞)  拼音:sǔn huài
損毀、破壞?!赌鲜贰>砥吡?。隱逸傳下。阮孝緒傳》:「末年蔬食斷酒,其恒供養(yǎng)石像先有損壞,心欲補(bǔ)之,罄心敬禮,經(jīng)一夜忽然完復(fù)。」《喻世明言。卷一四。陳希夷四辭朝命》:「當(dāng)初有一人因床腳損壞,偶取一龜支之?!?/div>
《漢語大詞典》:成壞(成壞)
形成毀壞。指成劫和壞劫。 宋 陸游 《臥病》詩:“生死亦何有,成壞同一漚?!眳⒁姟?成住壞空 ”。
分類:毀壞壞劫
《漢語大詞典》:成住壞空(成住壞空)
佛教語。謂世界變化的四個(gè)階段,即四大劫:成劫,產(chǎn)生時(shí)期;住劫,存在時(shí)期;壞劫,毀壞時(shí)期;空劫,空無時(shí)期。見《俱舍論》卷十二。 宋 陸游 《道院偶述》詩:“已經(jīng)成住壞空劫,猶是東西南北人?!?/div>
《國語辭典》:隳壞(隳壞)  拼音:huī huài
毀壞、破壞?!缎挛宕?。卷三四。一行傳。序》:「雖曰干戈興,學(xué)校廢,而禮義衰,風(fēng)俗隳壞,至于如此?!?/div>
《國語辭典》:毀壞(毀壞)  拼音:huǐ huài
1.破壞?!妒酚?。卷四。周本紀(jì)》:「今殷王紂乃用其婦人之言,自絕于天,毀壞其三正?!埂逗鬂h書。卷三八。法雄傳》:「記到,其毀壞檻阱,不得妄捕山林?!?br />2.毀損倒坍。《史記。卷三八。宋微子世家》:「其后箕子朝周,過故殷虛,感宮室毀壞、生禾黍,箕子傷之?!埂度龂萘x》第一八回:「他見城東南角磚土之色新舊不等,鹿角多半毀壞,意將從此處攻進(jìn)?!?/div>
《漢語大詞典》:興壞(興壞)
(1).盛衰,成敗。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於是推 儒 墨 道德之行事興壞,序列著數(shù)萬言而卒。” 宋 葉適 《紀(jì)年備遺序》:“所以存世次,觀興壞?!?明 高啟 《送瀚公住靈巖》詩:“興壞俱空幻,登臨不用哀。”
(2).使衰敗者得以復(fù)興。漢書·路溫舒?zhèn)?/a>》:“故 桓 文 扶微興壞,尊 文 武 之業(yè)?!?宋 曾鞏 《左右司郎中制》:“創(chuàng)制之初,舉墜興壞?!?/div>
《國語辭典》:壞了(壞了)  拼音:huài le
1.東西損壞或腐敗。如:「電視壞了」、「牛奶壞了」。
2.遭殃、完蛋?!?a target='_blank'>儒林外史》第三二回:「你曉得有個(gè)新聞?縣里王公壞了。昨晚摘了印,新官押著他就要出衙門。」《老殘游記》第八回:「實(shí)在可怕的是豺狼虎豹。天晚了,倘若出來個(gè)把,我們就壞了!」
《漢語大詞典》:壞色(壞色)
非正色。常指僧衣的顏色。 唐 劉禹錫 《佛衣銘》:“壞色之衣,道不在茲。”翻譯名義集·沙門服相:“律有三種壞色:青、黑、木蘭。青謂銅青,黑謂雜泥,木蘭即樹皮也?!?元 張昱 《慧具庵自濼東回》詩:“ 慧師 新自上京回,壞色袈裟染刼灰。”參見“ 壞衣 ”。
《漢語大詞典》:壞衣(壞衣)
即袈裟。僧尼避用五種正色和五種間色,故僧衣皆以壞色染成,因名壞衣。 唐 李端 《送惟良上人歸潤州》詩:“寄世同高鶴,尋仙稱壞衣?!?宋 梅堯臣 《乾明院碧鮮亭》詩:“壞衣削髮遠(yuǎn)塵垢,蛇祖龍孫生屋后?!?/div>
《漢語大詞典》:復(fù)陂謠(復(fù)陂謡)
