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桐葉題詩
 
流紅葉
 
紅葉水
 
憑紅葉
 
紅題
 
寫紅葉
 
采葉題詩
 
一葉怨題
 
怨紅一葉
 
敗葉題詩
 
春溝紅葉
 
翠溝題葉
 
泛流紅冷
 
楓葉滿階紅萬片
 
宮溝流怨葉
 
紅葉波深
 
紅葉不來
 
流紅有恨
 
流紅字
 
題情腸斷紅
 
香溝詩葉
 
葉落香溝紅泛
 
斷紅流處暗題
 
紅葉不見詩
 
紅葉寫情辭
 
詩憑紅葉
 
葉間題字
 
一山紅葉供不盡相思句
 
御溝題紅
 
怨隨宮葉流


《云溪友議》卷下〈題紅怨〉
明皇代,以楊妃、虢國寵盛,宮娥皆頗衰悴,不備掖庭。常書落葉,隨御水而流云:「舊寵悲秋扇,新恩寄早春。聊題一片葉,將寄接流人?!诡?著作,聞而和之。既達宸聰,遣出禁?者不少。或有五使之號焉。和曰:「愁見鶯啼柳絮飛,上陽宮女斷腸時。君恩不禁東流水,葉上題詩寄與誰?!贡R渥舍人應舉之歲,偶臨御溝,見一紅葉,命仆搴來。葉上乃有一絕句,置于巾箱,或呈于同志。及宣宗既省宮人,初下詔,許從百官司吏,獨不許貢舉人。渥后亦一任范陽,獲其退宮人,?紅葉而吁怨久之,曰:「當時偶題隨流,不謂郎君收藏巾篋。」驗其書,無不訝焉。詩曰:「水流何太急,深宮盡日閒。慇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
《清瑣高議》卷五〈流紅記〉
唐僖宗時,有儒士于佑晚步于禁衢間。于時萬物搖落,悲風秋,頹陽西傾,羈懷增感。視御溝浮葉,續(xù)續(xù)而下。佑臨流浣手,久之,有一脫葉差大于他葉,遠視之若有墨跡載于其上,浮紅泛泛,遠意面面。佑取而視之,其上詩曰:「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褂拥弥钣跁?,終日詠味,喜其句意新美,然莫知何人作而書于葉也。因念御溝水出于禁掖,此必宮中美人所作也。佑但寶之,以為念耳。矣時時對好事者說之。佑自此思念,精神俱耗。一日,友人見之曰:「子何清削如此?必有故,為我言之?!褂釉唬骸肝覕?shù)月來,眠食俱廢。」因以紅葉句言之。友人大笑曰:「子何愚汝是也!彼書者無意于子,子偶得之,何置念如此。子雖思愛之勤,帝禁深宮,子雖有羽翼,莫敢往。子之愚又可笑也?!褂釉唬骸柑祀m高而聽卑,人茍有志,天必從人愿耳。我聞牛仙客遇無雙之事,卒得古生之奇計,但患無志耳,事固未可知也?!褂咏K不廢思慮,復題二句,書于紅葉上曰:「曾聞葉上題紅怨,葉上題詩寄阿誰?」置御溝上流水中俾其流入宮中,人為笑之,亦為好事者稱道。有贈之詩者曰:」君恩不禁東流水,流出宮情是此溝。佑后累舉不捷,跡頗羈倦,乃依河中貴人韓泳門館,得錢帛稍稍自給,亦無意進取。久之,韓泳召佑謂之曰:「帝禁宮人三千馀得罪,使各適人,有韓夫人者,吾同姓,久在宮,今出禁庭來我舍。子今未娶,年又愈壯,困苦一身,無所成就,孤生獨處,我甚憐汝。今韓夫人篋中不下千緡本,良家女,年才三十,姿色甚麗,吾言之使聘子,何如?」