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絲竹后堂
安昌客
后堂歌舞
入后堂
安昌坐后堂
后堂羅綺
彭宣后堂
張禹后堂
張禹堂深
爭得及彭宣
后堂春色
我似彭宣
無地著彭宣
相關(guān)人物張禹
戴崇
彭宣
《漢書》卷八十一〈匡張孔馬列傳·張禹〉~3349~
禹為人謹厚,內(nèi)殖貨財,家以田為業(yè)。及富貴,多買田至四百頃,皆涇、渭溉灌,極膏腴上賈。它財物稱是。禹性習(xí)知音聲,內(nèi)奢淫,身居大第,后堂理絲竹筦弦。禹成就弟子尤著者,淮陽彭宣至大司空,沛郡戴崇至少府九卿。宣為人恭儉有法度,而崇愷弟多智,二人異行。禹心親愛崇,敬宣而疏之。崇每候禹,常責(zé)師宜置酒設(shè)樂與弟子相娛。禹將崇入后堂飲食,婦女相對,優(yōu)人筦弦鏗鏘極樂,昏夜乃罷。而宣之來也,禹見之于便坐,講論經(jīng)義,日晏賜食,不過一肉卮酒相對。宣未嘗得至后堂。及兩人皆聞知,各自得也。
典故 梧桐雨
三千粉黛
花帶雨
百媚生
玉容寂寞
憑肩私語
梧桐秋雨
梧桐疏雨
歌長恨
帶雨梨花
驚破霓裳
云??M紆
梨花一枝春帶雨
梨花枝上雨
天長地久有時盡
洪都方士
梨花春帶雨
太液芙蓉未央柳
動地鼙鼓
海上仙山縹緲
金釵信
睡髻偏
一枝春雨
春雨帶梨花
恩澤初承
分釵半夜
合金鈿
回頭一笑千嬌媚
回廊私語
盟釵一股
綿綿此恨無盡期
一笑無顏色
粉淚梨花
股釵還一半
鈿盒偷傳
相關(guān)人物李隆基(唐玄宗)
楊玉環(huán)(楊貴妃)
《全唐詩》卷四百三十五〈長恨歌〉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cè)?;仨恍Π倜纳鶎m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青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云鬢花顏金步搖【云鬢花冠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芙蓉帳里暖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承歡侍宴無閒暇【承歡侍寢無閒暇】,春從春游夜專夜。后宮佳麗三千人【漢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姊妹兄弟皆列士,可憐光彩生門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fēng)飄處處聞。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盡日君王聽不足】。漁陽鞞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fù)止,西出都門百馀里。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六軍不發(fā)知奈何】,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ㄢ毼?zé)o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回首血淚相和流】。黃埃散漫風(fēng)蕭索,云棧棧紆登劍閣【云棧?;氐莿﹂w】。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目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水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天旋日轉(zhuǎn)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馬嵬坡下泥土中【馬嵬坡下塵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春風(fēng)桃李花開夜【春風(fēng)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苑多秋草【西宮南內(nèi)多秋草】,宮葉滿階紅不掃【落葉滿階紅不掃】。梨園弟子白發(fā)新,椒房阿監(jiān)青娥老。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秋燈挑盡未成眠】。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舊枕故衾誰與共】。悠悠生死別經(jīng)年,魂魄不曾來入夢。臨邛道士鴻都客【臨邛方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為感君王展轉(zhuǎn)思【為感君王展轉(zhuǎn)恩】,遂教方士殷勤覓。