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94,分47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典故
蘋末
利錐末
生萍末
末至客
強弩末(又作:強弩之末)
裂繒
蘋末風(fēng)輕
搴木末
秋毫之末
一巢懸木末
詞典
本末
天末
末路
木末
始末
典故 
快哉風(fēng)
 
大王雄
 
楚臺風(fēng)
 
青蘋風(fēng)
 
披襟風(fēng)
 
宋玉風(fēng)
   
被襟
 
蘭臺風(fēng)
 
楚王襟
 
臺上披襟
  
一快披襟
 
大王雄風(fēng)
 
風(fēng)入大王
 
拂大王
 
披襟蘭臺
 
拂楚王襟
 
披襟有清風(fēng)
 
襄王風(fēng)

相關(guān)人物
宋玉
 
楚王


《昭明文選》卷十三〈賦庚·物色·風(fēng)賦〉~58~
楚襄王游于蘭臺之宮。宋玉景差侍。有風(fēng)颯然而至。王乃披襟而當(dāng)之曰??煸沾孙L(fēng)。寡人所與庶人共者邪。宋玉對曰。此獨大王之風(fēng)耳。庶人安得而共之。王曰。夫風(fēng)者。天地之氣。溥暢而至。不擇貴賤高下而加焉。今子獨以為寡人之風(fēng)。豈有說乎。宋玉對曰。臣聞于師。枳句來巢??昭▉盹L(fēng)。其所托者然。則風(fēng)氣殊焉。王曰。夫風(fēng)始安生哉。宋玉對曰。夫風(fēng)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緣泰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飄忽淜滂。激飏熛怒。耾耾雷聲。回穴錯迕。蹶石伐木。梢殺林莽。至其將衰也。被麗披離。沖孔動楗。眴煥粲爛。離散轉(zhuǎn)移。故其清涼雄風(fēng)。則飄舉升降。乘陵高城。入于深宮。邸華葉而振氣。徘徊于桂椒之閒。翱翔于激水之上。將擊芙蓉之精。獵蕙草。離秦蘅。概新夷。被荑楊?;匮_陵。蕭條眾芳。然后倘佯中庭。北上玉堂。躋于羅帷。經(jīng)于洞房。乃得為大王之風(fēng)也。故其風(fēng)中人狀。直憯悽惏慄。清涼增欷。清清泠泠。愈病析酲。發(fā)明耳目。寧體便人。此所謂大王之雄風(fēng)也。

例句

依依宜織江雨空,雨中六月蘭臺風(fēng)。 李賀 羅浮山父(一作人)與葛篇

雄風(fēng)卷昏霧,干戈滿樓船。 于濆 南越謠

性柔君子德,足逸大王風(fēng)。 嚴(yán)維 奉和劉祭酒傷白馬

時攀小山桂,共挹大王風(fēng)。 張易之 侍從過公主南宅侍宴探得風(fēng)字應(yīng)制

開襟若有日,愿睹大王風(fēng)。 張聿 景風(fēng)扇物

若至蘭臺下,還拂楚王襟。 李嶠 風(fēng)

江流思夏后,風(fēng)至憶襄王。 杜甫 上白帝城

飄零神女雨,斷續(xù)楚王風(fēng)。 杜甫 天池

雄風(fēng)吞七澤,異產(chǎn)控三巴。 柳宗元 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奉寄灃州張員外使君五十二韻之作因其韻增至八十通贈二君子

既能作頌雄風(fēng)起,何不時吹蘭蕙香。 褚朝陽 奉上徐中書

秾低似中陶潛酒,軟極如傷宋玉風(fēng)。 齊己 折楊柳詞四首

尊罍豈識曹參酒,賓客還親宋玉風(fēng)。 齊己 荊州新秋寺居寫懷詩五首上南平王

典故
囊中錐
 
處囊中
  
處囊錐
 
脫穎出
 
收毛
 
錐出囊
  
毛遂錐
 
露囊錐
 
毛遂穎脫
 
錐在囊
  
利錐末
 
囊未出
  
脫穎人
 
重毛遂
 
斂穎
  
囊透錐
 
囊錐
 
穎露囊錐
 
穎囊
 
錐難自薦

相關(guān)人物
毛遂
 
趙勝(平原君)


