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詞典 4分類詞匯 7
《國語辭典》:平頭(平頭)  拼音:píng tóu
1.一種短發(fā)發(fā)型,從腦后到兩鬢的頭發(fā)全部推光,上端頭發(fā)稍長齊平。
2.仆隸所戴的頭巾,引申作奴仆。南朝梁。蕭衍〈河中之水歌〉:「珊瑚掛鏡爛生光,平頭奴子提履箱。」《西湖二集》卷一一:「收拾了細(xì)軟物件,帶領(lǐng)了平頭、鍋邊秀,一徑而來?!?br />3.平凡的、一般的?!敦?fù)曝閑談》第三回:「我們當(dāng)老爺?shù)亩甲隽速\,那些平頭百姓,不一個個都該做強(qiáng)盜么?」
4.不帶零頭的整數(shù)。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七出:「(旦)敢問師母尊年?(末)目下平頭六十?!挂沧鳌庚R頭」。
5.詩歌聲律的「八病」之一,南朝梁沈約所倡。謂五言詩第一字與第六字同聲,第二字與第七字同聲,如:「今日歡宴會,歡樂難句陳?!菇?、歡同屬平聲調(diào),目、樂同屬入聲調(diào)。
《漢語大詞典》:平頭小樣巾(平頭小樣巾)
頭巾名。新唐書·車服志:“文官又有平頭小樣巾,百官常服,同於庶人。”
《國語辭典》:平頭奴子(平頭奴子)  拼音:píng tóu nú zǐ
稱古代頭戴平頭巾的奴仆。南朝梁。蕭衍〈河中之水歌〉:「珊瑚掛鏡爛生光,平頭奴子提履箱。」唐。李白梁園吟〉:「平頭奴子搖大扇,五月不熱疑清秋?!?/div>
《國語辭典》:巾幘(巾幘)  拼音:jīn zé
1.頭巾?!侗笔?。卷一二。隋煬帝本紀(jì)》:「武官平巾幘,褲褶,三品已上,給瓟槊。」《三國演義。第四五回〉:「干戴上巾幘,潛步出帳,喚了小童,徑出轅門?!?br />2.戴上頭巾。唐。蔣防《霍小玉傳》:「其夕,生浣衣沐浴,修飾容儀,喜躍交并,通夕不寐。遲明,巾幘,引鏡自照,惟懼不諧也?!?/div>
《國語辭典》:頂頭(頂頭)  拼音:dǐng tóu
迎頭、當(dāng)面?!度辶滞馐贰返谖逅幕兀骸缸卟坏脦撞?,頂頭遇著一個人。」《紅樓夢》第六六回:「那日,正走之間,頂頭來了一群馱子?!?/div>
《漢語大詞典》:顛趾(顛趾)
(1).腳朝上頭朝下。謂顛倒失所。易·鼎:“初六,鼎顛趾?!?王弼 注:“鼎之為物,下實而上虛。而今陰在下,則是為覆鼎也;鼎覆則趾倒矣?!?孔穎達(dá) 疏:“趾,足也……初六居《鼎》之始,以陰處下,則是下虛上實而鼎足倒矣。故曰鼎顛趾矣。”
(2).翻倒,倒轉(zhuǎn)。 清 趙翼 《子才過訪草堂見示近年游天臺雁蕩黃山匡廬羅浮諸詩流連竟喜賦》詩之二:“顛趾倘不虞,虀粉付一落?!?/div>
《國語辭典》:報頭(報頭)  拼音:bào tóu
1.報答。明。徐渭《雌木蘭》第一折:「況且俺小時節(jié),一了有些小氣力,又有些小聰明,就隨著俺的爺也讀過書,學(xué)過些武藝。這就是俺今日該替爺?shù)膱箢^了?!?br />2.報紙第一版或壁報等上面標(biāo)出報的名稱、期數(shù)的部分。
《漢語大詞典》:偏廠(偏廠)
漢字偏旁名。形為“廣”,如“店、府、度”等字的上頭連左邊的部分。
《國語辭典》:旋兒(旋兒)  拼音:xuán ér
1.回轉(zhuǎn)。如:「一只老鷹在空中打旋兒?!?br />2.頭頂上頭發(fā)所形成的回旋紋。也作「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