排空馭氣奔如電【排云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窮碧落下慌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樓閣玲瓏五云起【樓殿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中有一人字玉真】【中有一人名玉妃】,雪膚花貌參差是。金闕西廂叩玉扃【金闕兩廂叩玉扃】,轉(zhuǎn)教小玉報雙成。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九華帳下夢魂驚】。攬衣推枕起裴回,珠箔銀屏邐迤開【珠箔銀鉤邐迤開】【珠箔銀鉤迤邐開】【珠箔銀屏迤邐開】。云鬢半偏新睡覺【云髻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風(fēng)吹仙袂飄飖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含情凝睇謝君王【含情凝涕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仡^下望人寰處【回頭下問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唯將舊物表深情【空持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但教心似金鈿堅【但令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此恨綿綿無盡期】。
典故 墨子悲
泣素絲
墨子悲絲
絲色隨染異
素絲涕
素絲易變
墨翟泣髭
泣練絲
素絲堪悲
相關(guān)人物墨子
《墨子》卷一〈所染〉~0~
子墨子言見染絲者而嘆,曰:「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五入必,而已則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呂氏春秋》卷二〈仲春紀第二·四曰當(dāng)染〉~95~
墨子見染素絲者而嘆曰:『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以入者變,其色亦變,五入而以為五色矣?!还嗜静豢刹簧饕?。
《淮南子》卷十七〈說林訓(xùn)〉
楊子見逵路而哭之,為其可以南可以北;墨子見練絲而泣之,為其可以黃可以黑。舍之相合,猶金石之一調(diào),相去千歲,合一音也。鳥不干防者,雖近弗射;其當(dāng)?shù)溃m遠弗釋。酤酒而酸,買肉而臭,然酤酒買肉不離屠沽之家,故求物必于近之者。以詐應(yīng)詐,以譎應(yīng)譎,若披蓑而救火,毀瀆而止水,乃愈益多。西施、毛嬙,狀貌不可同,世稱其好,美鈞也。堯、舜、禹、湯,法籍殊類,得民心一也。圣人者,隨時而舉事,因資而立功,涔則具擢對,旱則修土龍。臨淄之女,織紈而思行者,為之悖戾。室有美貌,繒為之纂繹。徵羽之操,不入鄙人之耳;抮和切適,舉坐而善。
例句
素絲易染髭難染,墨翟當(dāng)年合泣髭。
主人雕盤盤素絲,寒女眷眷墨子悲。
顧己歡烏鳥,聞君泣素絲。
典故玉山行
駕小車
對玉山
行玉山
衛(wèi)玠車
映玉山
玉人車
裴玉
逐羊車
衛(wèi)玠羊車
璧人車
乘羊入市
夫向羊車覓
聚車看衛(wèi)玠
傾城看殺
童子馭車
衛(wèi)玠洛陽車
小羊車
羊車并載
玉色映市人
嬉戰(zhàn)羊車
玉山映人
看殺玉車人
羊駕小車
相關(guān)人物衛(wèi)玠
裴楷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上〈容止〉
裴令公有俊容儀,脫冠冕,粗服亂頭皆好。時人以為「玉人」。見者曰:「見裴叔則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埂l(wèi)玠從豫章至下都,人久聞其名,觀者如堵墻。玠先有羸疾,體不堪勞,遂成病而死。時人謂「看殺衛(wèi)玠」。南朝梁·劉孝標注引《玠別傳》曰:「玠在群伍之中,寔有異人之望。齠齔時,乘白羊車于洛陽市上,咸曰:『誰家璧人?』于是家門州黨號為『璧人』?!?/span>
《晉書》卷三十六〈衛(wèi)瓘列傳·(孫)衛(wèi)玠、(恒族弟)衛(wèi)展〉
玠字叔寶。年五歲,風(fēng)神秀異。祖父瓘曰:「此兒有異于眾,顧吾年老,不見其成長耳!」總角乘羊車入市,見者皆以為玉人,觀之者傾都。
《晉書》卷三十五〈裴秀列傳·(秀從第)裴楷〉~048~
楷風(fēng)神高邁,容儀俊爽,博涉群書,特精理義,時人謂之「玉人」,又稱「見裴叔則如近玉山,映照人也」。
簡釋
玉人:喻指男子美貌。唐盧綸《酬金部王郎中省中春日見寄》:“鶴侶正疑芳景引,玉人那為簿書沉?!?/p>
例句
共惜不成金谷妓,虛令看殺玉車人。
拂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已迷金谷路,頻駐玉人車。
門多金埒騎,路引璧人車。
仙人擁石去,童子馭車來。
朝見裴叔則,朗如行玉山。
君行既識伯禽子,應(yīng)駕小車騎白羊。