《史記》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2366~
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于楚,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勝,則善矣。文不能取勝,則歃血于華屋之下,必得定從而還。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門下足矣?!沟檬湃?,馀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于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于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處勝之門下幾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蛊皆唬骸阜蛸t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姑煸唬骸赋寄私袢照?zhí)幠抑卸J顾煸榈锰幠抑?,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平原君竟與毛遂偕。十九人相與目笑之而未廢也。毛遂比至楚,與十九人論議,十九人皆服。平原君與楚合從,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決。十九人謂毛遂曰:「先生上?!姑彀磩v階而上,謂平原君曰:「從之利害,兩言而決耳。今日出而言從,日中不決,何也?」楚王謂平原君曰:「客何為者也?」平原君曰:「是勝之舍人也?!钩踹吃唬骸负幌?!吾乃與而君言,汝何為者也!」毛遂按劍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國之眾也。今十步之內(nèi),王不得恃楚國之眾也,王之命縣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聞湯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諸侯,豈其士卒眾多哉,誠能據(jù)其勢而奮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萬,此霸王之資也。以楚之彊,天下弗能當(dāng)。白起,小豎子耳,率數(shù)萬之眾,興師以與楚戰(zhàn),一戰(zhàn)而舉鄢郢,再戰(zhàn)而燒夷陵,三戰(zhàn)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趙之所羞,而王弗知惡焉。合從者為楚,非為趙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誠若先生之言,謹(jǐn)奉社稷而以從。」毛遂曰:「從定乎?」楚王曰:「定矣?!姑熘^楚王之左右曰:「取雞狗馬之血來?!姑旆钽~槃[三]而跪進之楚王曰:「王當(dāng)歃血而定從,次者吾君,次者遂?!顾於◤挠诘钌稀C熳笫殖謽勓沂终惺湃嗽唬骸腹嗯c歃此血于堂下。公等錄錄,[五]所謂因人成事者也。」平原君已定從而歸,歸至于趙,曰:「勝不敢復(fù)相士。勝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數(shù),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于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彊于百萬之師。勝不敢復(fù)相士?!顾煲詾樯峡?。

例句

葉怯穿楊箭,囊藏透穎錐。 元稹 酬翰林白學(xué)士代書一百韻

穎微囊未出,寒甚谷難吹。 劉禹錫 罷郡歸洛陽寄友人

白璧贈穰苴,黃金奉毛遂。 張昌宗 少年行

明時公道還堪信,莫遣錐鋒久在囊。 李咸用 贈陳望堯

毛君能穎脫,二國且同盟。 李白 自廣平乘醉走馬六十里至邯鄲登樓覽古書懷

毛遂登門雖異賞,韓非入傳濫齊名。 李端 臥病聞吉中孚拜官寄元秘書昆季

善知應(yīng)觸類,各藉穎脫手。 杜甫 上水遣懷

追隨燕薊兒,穎銳物不隔。 杜甫 八哀詩贈司空王公思禮

陳王抗表日,毛遂請行秋。 竇常 求自試

雖非倚天劍,亦是囊中錐。 陸龜蒙 襲美先輩以龜蒙所獻五百言既蒙見和復(fù)示榮唱至于千字提獎之重蔑有稱實再抒鄙懷用伸酬謝

公子求賢未識真,欲將毛遂比常倫。 高拯 及第后贈試官

典故
萍風(fēng)
 
生萍末
 
風(fēng)生蘋葉
 
風(fēng)生萍葉
 
嘯起青萍

相關(guān)人物
宋玉


《昭明文選》卷十三〈賦庚·物色·風(fēng)賦〉~582~
王曰:「夫風(fēng)始安生哉?」宋玉對曰:「夫風(fēng)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緣泰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飄忽淜滂,激飏熛怒。耾耾雷聲,回穴錯迕。蹶石伐木,梢殺林莽。
王明清《摭青雜說》
北人南侵,朝廷遣大軍遏其沖,主將每令小校,四出游徼,謂之踏白軍。

例句

秦臺悲白首,楚澤怨青蘋。 劉長卿 負(fù)謫后登干越亭作

嘯起青蘋末,吟矚白云端。 孟云卿 新安江上寄處士

何處青蘋末,呈祥起遠(yuǎn)空。 張聿 景風(fēng)扇物

落日生蘋末,搖揚遍遠(yuǎn)林。 李嶠 風(fēng)

