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七寶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諸經(jīng)論所說少異。法華經(jīng)受記品曰:「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真珠、玫瑰七寶合成?!篃o量壽經(jīng)上就樹說七寶:「金、銀、琉璃、玻璃、珊瑚、瑪瑙、硨磲?!怪嵌日撌唬骸赣衅叻N寶:金、銀、毗琉璃、頗梨、車渠、馬瑙、赤真珠(此珠極貴非珊瑚也)?!拱浲咏?jīng)曰:「亦以金Suvarn!a,銀Ru%pya,琉璃Vaidu%rya,玻璃Sphat!ika,硨磲Musa%ra-galva,赤珠Rohita-mukta,瑪瑙As/magarbha,而嚴飾之。」般若經(jīng)以金、銀、琉璃、硨磲、瑪瑙、虎珀、珊瑚、為七寶。
【佛學常見辭匯】
諸經(jīng)所說的略有不同,般若經(jīng)所說的七寶是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硨渠、瑪瑙。法華經(jīng)所說的七寶是金、銀、琉璃、硨渠、瑪瑙、真珠、玫瑰。阿彌陀經(jīng)所說的七寶是金、銀、琉璃、玻璃、硨渠、赤珠、瑪瑙。
【三藏法數(shù)】
(出翻譯名義)
七寶諸經(jīng)所載不同,舊出二種,其間名同而華梵不一,今依翻譯名義,亦列二種,皆以梵語為名,而用華言,各釋其下也。
〔一、蘇伐羅〕,梵語蘇伐羅,華言金。大智度論云:金出山石沙赤銅中,而有四義:一者色無變,二者體無染,三者轉(zhuǎn)作無礙,四者令人富。以是等義,故名為寶。
〔二、阿路巴〕,梵語阿路巴,華言銀。大智度論云:銀出燒石中,世名白金,亦有四義,與前金同,故名為寶。
〔三、琉璃〕,梵語琉璃,華言青色寶。觀經(jīng)疏又云:吠琉璃耶,華言不遠。謂西域有山,去波羅奈城不遠,山出此寶,故以名之。此寶青色,一切眾寶,皆不能壞,色體堅瑩,世所希有,故名為寶。(梵語波羅奈,華言鹿苑。)
〔四、頗黎〕,梵語頗黎,或云塞頗胝迦,華言水玉,即蒼玉也。或云水精,體色瑩潤,世所希有,故名為寶。
〔五、牟婆洛揭拉婆〕,梵語牟婆洛揭拉婆,華言青白色寶,即硨磲也。其狀如車之渠,車之牙輞也,因以名焉。以其體堅色明,世所希有,故名為寶。
〔六、摩羅伽隸〕,梵語摩羅伽隸,華言碼瑙。其色赤白如馬之腦,因以名焉。以其可琢成器,世所希有,故名為寶。
〔七、缽摩羅伽〕,梵語缽摩羅伽,華言赤真珠。佛地論云:赤蟲所出。大智度論云:此寶出魚腹、蛇腦中,其色明瑩,最為殊勝,故名為寶。
七寶塔
【佛學大辭典】
(雜名)即所謂多寶塔也。法華經(jīng)見寶塔品曰:「爾時佛前有七寶塔,高五百由旬,縱橫二百五十由旬,從地涌出,住在空中。(中略)爾時寶塔中,出大音聲:嘆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妙法華經(jīng),為大眾說。」
七寶華
【佛學大辭典】
(雜名)七寶所成之華也。無量壽經(jīng)下曰:「得生無量壽國,于七寶華中,自然化生?!?/div>
七寶經(jīng)
【佛學大辭典】
(經(jīng)名)輪王七寶經(jīng)之異名。
七寶獄
【佛學大辭典】