欲將瓊樹比,不共玉人同。
禮將金友等,情向玉人偏。
明朝九衢上,應(yīng)見玉人車。
寄與玉人天上去,桓將軍見不教吹。
恐是潘安縣,堪留衛(wèi)玠車。
客愁青眼別,家喜玉人歸。
聞?wù)f羊車趨盛府,何言瓊樹在東林。
玉人此日心中事,何似乘羊入市年。
若問玉人殊易識,蓮花府里最清羸。
明朝古堤路,心斷玉人車。
鶴侶正疑芳景引,玉人那為簿書沈。
白玉郎仍少,羊車上路平。
樓上看珠妓,車中見玉人。
莫惜羊車頻列載,柳絲梅綻正芳菲。
衛(wèi)玠羊車懸,長卿駟馬姿。
《淮南子》卷六〈覽冥訓(xùn)〉~206~
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于是女媧鍊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背方州,抱圓天,和春陽夏,殺秋約冬,枕方寢繩,陰陽之所壅沈不通者,竅理之;逆氣戾物、傷民厚積者,絕止之。漢·高誘注:「女媧,陰帝,佐虙戲治者也。三皇時,天不足西北,故補之。」
例句
那知忽遇非常用,不把分銖補上天。
女媧只解補青天,不解煎膠黏日月。
用時應(yīng)不稱媧皇,將去也堪隨博望。
補天殘片女媧拋,撲落禪門壓地坳。
媧天補剩石,昆劍切來泥。
斬鰲翼媧皇,煉石補天維。
補天留彩石,縮地入青山。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安得誅云師,疇能補天漏。
女媧本是伏羲婦,恐天怒,搗煉五色石,引日月之針,五星之縷把天補。
玉碗不磨著泥土,青天孔出白石補。
何時成五色,卻上女媧天。
典故不辨牛馬
不分牛
河伯觀海
牛馬無色
相關(guān)人物河伯
莊子
《莊子》外篇·卷六下《秋水》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唐·成玄英疏:「河,孟津也。涇,通也。涘,岸也。涯,際也。渚,洲也,水中之可居曰洲也。大水生于春而旺于秋,素秋陰氣猛盛,多致霖雨,故秋時而水至也。既而凡百川谷,皆灌注黃河,通流盈滿,其水甚大,涯岸曠闊,洲渚迢遙,遂使隔水遠看,不辨牛之與馬也。」
例句
悠悠想大方,此乃杯水濱。
驚濤遙起鷺,回岸不分牛。
牛馬行無色,蛟龍斗不開。
去馬來牛不復(fù)辨,濁涇清渭何當(dāng)分。
典故不火食
厄陳蔡
在陳厄
困在陳
陳糧絕
窮困陳蔡
丘厄陳
在陳色
陳蔡糧
相關(guān)人物孔子
《論語注疏·衛(wèi)靈公》~37~
衛(wèi)靈公問陳于孔子??鬃訉υ唬骸纲薅怪?,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xué)也。」明日遂行。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莊子集釋》卷九下〈雜篇·讓王〉~98~
孔子窮于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糝,顏色甚憊,而弦歌于室。顏回擇菜,子路子貢相與言曰:「夫子再逐于魯,削跡于衛(wèi),伐樹于宋,窮于商周,圍于陳蔡,殺夫子者無罪,藉夫子者無禁。弦歌鼓琴,未嘗絕音,君子之無恥也若此乎?」顏回?zé)o以應(yīng),入告孔子。孔子推琴喟然而嘆曰:「由與賜,細人也。召而來!吾語之?!棺勇?、子貢入。子路曰:「如此者可謂窮矣?!箍鬃釉唬骸甘呛窝砸玻【油ㄓ诘乐^通,窮于道之謂窮。今丘抱仁義之道,以遭亂世之患,其何窮之為?故內(nèi)省而不窮于道,臨難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露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陳、蔡之隘,于丘其幸乎!」
《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930~
孔子遷于蔡三歲,吳伐陳。楚救陳,軍于城父。聞孔子在陳蔡之閒,楚使人聘孔子??鬃訉⑼荻Y,陳蔡大夫謀曰:「孔子賢者,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今者久留陳蔡之閒,諸大夫所設(shè)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國也,來聘孔子??鬃佑糜诔瑒t陳蔡用事大夫危矣?!褂谑悄讼嗯c發(fā)徒役圍孔子于野。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鬃又v誦弦歌不衰。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孔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span>
典故 寄一枝
江南信
寄梅花
隴頭梅
逢驛使
隴頭人
江南春信
江南驛使
一枝春色
驛使梅
贈梅花
一枝春信
春在手
江南信息
不寄梅花
寄寒梅
江路梅花
隴頭春信
送客逢春
梅花寄遠
庾嶺一枝