大塊方噫氣,何辭鼓青蘋。 李白 贈張相鎬二首

嘯起青蘋末,吟矚白云端。 權(quán)德輿 新安江路

風(fēng)生蘋浦葉,露泣竹潭枝。 王勃 泥溪

向苑云疑承翠幄,入林風(fēng)若起青蘋。 韋元旦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應(yīng)制

蘋風(fēng)入馭來應(yīng)易,竹杖成龍去不難。 駱賓王 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

典故
梁園賦
 
梁園客
 
梁苑客
 
梁園賓客
  
雪滿梁園
 
延枚叟
 
梁園賦雪
 
延枚
 
召鄒生
  
草賦梁園
 
高會梁園
 
梁園密雪
 
梁園霰
 
梁苑鄒枚
 
兔苑賓
 
梁王會
 
梁王雪下
  
兔園舊賞
 
賦雪
 
兔園留寒
 
相如逞才
 
相如游梁
 
雪銷酒盡

相關(guān)人物
劉武(梁孝王)
 
司馬相如
 
鄒陽
 
枚乘


《西京雜記》卷二
梁孝王好營宮室苑囿之樂。作曜華之宮。筑兔園。園中有百靈山。山有膚寸石。落猿巖。棲龍岫。又有雁池池間有鶴洲鳧渚。其諸宮觀相連延亙數(shù)十里。奇果異樹瑰禽怪獸畢備。主日與宮人賓客弋釣其中。
《昭明文選》卷十三〈賦庚·物色·雪賦〉
歲將暮,時既昏。寒風(fēng)積,愁云繁。梁王不悅,游于兔園。乃置旨酒,命賓友。召鄒生,延枚叟。俄而微霰零,密雪下。王乃歌北風(fēng)于衛(wèi)詩,詠南山于周雅。授簡于司馬大夫,曰:「抽子秘思,騁子妍辭,侔色揣稱,為寡人賦之?!瓜嗳缬谑潜芟?,逡巡而揖。曰:「臣聞雪宮建于東國,雪山峙于西域。岐昌發(fā)詠于來思,姬滿申歌于黃竹。曹風(fēng)以麻衣比色,楚謠以幽蘭儷曲。盈尺則呈瑞于豐年,袤丈則表沴于陰德。雪之時義遠(yuǎn)矣哉!請言其始?!`霜雪之交積,憐枝葉之相違。馳遙思于千里,愿接手而同歸。」鄒陽聞之,懣然心服。有懷妍唱,敬接末曲。于是乃作而賦積雪之歌。歌曰:攜佳人兮披重幄,援綺衾兮坐芳縟。燎薰?fàn)t兮炳明燭,酌桂酒兮揚清曲。又續(xù)而為白雪之歌。歌曰:曲既揚兮酒既陳,朱顏酡兮思自親。愿低帷以昵枕,念解佩而褫紳。怨年歲之易暮,傷后會之無因。君寧見階上之白雪,豈鮮耀于陽春。歌卒。王乃尋繹吟玩,撫覽扼腕。顧謂枚叔,起而為亂。

簡釋

延枚:指延集賓客。唐李商隱《憶雪》:“預(yù)約延枚酒,虛乘訪戴船?!?/p>

授簡:指奉命吟詩作賦。唐杜甫《又作此奉衛(wèi)王》:“白頭授簡焉能賦,愧似相如為大夫。”