佑避席伏地曰:「窮困書生,寄食門下,晝飽夜溫,受賜甚久,恨無一長,不能圖報。早暮愧懼,莫知所為,安敢復望如此!」泳乃令人通媒妁,助佑進羔雁,盡六禮之數(shù),交二姓之歡。佑就吉之夕,樂甚。明日,見韓氏裝橐甚厚,姿色絕艷,佑本不敢有此望,自以為誤入仙源,神魂飛越也。既而,韓氏于佑之書笥中見紅葉,大驚曰:「此吾所作之句,君何故得之?」佑以實告。韓氏復曰:「務于水中復得紅葉,不知何人所作也?」乃開笥取之,乃佑所題之詩,相對驚嘆,感泣久之,曰:「事豈偶然哉!莫非前定也?!鬼n氏曰:「吾得葉之初,嘗有詩,今尚藏笥中。取以示佑。詩云:「獨步天溝岸,臨流得葉時。此情誰會得?腸斷一聯(lián)詩。」聞者莫不嘆異驚駭。一日,韓泳開宴召佑洎韓氏,泳曰:「子二人今日可謝媒人也?!鬼n氏笑答曰:「吾為佑之合為天力也?!褂驹唬骸负我匝灾俊鬼n氏索筆為詩曰:「一聯(lián)佳句題流水,十載幽思滿素懷;今日卻成鸞鳳友,方知紅葉是良媒?!褂驹唬骸肝峤裰煜率聼o偶然者也。 」僖宗之幸蜀,韓泳令佑將家僮百人前導,韓以宮人得以見帝,具言適佑事。帝曰:「吾亦微聞之?!拐儆樱υ唬骸盖淠穗揲T下舊客也?!褂臃匕葜x罪。帝還西都,以從駕得官,為深策軍虞侯。韓氏生五子三女,子以力學俱有官,女配名家。韓氏治家有法度,終身為命婦。宰相張浚作詩曰:「長安百萬戶,御水日東注。水上有紅葉,子獨得佳句。子復題脫葉,流入宮中去。深宮千萬人,葉歸韓氏處。出宮三千人,韓氏籍中數(shù)?;厥字x君恩,淚灑胭脂雨。寓居貴人家,方于子相遇。通媒六禮俱,百歲為夫婦。兒女滿眼前,青紫盈門戶。茲事自無古,可以傳千古?!?/span>
《太平廣記》卷第一百九十八〈文章一·盧渥〉~486~
中書舍人盧渥應舉之歲,偶臨御溝,見一紅葉,命仆搴來。葉上及有一絕句,置于巾箱,或呈于同志。及宣宗既省宮人,初下詔,許從百官司吏,獨不許貢舉人。渥后亦一任范陽,獨獲其退宮人,睹紅葉而吁怨久之,曰:「當時偶題隨流,不謂郎君收藏巾篋?!跪炂鋾E,無不訝焉。詩曰:「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閒。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span>
《太平廣記》卷一百九十八〈文章一·顧況〉~486~
唐顧況在洛,乘間與一二詩友游于苑中。流水上得大梧葉,上題詩曰:「一入深宮里,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箾r明日于上游,亦題葉上,泛于波中。詩曰:「愁見鶯啼柳絮飛,上陽宮女斷腸時。君恩不禁東流水,葉上題詩寄與誰。」后十日馀,有客來苑中尋春,又于葉上得一詩,故以示況。詩曰:「一葉題詩出禁城,誰人愁和獨含情。自嗟不及波中葉,蕩漾乘風取次行。」
《元宮詞百章箋注》六十九~78~