折梅寄
故人難寄
寄折梅
尋驛使
隴頭春色
萬里贈
折花寄
解道江南句
陸凱寄梅
難隨驛使
楚驛梅邊
到隴梅花
故人堪寄
寒梅傳驛信
寄與路遙
剪梅煙驛
江南逢梅
嶺梅傳遠信
隴驛傳梅
陸郎封寄
一枝誰寄長安
驛傳梅信
驛使為伊忙
庾梅信斷
折梅寄江北
只贈梅花
春贈隴頭
故人贈江頭春信
寒梅堪寄
花信隨驛使
寄春
江南折贈
梅殘驛使遲
梅花寄寒驛
梅寄斷魂
南枝附春信
水驛寄江南梅萼
萬里憑驛使
一枝傳遠信
一枝寄北人
一枝寄相思
一枝寄遠信
一枝隨驛使
驛使傳梅
驛使帶春
遠寄江南春意
贈春色
折得隴頭
折寒香傳語
折梅
折梅寄我
折幽香千里寄
相關(guān)人物范曄
陸凱
《太平御覽》卷九百七十〈果部七·梅〉~4432~
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陸凱與范曄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并贈花范詩曰:『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弧?/span>
簡釋
隴頭梅:詠對朋友的思念之情,亦詠梅花。唐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明朝望鄉(xiāng)處,應(yīng)見隴頭梅?!?/p>
例句
繡衣屢許攜家醞,皂蓋能忘折野梅。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官橋楊柳和愁折,驛路梅花帶雪看。
欲托清香傳遠信,一枝無計奈愁何。
典故 江淹夢
江毫
胸中錦繡
江錦
江郎錦
邱遲錦
丘遲錦
才減江淹
彩毫還郭璞
尺錦才情
腹內(nèi)胎生異錦
景陽錦
夢淹筆
蜀錦詞華
文作錦
殘錦
錦段殘
夢與邱遲
夢與丘遲
夢徵殘錦
瑞錦殘
文章腹,千機錦
一枝色筆還郭璞
相關(guān)人物張協(xié)
江淹
郭璞
丘遲
《南史》卷五十九〈江淹列傳〉~45~
淹少以文章顯,晚節(jié)才思微退,云為宣城太守時罷歸,始泊禪靈寺渚,夜夢一人自稱張景陽,謂曰:「前以一匹錦相寄,今可見還?!寡吞綉阎械脭?shù)尺與之,此人大恚曰:「那得割截都盡。」顧見丘遲謂曰:「馀此數(shù)尺既無所用,以遺君?!棺誀栄臀恼萝W矣。又嘗宿于冶亭,夢一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吾有筆在卿處多年,可以見還?!寡湍颂綉阎械梦迳P一以授之。爾后為詩絕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凡所著述,自撰為前后集,并齊史十志,并行于世。嘗欲為赤縣經(jīng)以補山海之闕,竟不成。子蔿嗣。
簡釋
才盡:喻因年老而才思退減。唐杜甫《送顧八分文學(xué)適洪吉州》:“才盡傷形體,病渴污官位?!?/p>
江淹夢:指文采不凡。唐方干《再題路支使南亭》:“睡時分得江淹夢,五色毫端弄逸才。”
例句
錦窠不是尋常錦,兼向丘遲奪得來。
都緣有意重熏裛,更灑江毫上玉堂。
云生五色筆,月吐六鈞弓。
睡時分得江淹夢,五色毫端弄逸才。
征南幕下帶長刀,夢筆深藏五色毫。
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云。
若無江氏五色筆,爭奈河陽一縣花。
未把彩毫還郭璞,乞留殘錦與丘遲。
五色毫揮成渙汗,百寮班下獨從容。
雕章五色筆,紫殿九華燈。
老去才難盡,秋來興甚長。
才盡傷形體,病渴污官位。
畫圖規(guī)陣勢,夢筆紀山行。
正哭阮途歸未得,更聞江筆赴嘉招。
少瑜鏤管丘遲錦,從此西垣使鳳凰。
新經(jīng)夢筆夜,才比棄繻年。
既與丘遲夢,深知卓氏功。
我恐江淹五色筆,作不立此碑之碑文不得。
何妨成五色,永愿助風(fēng)騷。
內(nèi)人未識江淹筆,竟問當(dāng)時不早求。
何妨寄我臨池興,忍使江淹役夢勞。
《昭明文選》卷二十八〈詩戊·樂府下·樂府十七首·日出東南隅行〉~32~
扶桑升朝暉,照此高臺端。高臺多妖麗,浚房出清顏。淑貌耀皎日,惠心清且閑。美目揚玉澤,蛾眉象翠翰。鮮膚一何潤,秀色若可餐。窈窕多容儀,婉媚巧笑言。暮春春服成,粲粲綺與紈。金雀垂藻翹,瓊佩結(jié)瑤璠。方駕揚清塵,濯足洛水瀾。藹藹風(fēng)云會,佳人一何繁。南崖充羅幕,北渚盈軿軒。清川含藻景,高崖被華丹。馥馥芳袖揮,泠泠纖指彈。悲歌吐清響,雅舞播幽蘭。丹唇含九秋,妍?七盤。赴曲迅驚鴻,蹈節(jié)如集鸞。綺態(tài)隨顏變,沈姿無乏源。俯仰紛阿那,顧步咸可歡。遺芳結(jié)飛飆,浮景映清湍。冶容不足詠,春游良可嘆。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后漢文》卷五十五〈張衡四·七辯〉~775~
闕丘子曰。西施之徒。姿容脩嫭。弱顏回植。妍夸閑暇。形似削成。腰如束素。蝤蠐之領(lǐng)。阿那宜顧。淑性窈窕。秀色美艷。鬢發(fā)玄髻。光可以鑒。靨輔巧笑。清眸流眄。皓齒朱唇。的皪粲練。于是紅華曼理。遺芳酷烈。侍夕先生。同茲宴●。假明蘭燈。指圖觀列。蟬綿宜愧。夭紹紆折。此女色之麗也。子盍歸而從之。