梁苑客:指有才華的賓客。唐李白《秋夜與劉碭山泛宴喜亭池》:“文招梁苑客,歌動郢中兒?!?/p>

梁苑雪:詠文人賞雪賦詩之雅事。唐韋莊《代書寄馬》:“鬃白似披梁苑雪,頸肥如撲杏園花?!?/p>


例句

孫室臨書幌,梁園泛酒杯。 令狐楚 省中直夜對雪寄李師素侍郎

有客懷兔園,吟詩繞城內(nèi)。 曹鄴 賀雪寄本府尚書

昨夜梁園里,弟寒兄不知。 李白 對雪獻從兄虞城宰

興從剡溪起,思繞梁園發(fā)。 李白 淮海對雪贈傅靄

文招梁苑客,歌動郢中兒。 李白 秋夜與劉碭山泛宴喜亭池

掃梁園之群英,振大雅于東洛。 李白 鳴皋歌送岑徵君

懷哉梁苑客,思作剡溪游。 李群玉 臘夜雪霽月彩交光開閣臨軒竟睡不得命家仆吹笙數(shù)曲獨引一壺奉寄江陵副使杜中丞

白頭授簡焉能賦,愧似相如為大夫。 杜甫 又作此奉衛(wèi)王

謝安舟楫風(fēng)還起,梁苑池臺雪欲飛。 杜甫 戲作寄上漢中王二首之二

立馬望東道,白云滿梁園。 韋應(yīng)物 送李十四山東游

鬃白似披梁苑雪,頸肥如撲杏園花。 韋莊 代書寄馬

八韻賦吟梁苑雪,六銖衣惹杏園風(fēng)。 韋莊 送福州王先輩南歸

擬鹽吟舊句,授簡慕前規(guī)。 韓愈 喜雪獻裴尚書

莫戀兔園留看雪,已乘驄馬合凌霜。 黃滔 寄越從事林嵩侍御

歌揚郢路誰同聽,聲灑梁園客共聞。 齊己 賀雪

典故
強弩末
  
力窮魯縞


《史記》卷一百八〈韓長孺列傳〉~286~
匈奴來請和親,天子下議。大行王恢,燕人也,數(shù)為邊吏,習(xí)知胡事。議曰:「漢與匈奴和親,率不過數(shù)歲即復(fù)倍約。不如勿許,興兵擊之?!拱矅唬骸盖Ю锒鴳?zhàn),兵不獲利。今匈奴負(fù)戎馬之足,懷禽獸之心,遷徙鳥舉,難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為廣,有其眾不足以為彊,自上古不屬為人。漢數(shù)千里爭利,則人馬罷,虜以全制其敝。且彊弩之極,矢不能穿魯縞;沖風(fēng)之末,力不能漂鴻毛。非初不勁,末力衰也。擊之不便,不如和親?!谷撼甲h者多附安國,于是上許和親。南朝宋·裴骃《史記集解》許慎曰:「魯之縞尤薄?!?/span>
《漢書》卷五十二〈竇田灌韓列傳·韓安國〉~2402~
安國曰:「不然。臣聞用兵者以飽待饑,正治以待其亂,定舍以待其勞。故接兵覆眾眾,伐國墮城,常坐而役敵國,此圣人之兵也。且臣聞之,沖風(fēng)之衰,不能起毛羽;彊弩之末,力不能入魯縞。夫盛之有衰,猶朝之必莫也。今將卷甲輕舉,深入長驅(qū),難以為功;[五]從行則迫脅,衡行則中絕,疾則糧乏,徐則后利,不至千里,人馬乏食。兵法曰:『遺人獲也?!灰庹哂兴娗煽梢郧葜?,則臣不知也;不然,則未見深入之利也。臣故曰勿擊便。」
典故
裂繒

相關(guān)人物
妺喜(末喜)
 


《太平御覽》卷一三五
晉·黃輔謐《帝王世紀(jì)》:末喜好聞裂繒之聲而笑,桀為發(fā)繒裂之,以順適其意。

例句

自從命向紅兒去,不欲留心在裂繒。 羅虬 比紅兒詩之二十四

典故
蘋末風(fēng)輕
 

《昭明文選》卷十三〈賦庚·物色·風(fēng)賦〉~582~
王曰:「夫風(fēng)始安生哉?」宋玉對曰:「夫風(fēng)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緣泰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飄忽淜滂,激飏熛怒。耾耾雷聲,回穴錯迕……」
典故
搴木末


《楚辭補注》卷二〈九歌·湘君〉~62~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宋·朱熹集注:「薜荔緣木,而今采之水中;芙蓉在水,而今求之木末,既非其處,則用力雖勤而不可得。」

《莊子集釋》卷一下〈內(nèi)篇·齊物論〉~79~
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與是類乎?其與是不類乎?類與不類,相與為類,則與彼?以異矣。雖然,請嘗言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也者,有未始有?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也者。俄而有?矣,而未知有?之果孰有孰?也。今我則已有謂矣,而未知吾所謂之其果有謂乎,其果?謂乎?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為??;莫壽于殤子,而彭祖為夭。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既已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謂之一矣,且得?言乎?一與言為二,二與一為三。自此以往,巧歷不能得,而況其凡乎!故自?適有以至于三,而況自有適有乎!?適焉,因是已。
典故
一巢懸木末