案:紅葉,指韓翠蘋故事?!肚喱嵏咦h》記唐僖宗時,于祐于御溝拾一紅葉,上有詩云:「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閒,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祐亦題詩云:「曾聞葉上題紅怨,葉上題詩寄阿誰?」置溝上流,為宮女韓翠蘋所拾。后帝放宮女,祐托韓詠門館,詠以韓氏同姓,遂作伐嫁妝。及成禮,各于笥中出紅葉相示,韓氏笑吟曰:「一聯(lián)佳句隨流水,十載幽思縈素懷,今日卻成鸞鳳侶,方知紅葉是良媒?!勾祟惞适骂H多,僅取其一,以注此詩。
《本事詩·情感》
顧況在洛,乘間與三詩友游于苑中,坐流水上,得大梧葉題詩上曰:「一入深宮里,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箾r明日于上游,亦題葉上,放于波中。詩曰:「花落深宮鶯亦悲,上陽宮女斷腸時。帝城不禁東流水,葉上題詩欲寄誰?」后十馀日,有客來苑中尋春,又于葉上得詩,以示況。詩曰:「一葉題詩出禁城,誰人酬和獨含情?自嗟不及波中葉,蕩漾乘春取次行?!?/span>
《侍兒小名錄·鳳兒》
貞元中進士賈全虛者,黜于春官。春深,臨御溝而坐,忽見一花流至全虛之前,以后接之,香馥頗異。旁連數(shù)葉上,有詩一首,筆跡纖麗,言詞幽怨。詩曰:「一入深宮里,無由得見春。題詩花葉上,寄與接流人?!谷摰弥?,悲想其人,涕泗交墜,不能離溝上。街史頗疑其事,白金吾奏其實,德宗亦為感動,令中人細詢之,乃于翠筠宮奉恩院王才人養(yǎng)女鳳兒者。詰其由云:「初從母學《文選》、《初學記》及慕陳后主孔貴嬪為詩。幾日前,臨水折花,偶為〈宮思〉宮思。今敗露死無所逃。」德宗為之惻然,召全虛授金吾衛(wèi)兵曹,以鳳兒賜之,車載其院資,皆賜全虛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僧。臺州天臺人,號一山叟。居西湖長慶寺。能詩,工畫。所畫小叢竹,或二三竿,或百十成林,無重復冗雜者。
補續(xù)高僧傳·義解篇
慧舟。丹丘人。棄家入道。勤行四三昧。天圣初。結同學十人。行大悲行法者三年。結十四人。行普賢行法者又三年。初入期。誓于像前曰。倘此三昧有成。當焚軀以效供養(yǎng)。行法既周?;毓世?。求證于神炤。炤欲全其重愿。諭道俗。輸香木成大??。仲夏晦日。炤囑之曰。法華尊施。爾克修之。梵網(wǎng)明晦。爾克遵之。惟系心法界。身如火如。則一聚之燼。乃三昧之蘊。喜見精進。以奉凈明真供。唯子行焉。舟。奉教致謝。端坐薪塔?;鸸鈱偬?。了無傾側。舍利晶耀。求者皆如其愿?;鸷笫这殴钳幹?/blockquote>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47—1317 【介紹】: 宋元間僧。臺州人。俗姓胡,號一山。幼為僧,居普陀山。道行素高,為眾尊仰。入元,充江浙釋教總統(tǒng),號妙慈弘濟大師。奉使至日本勸降,為北條貞時所執(zhí),囚于伊豆修普寺,尋被釋,尊為西京南禪寺主。仁宗延祐間寂于居所,贈國師。