典故 孤鶩落霞
鶩霞
秋水共長天
斷霞孤鶩
殘霞孤鶩
王郎健筆
洪都開府
落霞孤鶩飛齊
落霞孤鶩徘徊
一色與天通
援筆洪都
遠水長空一色
《新唐書》卷二百一〈文藝列傳上·王勃〉~5739~
初,道出鐘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閣,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紙筆遍請客,莫敢當(dāng),至勃,汎然不辭。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輒報。一再報,語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請遂成文,極歡罷。勃屬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數(shù)升,則酣飲,引被覆面臥,及寤,援筆成篇,不易一字,時人謂勃為腹稿。尤喜著書。
《唐摭言》卷五〈以其人不稱才試而后驚〉
王勃著滕王閣序,時年十四。都督閻公不之信。勃雖在座,而閻公意屬子婿孟學(xué)士者為之,已宿構(gòu)矣。及以紙筆巡讓賓客,勃不辭讓。公大怒,拂衣而起,專令人伺其下筆。第一報云「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談。」又報云「星分翼軫,地接衡廬」,公聞之,沈吟不言。又云「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當(dāng)垂不朽矣!」遂亟請宴所,極歡而罷。
《全唐文》卷一百八十一〈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846~2~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匦U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市邱Y。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遙臨。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暫駐。十旬休暇。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xué)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qū)。童子何知。躬逢勝餞。時維九月。序?qū)偃铩A仕M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于上路。訪風(fēng)景于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仙人之舊館。層臺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列岡巒之體勢。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舳。虹消雨霽。彩徹云衢。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遙吟俯暢。逸興遄飛。爽籟發(fā)而清風(fēng)生。纖歌凝而白云遏。睢園綠竹。氣淩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并。窮睇盼于中天。極娛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shù)。望長安于日下。指吳會于云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guān)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安貧。達人知命。老當(dāng)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而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諔褕髧?。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之長風(fēng)。舍簪笏于百齡。奉晨昏于萬里。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辰捧袂。喜托龍門。楊意不逢。撫淩云而自惜。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嗚呼。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邱墟。臨別贈言。幸承恩于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懷。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