相關(guān)人物
巢父


《高士傳》卷上
巢父者,堯時隱人也。山居不營世利,年老,以樹為巢而寢其上,故時人號曰巢父。

例句

回望一巢懸木末,獨尋危石坐巖中。 劉滄 贈天臺隱者

《國語辭典》:本末  拼音:běn mò
1.樹的主干和枝節(jié)。漢。馬融 長笛賦:「逮乎其上,匍匐伐取,挑截本末,規(guī)摹彟矩?!固?。白居易 寓意詩五首之一:「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挺高二百尺,本末皆十圍。」
2.事物的根本與細(xì)節(jié)?!兑捉?jīng)。系辭下》:「其初難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埂妒酚洝>砹?。秦始皇紀(jì)》:「秦本末并失,故不長久?!?br />3.事情的原委、經(jīng)過?!段宕菲皆?。唐史。卷上》:「分明說得后唐國祚個本末了。」
4.先后次第。《漢書。卷二三。刑法志》:「用之有本末,行之有逆順耳。」
《國語辭典》:天末  拼音:tiān mò
天的盡頭,指極遠(yuǎn)的地方?!段倪x。張衡。東京賦》:「眇天末以遠(yuǎn)期,規(guī)萬世而大摹。」唐。杜甫 天末懷李白詩:「涼風(fēng)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國語辭典》:末路  拼音:mò lù
1.路程的最后一段?!稇?zhàn)國策。秦策五》:「詩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淮搜阅┞分y?!?br />2.比喻沒落衰亡,窮困潦倒的境地。宋。陸游 晨起偶題詩:「幽居不負(fù)秋來睡,末路偏諳世上情?!?br />3.朝代的末期或人的晚年?!稘h書。卷五一。賈鄒枚路傳。鄒陽》:「臣聞秦倚曲臺之宮,懸衡天下,畫地而不犯,兵加胡越;至其晚節(jié)末路,張耳、陳勝連從兵之據(jù),以叩函谷?!鼓铣?。謝靈運 酬從弟惠連詩:「末路值令弟,開顏披心胸。」
4.末位、末列。漢。王褒〈四子講德論〉:「曩從末路,望聽玉音,竊動心焉?!?/div>
《漢語大詞典》:木末
樹梢。《楚辭·九歌·湘君》:“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漢 張衡 《西京賦》:“陵重巘,獵昆駼,杪木末,擭獑猢?!?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東陽金華山棲志》:“夫鳥居山上,層巢木末;魚潛淵下,窟穴泥沙?!?明 王守仁 《宏上人所蓄秋山圖》詩:“仙槎影沒銀漢遠(yuǎn),木末芙蓉為誰剪?” 清 鄭珍 《江邊老叟詩》:“君不見壬寅 松滋 決七口,閭殫為江大波吼;北風(fēng)三日更不休,十室登船九翻覆。老夫無船上木末,稚子衰妻復(fù)何有!”
分類:樹梢
《國語辭典》:始末  拼音:shǐ mò
1.自始至終?!稌x書。卷七九。謝安傳》:「安雖受朝寄,然東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顏色?!?br />2.事情從開始到結(jié)束的經(jīng)過情形?!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二:「那女子把別后事情,及下汴尋生,盤纏盡了,失身為娼始末根緣,說了一遍?!埂度辶滞馐贰返谖濉鸹兀骸高@縣尊是浙江人,見是本省巡撫親提的人犯,所以帶人親自拿去的。其實犯事的始末,連縣尊也不明白?!?/div>
《漢語大詞典》:大王風(fēng)(大王風(fēng))
戰(zhàn)國 宋玉 《風(fēng)賦》:“有風(fēng)颯然而至,王乃披襟而當(dāng)之曰:‘快哉此風(fēng),寡人所與庶人共者邪!’ 宋玉 對曰:‘此獨大王之風(fēng)耳,庶人安得而共之?’”本為諷諭,后轉(zhuǎn)為對帝王的諛辭。猶言帝王的雄風(fēng)。《初學(xué)記》卷十引 南朝 梁 劉孝義 《行過康王故第苑》詩:“芳流小山桂,塵起大王風(fēng)?!?柳亞子 《題芷畦燕游續(xù)草》詩:“ 易水 蕭蕭貫白虹,豈宜重問大王風(fēng)?!?/div>
分類:諷諭帝王
《漢語大詞典》:楚王風(fēng)(楚王風(fēng))