人物簡介

簡介
吳僧行,朱姓。隱于天目山之西峰。

人物簡介

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卷八
禪師了萬者。號一山。臨川人也。其先金氏。為江右顯族。萬生貌瘠。而秀氣格精厲。八歲指揮群小。肅若朝堂。又八歲好學。以淹博著聲。每嘆孟軻氏未達性理。同輩驚其狂。萬曰。圣賢亦猶人也。何無是非眼目乎。乃毅然求佛為師竟。于金溪常樂院棄發(fā)。是夕芝產(chǎn)戶樞。院主卜之。得乾之九五。占者曰。剛健中正圣徵也。當為法王。萬遂游方。遍見名宿。得旨于東叟穎。住后嘗謂及門者曰。我當時初參偃。溪聞尊宿。聞以為我齒牙超邁。每同商略古今間。謂我曰。子姿質铦利。山僧實不及子。但有一著。若識得。山僧在子腳底。我雖不測棄去。未嘗不珍味其語。又見靈隱荊叟玨禪師。亦蒙隆遇。玨曰。近日法社凄涼。鮮合中道。太過者生易。不及者生疲。疲病庶幾可振。易病難醫(yī)。何也。佛祖境界非世聰之可測度。彼時雖銘。其說不能當下慶快。如是展轉。所歷非一。大抵遮前護后。遂乃撥妄求真。及到南屏。惟吾師東叟穎和尚。能捋下鐵面。當眾以如意指我曰。萬書記文彩燦爛。應酬時機。則不無管取涅槃堂里一字也用。不著彼時。我心識俱喪。乃強曰。何也。吾師曰。別人根鈍。不得利子。則根利不能鈍。我對曰。豈無方便。師曰。又恁么去也。自此啟口說不出。舉筆寫不出。一日偶經(jīng)神祠。見紙錢灰旋風飛起。盡亡所執(zhí)。吾師遂以妙峰師翁禪板如意。交付于我。我今日舉著大似。一回吃水。一回咽矣。妙峰名之善妙喜之嗣也。萬為人鯁直。少含蓄好。樊勵后學。見有小善可錄。必展轉發(fā)明。人亦不敢偽。或有過。則曰。人非圣賢。孰能免焉。改之為貴人。亦不敢飾。至若事關法化。知見差訛。則切直千馀言猶不已。當時以此憚而懷之。初住天臺之寒巖寺。三年移仙居之紫籜山。大闡法化。有僧問曰。紫籜山庭如錦繡。是誰按拍畫圖中。萬曰。深沙休努眼。僧顧左右曰。道甚么。曰。碧水浪吞鉤。僧曰。將謂歌謠風日煖。元來鼓角陣云深。曰。八千子弟歸何處。消瘦秋空一笛霜。僧曰。恁么則山河無意屬英雄也。曰。摘楊花。僧次日復進曰。昨日公案未圓。乞師再垂方便。萬曰。分付直歲不得。普請曰。古老頭巾真難共語。萬擲下拄杖。僧出大叫曰。紫籜老漢今日方始瞥地。萬便休。十載遷疏山。疏山舊例。住持須通刺當?shù)?。萬輒不可曰??紫粺?。墨突不黔。誠各行其志也。況我圓頂之夫。何天不可翱翔。乃為三間古院。委曲權門。是則法化未弘。僧風先掃地矣。當?shù)雷h不合。萬留偈法堂。飄然而去。偈曰。疊疊韶華一杖藜。白云到處有山棲。等閒愛種蟠桃核。不把春紅賺馬蹄。江淮總統(tǒng)聞萬高標。會諸山于靈隱。直指堂議。以開先迎萬。或度其厭叢林不肯來。有耆宿曰。萬公必來也。彼雖起居蕭灑。然瞿瞿以法門綱目為任。若致之以誠。即十字街頭肩栲栳養(yǎng)閒漢。彼亦欣樂。況開先為山林之勝。且便于衲子。公豈木強人乎。公必來也。萬果攜數(shù)禪衲?;萑欢鴣怼S匈试?。剎竿扶起本無心。教外金襕影自深??现昂罅Α2懙仄瘕堃?。于是開先鼎新。英俊大聚??蹎栔?。從未只字。干及豪貴。其時道俗蒙萬示語。如獲珙璧。笑隱來參。萬審其機緣。指往百丈。為晦機嗣。無我之風。海內仰之。又十載住東甌江心寺。少不適意。又棄去。寺眾數(shù)百泣挽隨。至馮公嶺不從。萬嘗曰。古人因學道。以立叢林。事事隨緣。法法周備。為住持者。觀會中或有一個半個。實心務本。則當不顧安危。竭力支撐。雖社廟神壇。亦可居而不愧。今人計叢林以學道。或三百五百。不顧日逐。何所用心。但云。頭頭合轍。物物圓融。乃崇尚土木。鷺伺豪家。然后竊虛器傳子孫。與蚖蛇戀窟。明無少異。毫厘既差。千里懸隔。良可悲夫。晚年匡廬月澗明公。迎萬歸東溪。萬翩然命棹曰。滿望春江興不違。一波才動萬波隨。