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4
分類詞匯
4
分類詞匯
中馬
中乘
中駟
中足
《漢語大詞典》:
中馬(中馬)
(1).指古代駕車時居中的馬。又稱服馬。
《
左傳·定公九年
》
“吾從子如驂之靳” 晉 杜預(yù) 注:“靳,車中馬也?!?唐 孔穎達(dá) 疏:“靳是中馬之駕具,故以靳表中馬。
《
詩
》
云:‘騏騮是中,騧驪是驂。’是名服馬為中馬也?!?br />(2).中等的馬。
《
史記·大宛列傳
》
:“ 漢 軍取其善馬數(shù)十匹,中馬以下牡牝三千餘匹。”
《
新唐書·百官志三
》
:“掌飼馬牛,給養(yǎng)雜畜。良馬一丁,中馬二丁,駑馬三丁,乳駒、乳犢十給一丁。”
分類:
中馬
中等
中等的馬
駕車
馬
稱服
服馬
《漢語大詞典》:
中乘
(1).兩匹馬駕的車。
《
左傳·哀公十七年
》
“ 良夫 乘衷甸,兩牡” 唐 孔穎達(dá) 疏:“甸即乘也……衷,中也。蓋以四馬為上乘,兩馬為中乘。大事駕四,小事駕二,為等差故也?!?br />(2).中等的馬。 明
劉基
《郁離子·千里馬》
:“北土純色者為上乘,居 天閑 ,以駕王之乘輿。其厖為中乘,居內(nèi)廄,以備乘輿之闕?!?br />宗教名詞。佛家以“緣覺乘”為“中乘”,道家以“洞玄部”為“中乘”。詳“ 三乘 ”。
分類:
中乘
宗教
教名
中等
兩匹
中等的馬
佛家
匹馬
道家
《國語辭典》:
三乘
拼音:
sān shèng
佛教用語。梵語tri-yāna的意譯。謂三種能使眾生獲得證悟,息滅煩惱的途徑。即從他人聽聞佛法而悟道的聲聞乘;自己觀察自然現(xiàn)象而悟道的獨(dú)覺乘,和以成佛為目標(biāo)的佛乘。獨(dú)覺乘也稱為「緣覺乘」、「辟支佛乘」,佛乘也稱為「大乘」、「菩薩乘」?!洞蟪饲f嚴(yán)經(jīng)論》卷二:「善趣及三乘,大悲有三品?!埂段饔斡洝返诙兀骸该钛萑私?,精微萬法全?!?/div>
分類:
三乘
乘車
四馬
為下
下大夫
儀制
《漢語大詞典》:
三乘
(1).佛教語。一般指小乘(聲聞乘)、中乘(緣覺乘)和大乘(菩薩乘)。三者均為淺深不同的解脫之道。亦泛指佛法。
《
魏書·釋老志
》
:“初根人為小乘,行四諦法;中根人為中乘,受十二因緣;上根人為大乘,則俢六度。雖階三乘,而要由修進(jìn)萬行,拯度億流,彌歷長遠(yuǎn),乃可登佛境矣?!?span id="capgw7c" class="book">《西游記》第二回:“妙演三乘教,精微萬法全?!?潘飛聲
《甘露寺》
詩:“荒苔佛座參三乘,老樹僧房坐六朝。”
(2).道教語。謂以 元始天尊 所傳為大乘上法,屬洞真部;以 靈寶天尊 所傳為中乘中法,屬洞元部;以 道德天尊 所傳為小乘初法,屬洞神部。
《
云笈七籤
》
卷一:“精研三乘,詳觀四輔?!?/div>
分類:
道教
佛教語
道教語
元始天尊
小乘
聲聞乘
大乘
中乘
上法
緣覺乘
和大
菩薩
《國語辭典》:
中駟(中駟)
拼音:
zhōng sì
1.中等品種的馬。《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今以君之下駟與彼上駟,取君上駟與彼中駟,取君中駟與彼下駟?!?br />2.中品。明。胡震亨《唐音癸簽。卷一○。評匯六》:「秦時明月一絕,發(fā)端句雖奇,而后勁尚屬中駟?!?/div>
分類:
中等
中等的馬
中品
《漢語大詞典》:
中足
中等的馬。
《史記·孝文本紀(jì)》
“餘皆以給傳置” 司馬貞 索隱引 三國 魏 如淳 曰:“律:四馬高足為傳置;四馬中足為馳置?!?/div>
分類:
中等
中等的馬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