戰(zhàn)國 楚 宋玉 《風(fēng)賦》謂, 楚襄王 游于 蘭臺之宮 ,有風(fēng)颯然而至, 襄王 曰:“快哉此風(fēng)!” 宋玉 曰,此“清涼雄風(fēng)”,“獨大王之風(fēng)耳”。后因用“楚王風(fēng)”指涼風(fēng);大風(fēng)。 唐 杜甫 《天池》詩之二:“聞道奔雷黑,初看浴日紅。飄零神女雨,斷續(xù) 楚王 風(fēng)?!?/div>
《漢語大詞典》:蘋末(蘋末)
(1).蘋的葉尖。指風(fēng)所起處。語出 戰(zhàn)國 楚 宋玉 《風(fēng)賦》:“夫風(fēng)生於地,起於青蘋之末?!?唐 李嶠 《風(fēng)》詩:“落日生蘋末,搖揚徧遠(yuǎn)林?!?br />(2).風(fēng)起則蘋葉動,故亦用為微風(fēng)的代稱。 南朝 梁 庾肩吾 《團扇銘》:“清逾蘋末,瑩等寒泉?!?/div>
《國語辭典》:雄風(fēng)(雄風(fēng))  拼音:xióng fēng
1.強勁的風(fēng)?!段倪x。宋玉。風(fēng)賦》:「故其清涼雄風(fēng),則飄舉升降,乘凌高城,入于深宮?!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8448' target='_blank'>柳永 竹馬子。登孤壘荒涼詞:「對雌霓掛雨,雄風(fēng)拂檻,微收煩暑?!?br />2.威武出眾的氣概?!段倪x。宋玉。風(fēng)賦》:「清清泠泠,愈病析醒,發(fā)明耳目,寧體便人,此所謂大王之雄風(fēng)也?!固?。柳宗元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奉寄澧州張員外使君五十二韻之作因其韻增至八十通贈二君子〉詩:「雄風(fēng)吞七澤,異產(chǎn)控三巴?!?/div>
《漢語大詞典》:利穎(利穎)
(1).指錐子銳利的尖端。 唐 元稹 《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擺囊看利穎,開頷出明珠?!?br />(2).指尖芒。 唐 薛能 《蜀州鄭史君寄烏觜茶因以贈答八韻》:“拒碾乾聲細(xì),撐封利穎斜?!?/div>
《國語辭典》:囊中穎(囊中穎)  拼音:náng zhōng yǐng
穎,指錐子的尖端。語本《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傳》:「使遂蚤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鼓抑蟹f比喻目前懷才不遇的人,有如囊錐一般,終將出頭受到重用。如:「別小看老王,他有如囊中穎,總有一天會出頭的?!?/div>
《國語辭典》:毛遂  拼音:máo suì
人名。生卒年不詳。戰(zhàn)國時趙平原君的食客,初無表現(xiàn),后自薦隨平原君至楚,與楚王定約立功。
《國語辭典》:穎脫(穎脫)  拼音:yǐng tuō
椎處囊中,尖端必冒脫而出。語出《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傳》:「毛遂曰:『臣乃今日請?zhí)幠抑卸顾煸榈锰幠抑?,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后比喻有才能的人遇有機會即可顯露本領(lǐng)?!侗饼R書。卷三七。魏收傳》:「收本以文才,必望穎脫得知,位既不遂,求修國史?!挂沧鳌该摲f」。
《國語辭典》:穎脫而出(穎脫而出)  拼音:yǐng tuō ér chū
錐尖透過囊袋顯露出來。語出《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毛遂曰:『臣乃今日請?zhí)幠抑卸?,使遂蚤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弧购蟊扔饔胁湃A的人得到機會而嶄露頭角。唐。李白 與韓荊州書:「愿君侯不以富貴而驕之,寒賤而忽之,則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穎脫而出?!挂沧鳌该摲f而出」。