煙嵐調拍如相委。何待芳心托子規(guī)。月澗歿。開先之眾復請萬。萬力卻之曰。我住持三十載。而法化寥寥。更何所望。而不休乎。且精神非壯盛之時也。諸公不復言?;蕬c壬子。十一月二十六日。示疾。越七日。命浴更衣。據(jù)室危坐。書訣眾語。儼然而化。阇維。收五色舍利。大如菽。不可計。目睛齒牙頂骨不壞。時改建豫章烏遮塔。江西行省丞相干赤命以舊藏釋尊舍利奉于中。遣使分一山萬禪師目睛舍利。以寶匣秘之。陪葬焉。馀舍利塔東溪。 贊曰。名位虛器也。道德實跡也。據(jù)虛器而核實跡。則失矣。余觀萬公平生。住持獨持大體。熙于實跡不以名位自累。少不合輒。棄去。此其節(jié)概。大過于人。應庵曰。衲僧當著草鞋住院。良有以哉。
王一山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杭州人。本邑一巨室犯罪,一山因素與友善而隱之于密室數(shù)月,鄰人利賞告官,并逮捕。一山愿連坐,憲使義而釋之。
《駢字類編》:一山
唐 李德裕 思山居一十首 清明后憶山中 月照一山明,風吹百花氣。
唐 李賀 感諷五首 其三 月午樹無影,一山唯白曉。
唐 王建 霓裳詞十首 其七 一山星月霓裳動,好字先從殿里來。
唐 王建 謝田贊善見寄 錯判符曹群吏笑,亂書巖石一山憎。
唐 劉昭禹 靈溪觀 云開孤月上,瀑噴一山寒。
宋 范成大 虎丘六絕句 其三 白蓮池 潭影中間龍影臥,一山好處沒人題。
宋 趙師秀 和人韻贈北山僧 二月春風添樹色,一山夜雨失泉聲。
金 秦略 麝香 山麝逃風遠谷藏,一山行過四山香。
金 麻九疇 跋范寬秦川圖 一山一形似爭長,一石一態(tài)如布軍。
金 趙沨 晚宿山寺 犬吠一山秋意靜,敲門時有夜歸僧。
分類:一山
《漢語大詞典》:一山不藏二虎
比喻兩人不能相容。 歐陽山 《三家巷》十五:“他跟 展公 有點一山不藏二虎的味道,這是他太狂妄?!?/div>
分類:相容
《國語辭典》:一山不容二虎  拼音:yī shān bù róng èr hǔ
(諺語)比喻實力相當或互不相容的兩人不能同在一處。如:「所謂一山不容二虎,今天既然遇著了,我們就在此分出個高下?!?/div>
《國語辭典》:桃花源  拼音:táo huā yuán
比喻世外樂土或避世隱居的地方。參見「桃源」條。唐。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三一:「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div>
《漢語大詞典》:同岑
同在一山。 晉 郭璞 《贈溫嶠》詩:“人亦有言,松竹有林。及爾臭味,異苔同岑。”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惟冀各守門庭,使幽明異路,庶均歸寧謐,異苔不害於同岑?!?鄭澤 《夏日感興次鈍根韻即以奉寄》:“愿偕采三秀,由來本同岑?!?/div>
分類:一山
《國語辭典》:一丘一壑  拼音:yī qiū yī huò
山丘和溪壑。語本《漢書。卷一○○。敘傳上》:「漁釣于一壑,則萬物不奸其志;棲遲于一丘,則天下不易其樂?!挂磺鹨慧种鸽[居者所居住的地方。后亦用以比喻歸隱在野,縱情山水。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明帝問謝鯤:『君自謂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廟堂,使百僚準則,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謂過之。』」
《國語辭典》:一丘之貉  拼音:yī qiū zhī hé