典故絕妙辭
外孫齏臼
黃絹字
幼婦篇
黃絹句
曹家碑
曹盱
色絲文
豐碑黃絹
黃絹尋碑
齏臼碑
絕妙孫辛婦
名映色絲
楊修見幼婦
婦幼碑
黃絹祠
幼婦祠
相關(guān)人物曹操(魏武帝)
楊修
楊脩
曹娥
曹盱
《世說新語箋疏》中卷下〈捷悟〉~580~
魏武嘗過曹娥碑下,楊脩從,碑背上見題作「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字。魏武謂脩曰:「解不?」答曰:「解?!刮何湓唬骸盖湮纯裳裕宜贾?。」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沽蠲憚e記所知。脩曰:「黃絹,色絲也,于字為絕。幼婦,少女也,于字為妙。外孫,女子也,于字為好。齏臼,受辛也,于字為辭。所謂『絕妙好辭』也?!刮何湟嘤浿?,與脩同,乃嘆曰:「我才不及卿,乃覺三十里?!?/span>
《后漢書》卷八十四〈列女列傳·孝女曹娥〉~2794~
孝女曹娥者,會稽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為巫祝。漢安二年五月五日,于縣江溯濤婆娑迎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沿江號哭,晝夜不絕聲,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縣長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傍,為立碑焉。唐·李賢注引《會稽典錄》曰:「上虞長度尚弟子邯鄲淳,字子禮。時甫弱冠,而有異才。尚先使魏朗作曹娥碑,文成未出,會朗見尚,尚與之飲宴,而子禮方至督酒。尚問朗碑文成未?朗辭不才,因試使子禮為之,操筆而成,無所點定。朗嗟嘆不暇,遂毀其草。其后蔡邕又題八字曰:『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弧?/span>
《裴子語林》
脩字德祖,魏初弘農(nóng)華陰人也,為曹操主簿。曹公至江南,讀曹娥碑文;背上別有八字,其辭云:「黃絹幼婦,外孫蒜臼?!共芄娭唤?,而謂德祖:「卿知之不?」德祖曰:「知之。」曹公曰:「卿且勿言,待我思之?!剐胸?,曹公始得,令祖先說。祖曰:「黃絹色絲,『絕』字也。幼婦少女,『妙』字也;外孫女子,『好』字也;蒜臼受辛,『辭』字也。謂『絕妙好辭』?!共芄υ唬骸笇嵢绻乱?。」俗云:有智無智隔卅里,此之謂也。
簡釋
色絲文:稱贊文章文辭華美。唐趙嘏《題曹娥廟》:“文字在碑碑已墮,波濤辜負色絲文?!?/p>
例句
碑缺曹娥宅,林荒逸少居。
越鳥聞花里,曹娥想鏡中。
舊石曹娥篆,空山夏禹祠。
齊戒觀華玉,留連嘆色絲。
山下祗今黃絹字,淚痕猶墮六州兒。
笑讀曹娥碑,沉吟黃絹語。
漫作潛夫論,虛傳幼婦碑。
因?qū)S絹字,為我吊曹盱。
麗句傳黃絹,香名播宋朝。
黃絹外孫翻得罪,華顛故老莫相嗤。
雅詞黃絹妙,渥澤紫泥分。
青山盡日尋黃絹,滄海經(jīng)年夢絳紗。
典故 潤如酥
小雨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天街小雨潤如酥
微雨如酥
《全唐詩》卷三百三十四〈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絕勝花柳滿皇都】?!?/span>
典故 遠山眉黛
淡淡春山
遙山眉
眉黛遠山
春山眉黛
山橫眉黛
山眉翠
遠山學(xué)
文君遠山
遠岫眉
兩山橫黛
文君蹙遠山
茂陵眉
眉抹遠山
眉繞山
眉學(xué)春山
小山眉黛
遙山羞黛
長眉似遠山
娥眉遠山
看山憶眉
眉山春爭秀
貰酒楊昌
遙山
相關(guān)人物卓文君
《西京雜記》卷二
司馬相如,初與卓文君還成都。居貧愁懣,以所著鹔鹴裘,就市人陽昌貰酒,與文君為歡。既而文君抱頸而泣,曰:「我平生富足,今乃以衣裘貰酒?!顾煜嗯c謀于成都賣酒。相如親著犢鼻裈滌器以恥王孫,王孫果以為病,乃厚給文君,文君遂為富人。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臉際常若芙蓉,肌膚柔滑如脂,十七而寡,為人放誕風(fēng)流,故悅長卿之才而越禮焉。長卿素有消渴疾,及還成都悅文君之色,遂以發(fā)痼疾,乃作〈美人賦〉,欲以自刺而終不能改,卒以此疾至死,文君為誄傳于世。
簡釋
遠山眉:喻女子貌美。唐杜牧《少年行》:“豪持出塞節(jié),笑別遠山眉?!?/p>
例句
豪持出塞節(jié),笑別遠山眉。
江畔秋光蟾閣鏡,檻前山翠茂陵眉。
嬋娟兩鬢秋蟬翼,宛轉(zhuǎn)雙蛾遠山色。
《全唐詩》卷四十二〈至陳倉曉晴望京邑〉
拂曙驅(qū)飛傳,初晴帶曉涼。霧斂長安樹,云歸仙帝鄉(xiāng)。澗流漂素沫,巖景靄朱光。今朝好風(fēng)色,延瞰極天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