《漢語大詞典》:透穎錐(透穎錐)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秦 之圍 邯鄲 , 趙 使 平原君 求救,合從於 楚 ,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門下有 毛遂 者,前,自贊於 平原君 曰:‘ 遂 聞君將合從於 楚 ,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 遂 備員而行矣?!?平原君 曰:‘先生處 勝 之門下幾年於此矣?’ 毛遂 曰:‘三年於此矣?!?平原君 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 勝 之門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 勝 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 毛遂 曰:‘臣乃今日請?zhí)幠抑卸?。?遂 蚤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焙笠浴巴阜f錐”喻不甘困頓的非凡志向。 唐 元稹 《酬翰林白學(xué)士代書一百韻》:“葉怯穿楊箭,囊藏透穎錐?!?/div>
《漢語大詞典》:授簡(授簡)
給予簡札。謂囑人寫作。語出 南朝 宋 謝惠連 《雪賦》:“ 梁王 不悅,游於 兔園 ……授簡於 司馬大夫 ,曰:‘抽子秘思,騁子妍辭,侔色揣稱,為寡人賦之?!?唐 韓愈 《喜雪獻裴尚書》詩:“擬鹽吟舊句,授簡慕前規(guī)?!?明 楊慎 《八月二日經(jīng)筵紀(jì)事》詩:“寵高 梁 授簡,恩邁 漢 臨雍。” 清 吳偉業(yè) 《感舊贈蕭明府》詩:“授簡肯忘羣彥會,棄繻誰識少年裝?!?/div>
《漢語大詞典》:末至客
南朝 宋 謝惠連 《雪賦》:“ 梁王 不悅,游於 兔園 。迺置旨酒,命賓友,召 鄒生 ,延 枚叟 。 相如 末至,居客之右。”后因以“末至客”為典實。 唐 劉禹錫 《和令狐相公謝太原李侍中寄蒲萄》:“昔年隨 漢 使,今日寄 梁王 ……慚非末至客,不得一枝嘗。”
分類:典實
《漢語大詞典》:梁苑雪
(1). 南朝 宋 謝惠連 為《雪賦》,曲盡描繪 梁苑 大雪景色,傳為妙文。后用為贊美他人詩文的典故。 清 吳偉業(yè) 《送周子俶張青琱往河南學(xué)使者幕》詩之三:“賦夸 梁苑 雪,歌起 鄴臺 風(fēng)。”
(2).借喻白色的繁花。 清 王丹林 《寒食》詩:“香薺亂堆 梁苑 雪,緑榆小鑄 沈郎 錢?!眳⒁姟?梁苑 ”。
《漢語大詞典》:梁苑
(1). 西漢 梁孝王 所建的 東苑 。故址在今 河南省 開封市 東南。園林規(guī)模宏大,方三百余里,宮室相連屬,供游賞馳獵。 梁孝王 在其中廣納賓客,當(dāng)時名士 司馬相如 、 枚乘 、 鄒陽 等均為座上客。也稱 兔園 。事見史記·梁孝王世家。 南朝 齊 王融 《奉辭鎮(zhèn)西應(yīng)教》詩:“霤庭參辯 奭 , 梁苑 豫才 鄒 ?!?唐 李白 《贈王判官時余歸隱廬山屏風(fēng)迭》詩:“ 荊門 倒 屈 宋 , 梁苑 傾 鄒枚 。若笑我夸誕,知音安在哉!” 宋 張元干 《天仙子》詞:“少年油壁記尋芳, 梁苑 路。今何處。千樹紅云空夢去?!?清 鈕琇 《〈觚賸〉自序》:“入 燕 都而懷故國,記覽《夢華》;登 梁苑 而晤名賢,書攜行秘?!?br />(2).代指 大梁 。今 河南省 開封市 。舊五代史·梁書·太祖紀(jì)一:“七月丁卯,入於 梁苑 。是時帝年三十有二?!?清 孔尚任 《桃花扇·聽稗》:“小生姓 侯 ,名 方域 ,表字 朝宗 , 中州 歸德 人也。 夷門 譜諜, 梁苑 冠裳。”
《國語辭典》:強弩之末(強弩之末)  拼音:qiáng nǔ zhī mò
強弩射出的箭,到射程盡頭,已經(jīng)沒有力道。比喻原本強大的力量已經(jīng)衰竭,不能再發(fā)揮效用。參見「彊弩之末」條。《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曹操之眾,遠(yuǎn)來疲憊,近追豫州,輕騎一日夜行三百里。此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div>
《國語辭典》:青蘋  拼音:qīng pín
青綠色的浮萍?!段倪x。宋玉。風(fēng)賦》:「夫風(fēng)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侵淫溪谷?!埂段倪x。枚乘。七發(fā)》:「掩青蘋,游清風(fēng)?!?/div>
《國語辭典》:秋毫之末  拼音:qiū háo zhī mò
秋天鳥獸新生細(xì)毛的末端。比喻極細(xì)微的東西?!睹献?。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