同一山丘上的貉。比喻彼此同樣低劣,并無差異。《漢書。卷六六。楊敞傳》:「若秦時但任小臣,誅殺忠良,竟以滅亡。令親任大臣,即至今耳,古與今如一丘之貉?!埂读凝S志異。卷七。細柳》:「黑心符出,蘆花變生,古與今如一丘之貉,良可哀也!」
《漢語大詞典》:讓謙(讓謙)
謙讓。中國近代史料叢刊續(xù)編《太平天囯詔諭·〈漢大明統(tǒng)兵大元帥黃威告示〉》 蕭一山 釋語:“ 大全 寄人籬下,讓謙未遑,故不愿稱萬歲,以為韜晦計?!?/div>
《漢語大詞典》:題紅葉(題紅葉)
即紅葉題詩傳情的故事。歷來記載頗多,如:(1) 唐宣宗 時中書舍人 盧渥 ,“偶臨御溝,見一紅葉”,葉上題詩云:“水流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笔乱?唐 范攄 云溪友議卷十。 盧渥 , 魯迅 《唐宋傳奇集·稗邊小綴》作 韓渥 。(2) 唐玄宗 時 顧況 于“苑中,坐流水上,得大梧葉”,上有題詩云:“一入深宮里,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況 亦于葉上題詩與之反覆唱和。事見 唐 孟棨 本事詩·情感。(3) 唐德宗 時進士 賈全虛 于御溝見一花流至,旁連數(shù)葉,上有 王才人 養(yǎng)女 鳳兒 題詩,“筆蹟纖麗,言詞幽怨”,詩云:“一入深宮里,無由得見春。題詩花葉上,寄與接流人?!?全虛 見詩,為之流淚。 德宗 聞此事,因以 鳳兒 賜 全虛 。事見 宋 王铚 《補侍兒小名錄·鳳兒》。(4) 唐僖宗 時儒士 于祐 與宮人 韓氏 紅葉唱酬,后遂結為夫婦。事見 宋 劉斧 《青瑣高議》卷五載 張實 《流紅記》。(5) 唐僖宗 時進士 李茵 嘗游苑中,于御溝得宮娥 云方子 紅葉題詩。后 茵 與宮娥同行詣 蜀 ,被內官 田大夫 拆散,“宮娥與 李 情愛至深,至前驛,自縊而死?!笔乱?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九。后以“題紅葉”為吟詠情思、閨怨或良緣巧合之典。 宋 侯寘 《滿江紅》詞:“謾彩牋、牙管倚西窗,題紅葉。”亦省作“ 題紅 ”、“ 題葉 ”。 宋 范成大 《南柯子》詞:“緘素雙魚遠,題紅片葉秋?!?宋 李演 《南鄉(xiāng)子·夜宴燕子樓》詞:“待覓瓊觚藏綵信,流春。不似題紅易得沉?!?span id="sunuhel" class="book">《剪燈馀話·田洙遇薛濤聯(lián)句記》:“何處空題葉,誰家謾結褵。”
《國語辭典》:紅葉題詩(紅葉題詩)  拼音:hóng yè tí shī
唐德宗時,奉恩院王才人養(yǎng)女鳳兒,曾以紅葉題詩,置御溝中流出,為進士賈全虛所得。后全虛懷戀其人以至泣下,帝聞此事,終將鳳兒賜給全虛。見宋。王铚《補侍兒小名錄》。一說為唐宣宗時,舍人盧渥自御溝中拾得紅葉,上題絕句一首,乃收藏于箱底。后宣宗遣放宮女嫁人,盧渥前往擇配,事后始知妻子恰為題葉之人。見唐。范攄《云溪友議》卷一○。又一說為僖宗時,宮女韓氏以紅葉題詩自御溝流出,為于祐所得,祐再題一詩,投放御溝上流,韓氏得之亦收藏著。后來帝放宮女三千人,于祐娶得韓氏,成親后,各取紅葉相示。見宋。劉斧《青瑣高議。流紅記》。另一說則作僖宗時,李茵妻韓氏。見五代。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九。后比喻姻緣巧合。也作「紅葉之題」、「御溝題葉」、「御溝流葉」。
一山
【佛學大辭典】
(雜名)以寺院多在山中,故一寺亦名一山。但一山之名廣,而一寺之稱狹?!居帧浚ㄈ嗣┥粚?,字一山,(參見:一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