(譬喻)疑惑佛智,以自力之善本,胎生于西方極樂之邊地懈慢界者,五百歲間,不見三寶,不能得法樂,故譬之系于七寶所成之牢獄也。無量壽經(jīng)下曰:「譬如轉(zhuǎn)輪圣王別有七寶宮室,種種莊嚴,張設(shè)床帳,懸諸繒翻。若有諸王子,得罪于王,輒內(nèi)彼宮中,系以金鎖,供給飲食衣服床褥華香妓樂如轉(zhuǎn)輪王,無所乏少。于意云何?此諸王子寧樂彼處不?!?br />【佛學常見辭匯】
一個疑惑佛智但憑自身善行而投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邊埵懈慢界的人,他于五百歲間不能見三寶和獲得法樂,這情形好像一個人被關(guān)在由七寶所成的牢獄里一樣,所以稱為七寶獄。
七寶樹林
【佛學大辭典】
(雜名)凈土莊嚴中,七寶合成之園林也。
大七寶經(jīng)
【佛學大辭典】
(經(jīng)名)大七寶陀羅尼經(jīng)之略名。
大七寶陀羅尼經(jīng)
【佛學大辭典】
(經(jīng)名)一卷,失譯。說七佛之陀羅尼,能除眾生之畏怖。
輪王七寶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轉(zhuǎn)輪王)
輪王七寶經(jīng)
【佛學大辭典】
(經(jīng)名)一卷,趙宋施護譯。與中阿含經(jīng)之七寶經(jīng)同本。
轉(zhuǎn)輪王七寶千子
【佛學大辭典】
(傳說)轉(zhuǎn)輪王于輪寶之外,具六種之寶,合有七寶,又具足千子。長阿含六卷轉(zhuǎn)論圣王修行經(jīng)曰:「一金輪寶,二白象寶,三紺馬寶,四神珠寶,五玉女寶,六居士寶,七主兵寶。千子具足,勇健雄猛。」涅槃經(jīng)十二曰:「即于東方金輪寶,其輪千輻,轂輞具足。(中略)復有象寶,狀白端嚴如白蓮華。(中略)次有馬寶,其色紺焰,髦尾金色。(中略)次有女寶,形容端正,微妙第一。(中略)其后不久,于王宮內(nèi)自然而有寶摩尼珠,純青琉璃,大如人。(中略)其后不久,有主藏臣,自然而出,多饒財寶,巨富無量。(中略)其后不久,有主兵臣,自然而出,勇健猛略,策謀第一。(中略)七寶成就,千子具足?!咕闵嵴撌唬骸附?jīng)語輪王出現(xiàn)于世,便有七寶出現(xiàn)世間。其七者何?一者輪寶,二者象寶,三者馬寶,四者珠寶,五者女寶,六者主藏臣寶,七者主兵臣寶?!勾酥虚L阿含所說之居士寶,涅槃俱舍謂之主藏臣寶。雜譬喻經(jīng)謂之典財寶。
七寶──輪王七寶
【三藏法數(shù)】
(出修行本起經(jīng))
長阿含經(jīng)云:增劫中,則有輪王出世。以一增一減為一小劫,人壽增至八萬四千歲,歷過百年,壽減一歲,如是減至十歲,名為減劫。此后過百年,復增一歲,或云子倍父壽。(若父十歲子則二十歲。)名為增劫,如是增至八萬四千歲時,則有金輪王出生。在王家紹灌頂位,于十五日香湯沐浴,受持齋戒,升高臺殿,臣僚輔翼。東方忽有金輪寶現(xiàn),舒妙光明,來應王所。若王欲往東方,輪即東轉(zhuǎn),王則將諸兵眾,隨其后行。金輪寶前,有四神導引。輪所住處,王即止駕。南西北方,隨輪所至,亦復如是。于四天下,普勸人民,修十善道,是名金輪王。亦名轉(zhuǎn)輪圣王。而具足七寶焉。(劫,梵語具云劫波,華言分別時節(jié)。金輪王太子紹位之時,取四大海水以灌其頂,方紹父位,以為金輪王,名灌頂位。十善道者,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也。)