漢 代怨恨水利失修的童謠。事見漢書·翟方進(jìn)傳:“ 王莽 時(shí),??莺?,郡中追怨 方進(jìn) ,童謡曰:‘壞陂誰? 翟子威 。飯我豆食羹芋魁。反乎覆,陂當(dāng)復(fù)。誰云者?兩黃鵠。’” 宋 范成大 《圍田嘆》詩之四:“臺家水利有科條,膏潤千年廢一朝。安得能言兩黃鵠,為君重唱《復(fù)陂謡》?!?清 查慎行 《新河》詩:“故道視同甌脫地,小兒爭唱《復(fù)陂謡》?!?/div>
《漢語大詞典》:芋魁飯豆(芋魁飯豆)
見“ 芋魁豆飯 ”。
《漢語大詞典》:芋魁豆飯(芋魁豆飯)
喻食物粗劣。語本漢書·翟方進(jìn)傳:“ 王莽 時(shí)常枯旱,郡中追怨 方進(jìn) ,童謡曰:‘壞陂誰? 翟子威 。飯我豆食羹芋魁。’” 顏師古 注:“羹芋魁者,以芋根為羹也?!?清 唐孫華 《夏日園居雜詠》之十:“苦草王瓜隨地滿,芋魁豆飯一生過?!币嘧鳌?芋魁飯豆 ”。 宋 蘇軾 《慶源宣義王丈有書來求紅帶既已遺之且作詩為戲》:“拂衣自注下下考,芋魁飯豆吾豈無。”
分類:食物粗劣
《國語辭典》:萬里長城(萬里長城)  拼音:wàn lǐ cháng chéng
1.中國古代偉大的工程之一。始建于春秋戰(zhàn)國(西元前770~476),今存者為明代所修建。西起甘肅嘉峪關(guān),東到遼寧丹東鴨綠江畔的虎山口,橫亙甘肅、寧夏、陜西、山西、蒙古、河北、遼寧等地。沿線險(xiǎn)要或交通要沖都設(shè)有關(guān)口,如山海關(guān)、居庸關(guān)、娘子關(guān)等。簡稱為「長城」。
2.比喻國家的棟梁?!赌鲜?。卷一五。檀道濟(jì)傳》:「道濟(jì)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長城!』」明。陳忱《水滸后傳》第一二回:「吞圭既喪,壞了萬里長城,國中精銳已盡,如何是好?」也稱為「長城」。
《國語辭典》:長城(長城)  拼音:cháng chéng
1.萬里長城的簡稱。參見「萬里長城」條。
2.比喻國家的棟梁。如:「每一個(gè)為國效力的人,皆是國家的長城?!挂卜Q為「萬里長城」。
3.比喻勢力、地位等。如:「自毀長城」。
《漢語大詞典》:金剛不壞身(金剛不壞身)
指佛身。大般涅槃經(jīng)卷上:“過去諸如來,金剛不壞身,亦為無常遷,今我豈獨(dú)異!” 清 趙翼 《梁制觀世音像歌》:“煉出金剛不壞身,不矜一寫而成速。” 清 周實(shí) 《感事》詩:“要從棘天荊地里,還我金剛不壞身?!?/div>
《國語辭典》:鑿壞(鑿壞)  拼音:zuò péi
鑿穿墻壁。比喻堅(jiān)持不作官?!稘h書。卷八七。揚(yáng)雄傳下》:「故士或自盛以橐,或鑿壞以遁?!埂独蠚堄斡洝返诹兀骸冈噯??與那鑿壞而遁,洗耳不聽的,有何分別呢?」
分類:隱居不仕
《漢語大詞典》:鑿壞以遁(鑿壞以遁)
謂隱居不仕。語本《淮南子·齊俗訓(xùn)》:“ 顏闔 , 魯君 欲相之而不肎,使人以幣先焉,鑿培而遁之?!?漢 揚(yáng)雄 《解嘲》:“故士或自盛以橐,或鑿壞以遁?!币嘧鳌?鑿壞而遁 ”、“ 鑿坯而遁 ”。 唐 元結(jié) 《問進(jìn)士》:“何人鑿坯而遁,何人終日掃門?”《老殘游記》第二回:“試問,與那鑿壞而遁,洗耳不聽的有何分別呢?”
分類:隱居不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