〔一、金輪寶〕(亦名勝自在),金輪者,其輪千輻,徑一丈四尺,具足轂輞雕文刻鏤,眾寶間錯,光明洞達,天匠所成,非世所有也。謂轉(zhuǎn)輪圣王既得此輪,隨王心念,輪則為轉(zhuǎn),案行天下,須臾周匝,是為金輪寶。
〔二、白象寶〕(亦名青山),白象者,謂轉(zhuǎn)輪圣王清旦升殿,有白象寶忽然出現(xiàn),其身純白,其首雜色,口有六牙,牙七寶色,力能飛行。若王乘時,一日之中,周遍天下,朝往暮回,不勞不疲;若行渡水,水不動搖,亦不濡足,是名白象寶。
〔三、紺馬寶〕(亦名勇疾風),紺馬者,青赤色馬也。謂轉(zhuǎn)輪圣王清旦升殿,有紺馬寶忽然出現(xiàn),髦鬣貫珠,洗刷之時,珠則墮落,須臾之間,更生如故;其珠鮮潔,色勝于前。鳴聲遠聞一由旬內(nèi),力能飛行。王若乘之,案行天下,朝去暮回,力不疲極。馬腳觸塵,皆成金沙,是名紺馬寶。(梵語由旬,華言限量。有三等不同,上八十里,中六十里,下四十里。)
〔四、神珠寶〕(亦名光藏云),神珠者,謂轉(zhuǎn)輪圣王清旦升殿,有神珠寶忽然出現(xiàn),其色瑩潔無有瑕類,夜懸空中,隨國大小,明照內(nèi)外,如晝無異,是名神珠寶。
〔五、玉女寶〕(亦名凈妙德),玉女者,謂顏貌端正,色相具足,身則冬溫夏涼,于諸毛孔出旃檀香,口出青蓮華香,言語柔軟,舉動安詳;食自消化,非同世間女人,有諸不凈,是名玉女寶。
〔六、典財寶〕(亦名大財),典財又曰典寶藏臣,謂轉(zhuǎn)輪圣王欲得七珍寶時,典藏臣舉身向地,地出七寶;向水,水出七寶;向山,山出七寶;向石,石出七寶;是為典財寶。阿含經(jīng)又云:居士寶,其人宿福深厚,眼能徹見地中伏藏,有主無主,皆悉見知。其有主者,為之衛(wèi)護;其無主者,取供王用。是也。
〔七、主兵寶〕(亦名離垢眼),主兵又曰典兵臣,謂轉(zhuǎn)輪圣王意欲得四種兵,若千若萬,乃至無數(shù);顧視之間,兵即已辦,行陣嚴整,是為主兵寶。阿含經(jīng)又云:其人智謀雄猛,韜略獨出,即詣王所;白言:大王有所討伐,不足為憂,若欲象馬車步四種兵者,我自能辦。是也。
七寶--又七寶
【三藏法數(shù)】
(出翻譯名義)
〔一、缽攞娑〕,梵語缽攞娑,華言珊瑚。大智度論云:海中石樹也。謂西南漲海中,去七八里許,有珊瑚洲,洲底有磐石,此寶生其上。人以鐵網(wǎng)取之,世所希有,故名為寶。
〔二、阿濕摩揭婆〕,梵語阿濕摩揭婆,華言琥珀。其色紅瑩,世所希有,故名為寶。
〔三、摩尼〕,梵語摩尼,又云末尼,華言離垢,即珠寶也。此寶光凈,不為垢穢所染。故圓覺鈔又云如意。謂意中所須財寶衣服飲食種種之物,此珠悉能出生,令人皆得如意,故名為寶。
〔四、甄叔迦〕,梵語甄叔迦,華言赤色寶。西域傳云:甄叔迦,樹名,其花赤色,形大如手,此寶色如此花,故以名焉。
〔五、釋迦毗棱伽〕,梵語釋迦毗棱伽,華言能勝。謂此寶能勝一切世間眾寶,世所希有,故名為寶。
〔六、摩羅伽陀〕,梵語摩羅伽陀。大智度論云綠色珠,此寶出金翅鳥口邊,能辟一切諸毒,世所希有,故名為寶。
〔七、跋折羅〕,梵語跋折羅,華言金剛,此寶出于金中,色如紫英,百鍊不銷,至堅至利,可以切玉,世所希有,故名為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